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
释义 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

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

《中国语文》杂志社编。系《中国语文》为配合高等院校语法教学和研究工作,从1981年第二期到1983年第三期在该杂志上展开的现代汉语析句方法讨论的论文集。共收论文16篇。这些论文各自摆出不同的观点,通过典型的例句及深刻的分析说理,针对传统的成分分析法和60年代引进的层次分析法分析汉语句子结构所产生的利弊及两种方法能否结合、怎样结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其中华萍《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一文,认为“暂拟系统”“把有层次的句子结构看作一平面多成分的加合体”,“把整块运用的向心结构拆散成作各自分立的造句零件”。沈开木《对“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一些意见》,认为“暂拟系统”对句法的本质认识是“让实词的单词一对一地扮演句子成分,由句子成分组成句子,这不符合汉语的词同语组也能发生关系的事实”,“句子存在着一种由词、词组按先后次序逐层组织起来的性质”。仲夏、杨荃《中心词分析法的彻底改革势在必行》,陆俭明《分析方法刍议》等文章认为成分分析法抹杀了句子构造的层次性,析句的结果,常常会造成结构和表达之间的矛盾,或者得出一些无法解释的结构,或者把句子的意思弄走了样。它对语言事实的解释能力,无论就解释的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极其有限的。朱德熙《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卞觉非《汉语分析方法初议》、巴南《谈谈层次分析法》,李人鉴《关于语法结构分析方法问题》等文章认为,直接成分分析法可以层次分明地揭示语言的结构的内部层次,是一套科学的、严密的,到目前为止仍是相当有效的办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可以适用于各级语言单位的切分作业,其应用范围甚广,小可以用于切分音素,大可以用于切分复句乃至更高的层次。还有一些文章认为应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扬长避短。陆丙甫《对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些看法》、吕冀平《语法分析和句法教学》等文章都认为在分析直接成分的同时,应指出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黄伯荣《谈句法分析》等文章介绍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初步尝试。廖序东《论句子结构的分析法》等文章,探讨了层次分析法所遇到的问题,如难于反映出主动者和被动式的差别,对汉语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双宾语句、兼语句。状·动·宾·补结构等等,层次分析法显得能力不够。张志公《分歧点和交叉点》一文认为,成分分析法虽有问题,但还不至于严重到使它退出汉语语法讲坛的程度,“把中心词连带的词拿掉之后不成话的例子,有是有,小得多”,“根据少量的例子来全盘否定这个方法,说服力是不强的”。孙详《为句子成分分析法辩护几句》一文,认为成分分析法有可取之处,“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析句,比较容易检查出句子的毛病”。史存直《句子结构和结构主义的句子分析》一文,反对运用层次分析法,认为“层次分析法是无法和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还有一些文章探讨了语法体系和语法教学问题。本书所收论文除当时已在《中国语文》上发表的外,还有受当时杂志篇幅限制未能刊出的稿件。1984年1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

《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共收集了朱德熙、陆俭明、张静、张志公、史存直等20多人在1981年~1983年间的汉语析句方法讨论中的论文26篇,基本上反映了这次讨论的概貌。这些论文的作者,有老专家,也有中青年语法工作者,在学术观点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这些论文中,他们各自摆出了不同的观点, 分析了现行一些析句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9: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