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3D打印在UG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林俊生 [摘 ? ? ? ? ? 要] ?近年来,关于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运用的新闻越来越多。随着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新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等不断被广泛应用到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也将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3D打印走进教育行业成为一种常态,各技工院校也相继开设3D打印课程。 [关 ? ?键 ? 词] ?3D打印;UG课程;技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76-01 一、概述 (一)什么是3D打印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二)什么是UG UG是Unigraphics的缩写,这是一个交互式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建构。 二、技校学生的特点 技工院校大部分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好,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少,他们的共同特点是:(1)智商较高,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2)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3)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4)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古怪爱好。(5)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6)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 三、UG课程的教学 UG软件是集成CAD/CAM/CAE的大型软件,涵盖了工业制造从产品设计到生产的全套开发流程,功能非常强大,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培养实用型和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 (一)常用的UG教学方法 UG课程是一门偏重于实践的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素质不高,自觉能力和自控能力较低,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由老师来讲解功能指令、按钮的使用;然后给出一个实例,并将实例操作示范一遍;最后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步骤将老师给定的例子练习一遍。这种方法学生大多能模仿完成给定的实例,但要独立去完成其他造型时会显得无从下手。 (二)学生对于UG的应用能力低下 在多年的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UG课程时信心很足、很感兴趣,随着学习深入、难度提高又缺少课后练习拓展,导致应用能力低下,主要体现在:(1)在教学过程中软件命令的讲解篇幅较大,学生不能够理解;(2)教学针对实例对象,学生在课堂上只练习教学上的实例拓展应用少,在独立面对其他实例时感觉无从下手;(3)学生只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和练习,课后使用软件少,由于学生自觉性差,对于像UG这种实操性强的课程,不加以练习很容易遗忘。 四、3D打印诱导教学 在UG课程的教学中,讲究“学”和“做”相结合,因为本课程是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的课程,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和AutoCAD等课程后有一定的读图绘图能力。采用诱导教学能改变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积极思考,改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3D打印好的产品(该产品为“阿里”造型盒,内宿学生用来装肥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产品是由哪些功能指令做出的造型、如何导出造型并完成3D打印。 造型盒的制作过程:打开UGNX7.5软件进入草图状态绘制“阿里”平面图形(如图2);完成草图绘制进行拉伸,设置拉伸参数,完成“阿里”造型(如圖3);对“阿里”造型进行抽壳设置并完成造型盒的制作(如图4);导出“阿里”造型盒,导出格式为stl(如图5);打开Cura切片软件对“阿里”造型盒进行参数设置(如图6);参数设置完成后导出处理文件;打开3D打印机进行打印机操作、参数设置、打印完成产品。 通过“阿里”造型盒的制作,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圆弧相切约束、剪切在草图绘制中的实际运用,拉伸功能参数的设置,抽壳功能设置实体功能的运用,导出造型格式等UG功能指令的运用。 UG教学大多是在机房完成上机作业,每个学生思路和操作不一样,完成作业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布置课堂练习题目针对性强,突出所讲指令的常规功能,与所讲指令和实例相似的应用,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同时也侧重于所讲指令扩展功能的运用,这样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3D打印运用在UG课程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上得到训练,将学生的创意、想象变为现实,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由传统教学方法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