【仰韶文化】亦称“彩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故名。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上游。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打制石器仍占一定的数量,骨器相当精致。日用陶器以彩绘的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渔猎为辅。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
仰韶文化yǎng sháo wén huà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50年《新编新知识辞典》:“【仰韶文化】彩陶文化。1920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掘得石器、骨器、陶器多种,石器有刀、斧、杵等,骨器有缝纫用的针,陶器有红、白、黑两彩三彩的花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