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语气副词 |
释义 | 语气副词语气副词放在动词前面表示一定语气的副词。有的语法书把语气副词看作情态副词的一种。其中“讵(巨、渠、鉅)”“宁”“岂”“庸”表示反诘语气。如李世民《春日望海》:“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汉书·高帝纪上》:“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汉书·孙宝传》:“掾部渠有其人乎?”《世说新语·德行》:“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诗· 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韩愈《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恐”“或者”表示揣测语气。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孟子·公孙丑下》:“昔者辞以病,今日弔,或者不可乎?”“尚(上)”表示祈使语气(命令或希望)。如《尚书·大禹谟》:“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韩愈《祭十二郎文》:“呜呼哀哉! 尚飨。”《诗·魏风·陟岵》:“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指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肯定、强调、揣测、意料、转折、反诘等语气的副词。王了一《汉语语法纲要》认为,除了语气词之外,还有一种语气副词,也是表示全句所带的情绪的。语气副词和语气词的不同,完全是词的位置上的关系。语气词的位置在全句之末,语气副词却居于谓语或主语的前面,这是末品词所常在的位置。所以语气副词又称为语气末品。语气副词有些是专用于语气的,如 “岂” “难道” “索性” “敢” “偏” “偏生”“到底”“简直”“饶”等; 另有些是借用普通副词的,如 “竟”“也”“还”“又”“并”“可”等。张静《汉语语法问题》: “语气副词:却、可、倒、竟、偏、偏偏、索性、简直、反正、果然、到底、究竟、难道、其实、幸亏、不、没、别、不必、不要、必、必定、必须、必然、一定、的确。这类副词只表示转折、反诘、侥幸、否定、肯定等语气,可以跟动词结合,一般也可以跟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结合,如 ‘他简直聪明极了’ ‘究竟好不好’ ‘的确好’。跟别的副词连用时一般都放在别的副词前面,如‘他倒很美丽’ ‘你必须马上回去’‘咱们索性都走’。”参见“语气末品”。 语气副词指表示各种语气的副词。如“却、可、倒、竟、 偏、 难道、 岂、 简直、 毕竟、 好像、 几乎、 也许、或许、 大概、 索性、 恐怕” 等。 语气副词有的表示强调, 如 “可、 倒、”等; 有的表示推测, 如 “大概、 也许、 恐怕”等;有的表示反诘, 如 “难道、 岂”等。语气副词常和语气助词相呼应。 如 “也许是这样吧。”“难道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