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矛盾律 |
释义 | 矛盾律矛盾律形式逻辑的一条基本规律。内容为: 同一思维过程中,必然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又称“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或“并非 (A且非A)”。这里,“A”与“非A”表示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公式表示: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A与非A的真实性互不相容,二者不可共存,肯定一方必然要否定另一方,不能同时都肯定。矛盾律实质是思维现象之间客观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真,若同时肯定,必然相互否定,构成的思维形态“A且非A”本身就不具有任何内容。矛盾律的要求是: 在同 一思维过程中,肯定某个思想,不能同时又肯定其矛盾思想或反对思想。如果违背矛盾律的要求,就会造成“A且非A”的逻辑矛盾,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矛盾律】亦称“不矛盾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即在相同条件下不能对同一对象作出相互否定的判断。遵守矛盾律能使思维具有一贯性和不矛盾性,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矛盾律máo dùn lǜ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1918年陈独秀《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第二感想,就是梁先生主张一致,不像那班圆通派,心理相信纲常礼教,口里却赞成共和;身任民主国的职务,却开口一个纲常,闭口一个礼教,这种人比起梁先生来,在逻辑上犯了矛盾律,在道德上要发生人格问题。”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