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形态学
民间故事形态学〔苏〕 弗拉基米尔·普洛普著。成书于1928年。是20世纪20年代俄国文学批评理论最有影响的著作。作者试图在本书中建立一种秩序化、形式化的叙述结构理论。早在19世纪未,俄国著名的比较语文学家和民俗学家维谢洛夫斯基就曾提出按人物和主题进行分类概括的民间故事叙述理论,认为主题是叙述程序中的变项。因为主题是一系列情况的产物,所以新的情况可以使主题发生变化,产生出不同的故事。普洛普则认为,维谢洛夫斯基所说的情况还不是最基本的叙述形式单位,它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更基本的成分。他对100个民间故事进行了解析,得出结论说,不同的情况可以描写相似的行动,虽然人物及其特征、品质可以不同。如:“国王给英雄一只老鹰: 老鹰把英雄运走,到另一个王国去”;“老人给舒申科一匹马; 马把舒申科驮走,到另一个王国去”。这些情况描写的是同一个相似的行动,即“英雄获得了有魔力的动因”。都有相似的行动的情况是同一不变功能的变项。普洛普把这些相似的行动称为“行动中人物的功能”。普洛普从他所研究的俄国民间故事中概括出31种功能,认为每个故事中都包含这31种功能中的某一些,其排列顺序总是相同。31种功能包括了民间故事中所有的典型情节,如主人公出发探险、与妖魔搏斗、取得胜利、最后赢得幸福等等。普洛普的形态学理论超出表面的经验范畴,着眼于情节与功能、人物与固定角色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理解叙事文学的构成规律很有帮助,成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奠基作,对列维一斯特劳斯等法国结构主义者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书有英、法、德等多种译本,1969年苏联又出版了该书俄文重印本。有叶舒宪节译,《结构主义神话》,陕西师大出版社1988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