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指作家或作品的艺术风格。也指人的风格品质。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人言~胜玄度,我爱篇章故浪仙。”秦韬玉《贫女》:“谁爱风流高~,共怜时势俭梳妆。”
风格;格调;作风fēnɡɡé ɡédiào zuòfēnɡ【同】 都是名词;都指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 【异】 “风格”着重指个人或集体的气度,指人的思想、品德,言语等所表现的独特色彩,着重指一个时代、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多用于书面语;多同“高”、“共产主义”、“革命”、“时代”、“阶级”、“民族”、“艺术”、“语言”、“作家”等词语搭配使用。[例]冰心的诗歌~含蓄、温婉、隽美。“格调”着重指品格、情调,也有文艺作品的特色的意思;带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整台晚会~高雅。“作风”着重指思想、工作、生活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精神、态度行为;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多同“工作”、“生活”、“思想”、“好”、“坏”、“民主”、“艰苦朴素”、“官僚”、“官僚主义”等词语搭配使用。[例]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保持优良~。
格调ɡédiào❶文艺作品等的艺术风格 △ 这部小说~清新。 【同】风格 情调 ❷人的风度、品格 △ 那个人~高雅。
格调gédiào❶ 〈名〉文艺作品的风格情调:作品格调很高。 ❷ 〈名〉人的风格或品格:格调高雅│格调极低。 【同义】情调。 【辨析】“格调”和“情调”:“格调”指人或事物的风格、品格,“情调”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或指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格调”有高低之别,“情调”只有“有无”,没有“高低”。
格调gédiào【释义】 ❶不同作家或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❷人的风格或品格。 【色彩】 ❶❷中性。 【近义】 ❶笔调︱调子︱风骨。 ❷人品︱品行︱人格︱品质。 ❶❷风格︱品格。 【扩词】 ❶格调清新︱格调婉约。 ❷格调高︱格调低。 【造句】 ❶李白诗歌的~气势磅礴,豪放雄奇。 ❍ 我喜欢清新刚健的~,不喜欢缠绵忧郁的风格。 ❷他为人处世~很高。
【格调】1 指人的风度或品格。2 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格调gédiào〈名〉 风格、情调。
格调事物在总体上所呈现出来的风貌。 艺术上的格调是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在语言学中, 作品语言所呈现出的格调就是语言风格。 格调1
格调1格(调格) 体调 品骨 品致 品格,格调:品韵 格调和性质:调质 高雅的格调:雅格 雅调 高尚或高雅的情致、格调:高致 高超的格调:高格 峻格妙格 超脱世俗的格调:逸调 格调之中:调下 格调清新:芙蓉出水 芙蕖出水 初荷出水 莲华出水 (人的风格或品格:格调)
品格
品格品(品地;品度;品调) 格调 风格 骨格 骨头 操守品格:节风 风操品格:风流 风度品格:风标 风期 风规 风致 风格 风尚 品格高洁:雪白 雪素 姿容清秀,品格高洁:仙姿玉色 仙姿玉质 品格高洁坚贞:凌霜 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涅而不淄 涅而不缁 涅而不滓 涅而不渝 品格卓异:嵚崎(~磊落) 品格非同凡俗:尘表 品格卓异超群:历落嶔崎 嵚崎磊落 嵚崎历落 嵚欹磊落 磊落不群 品格清正崇高:风尘 品格不高:鄙下 (品性;品行:品格)
另见:品性 品行 操行 高尚 高洁
文章的格调
文章的格调笔调(~优美) 语调 诗文的格调和风格:辞格 诗文的风格、格调:风调 诗文的体制格调:体气 诗文、书画的情致格调:笔致 诗和词的格调:词格 词的品格:词品 诗的品级格调:诗品 美好的格调:丽格 诗文的高格调:高调 格调高远:格高意远 诗的怪癖的格调:诗魔 陈旧的格调:臼科 臼窠 (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格调)
风格1
风格1风骨 风调 风流 风标 风尚风体 格调 气质 标致 趣尚 体裁(帅臣~) 风格与魄力:风力 气度风格:墙宇 气韵风格:韵格 原来的风格:旧格 新的风格:创格 风格高尚:峻举 云柯 风格和境界很高:让逸竞劳 风格相同:同风 品格、风格等低下:卑下 (气度;作用:风格)
另见:气度 作风 风度 品格
格调gé diào指诗的格律声调: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四八·1113)
格调gé diào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1905年李叔同《水彩画略论》:“调子者,色彩调和之谓,与音乐家所用之名词‘调子’,文章家所用之名词‘格调’,同一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