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官渡之战
释义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的官渡发生的曹操与袁绍争雄的一次大决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五年,曹操与十倍于己的袁绍在官渡决战。时“(曹)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经过官渡之战,从此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唐胡曾《咏史诗·官渡》云:“本初屈指定中华,官渡相持勒虎牙。若使许攸财用尽,山河争得属曹家?”魏文帝、《柳赋》云:“昔建安五年,上与袁绍战于官渡。”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战胜袁绍统一北方的重要战役。当时,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于公元199年率兵十余万南下。曹操以两万兵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相拒。次年,曹操乘袁军轻敌,内部不和,两次偷袭袁军后方,焚烧其粮车和粮屯。袁军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灭袁军主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此役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