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璧❶借指国君投降。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 “伪孙衔璧,奉土归疆。” ❷谓战死。五代韦庄《秦妇吟》: “大彭相顾忧,二郎四郎抱鞍泣。沉沉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 ○ 衔璧舆梓 投降
投降降(归降;纳降;生降;纳下~筹;宁死不~) 荐璧 折首 授首 归首 送款 迎降,投降:逆降 古代一种投降仪式:舆榇自缚 国君投降:衔璧 国君大臣投降:面缚衔璧 面缚舆榇 归降敌人:附敌 投降敌方:倒戈 回戈 向对方营垒投降:投营 迎接并投降对方:迎降 归顺投降:还降 降服,投降:降首 交出武器投降:缴械投降 交枪投降 束戈卷甲 缴械投降的人很多:甲齐熊耳 屈服投降:服降 主动投降:束身受命 被迫投降:逼降 胁降 战败投降:弃甲倒戈 解甲倒戈 败北投降:卷甲 逃跑投降:逃降 表面投降:文降 假装投降:诈降 接受投降:纳降 接受敌人投降:受降 (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投降)
另见:归顺 屈服2 ︱抵抗
衔璧口里含着璧玉。用作国君投降的典故。春秋时,诸侯各国间征战不休。公元前654年,为了惩罚郑国未与之结盟,齐国号令中原诸国,出兵攻打郑国。楚成王闻讯后,带兵包围了与齐国亲近的许国,以声援郑国。到了冬天,许国支撑不住了,许僖公就反绑着手,口中含着璧玉,大夫们也穿着丧服,又备好棺材,来到武城地区向楚成王请罪投降。后来,楚成王接受了许僖公的投降。(见《左传·僖公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