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力量极大。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 “[关末云]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诗·邶风·简兮》: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列子·仲尼》: “吾之力者, 能裂犀 之革, 曳九牛之尾。” 俣俣(yu): 魁梧貌。辔: 马缰绳。组: 丝带。万舞: 古代大规模舞蹈之一。舞者先手拿兵器而舞,为武舞; 后手拿鸟羽乐器而舞,为文舞。常用之于朝廷、宗庙。诗中描写指挥万舞的伶官力大如虎,执缰赶马,犹如舞带轻松。又,周宣王曾说自己力大无穷,能撕裂犀牛之皮,能拉住九牛之尾。
吹灰之力;九牛二虎之力
○吹灰之力chuī huī zhī lì比喻很小的力量:若是我们两个人治你一个人,不费~。
●九牛二虎之力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比喻很大的力量:办成这件事,真是费了~|要查清大致的死亡时间,也得费~|要想进入角色,非花~不可。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量。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沉船打捞起来。
九牛二虎之力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后用“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元·郑光祖《三战吕布》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也作“九牛万象之力”。《大马扁》一五回:“那康有为就得官崎寅藏九牛万象之力,救往日本去。” 力气
力气力(力道;气力;色~;生~) 劲(劲头;劲力) 拳 底气 根气 异于常人的力气:诡力 大的力气:牛劲 牛力 很大的力气:九牛二虎之力 最大的力气:死力 死劲 有力气:有力 有劲 人很有力气:孔武有力 有超人勇力:抃牛 力气大:大力 有劲 力大气壮:举鼎拔山 力气极大:抉关 索铁 拔山(拔山扛鼎;拔山举鼎;举鼎拔山;翘关拔山)抚梁易柱 触山举鼎 扛鼎拔山 扛鼎抃牛 力扛九鼎 力能抗鼎 力可拔山 中石没矢 力气、气魄极大:撼地摇天 力气、声势极大:撼山拔树 力大无穷:巨灵开山 巨灵擘山 力大无比 力大无比,勇猛超群:拔山盖世 缺乏力气:软弱 力气小:软 没有力气:无力 疲乏无力:疲软 疲惫无力:乏力 气不壮,没力量:少气无力 无力的样子:软亸 (肌肉的效能:力气)
另见:力 用力 效力2 劲头 干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