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完璧归赵
释义

完璧归赵

❶指蔺相如不辱使命,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东周列国志》第九六回: “若城入于赵,臣当以璧留秦; 不然,臣请完璧归赵。”
❷谓完好无损地将原物归还主人。《民国通俗演义》第四一回: “况中日不相联属,怎肯把处心积虑的青岛谋取到手,还要完璧归赵呢?”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王曰: ‘谁可使者? ’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前往。城入赵而璧留秦; 城不入,臣请完壁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壁而入秦。” 遗(wei):送给。奉: 同 “捧” 。赵惠文王: 战国赵武灵王庶子,名何。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6年在位。秦昭王: 即秦昭襄王,战国时秦国君,名稷。蔺相如: 战国赵人,原是宦官令缪贤门客。后任上卿,与大将军廉颇精诚合作,使赵国一度称雄海内。秦国许以十五城为代价,交换赵国所得和氏璧,蔺相如请求出使秦国,保证: 如秦王不能践约,一定将和氏璧归还赵国。


完璧归赵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及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使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释义】 秦国欲以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怕秦国得璧后不给城,蔺相如表示他可以完璧归赵,即奉使前往。至秦后,相如见秦王态度轻慢,不像偿给赵城的样子,即设辞将璧要回,指出秦王的不郑重,并表示如果秦强夺的话,就将璧摔碎。然后斜视着殿柱,准备击碎它。秦王连忙道歉,表示要以隆重仪式接受,先请相如住在馆舍里。相如考虑秦最后仍会毁约,于是让其随从换上平民衣服,从小道带璧归赵。后以此典形容人不惧强权、大义凛然的气概,或用以表示事物完好归还。
【例词】 璧终全 抱璧还 酬赵璧回赵璧 怒发冲冠 冲冠发睨璧 睨柱 睨柱吞嬴 头碎璧完璧全归 秦璧归 相如璧相如睨柱 赵璧全 指图睨柱蔺卿全璧
【用例】
〔抱璧还〕 清·王夫之《读指南集》:“绛节生须抱璧还,降笺谁捧尺封闲?”
〔冲冠发〕 宋·胡世将《酹江月》:“拜将台攲,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
〔回赵璧〕 宋·黄庭坚《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蔺卿全璧〕 宋·洪皓《浣溪沙》:“况闻谋帅得廉颇,蔺卿全璧我蹉跎。”
〔睨柱〕 晋·卢谌《览古诗》:“挥袂睨金柱,身玉要俱捐。”
〔完璧全归〕 清·黄景仁《送容甫归里》:“脱囊生憎吴三尺,完璧全归赵百城。”
[相如睨柱] 北周·庾信《拟连珠》:“是以曹刿登坛,汶阳之田遽反;相如睨柱,连城之璧更还。”
〔赵壁全〕 宋·范成大《复以蟾砚归龚养正》:“郑环信美非吾宝,赵璧犹全任汝归。”


完璧归赵wánbì-guīzhào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自秦国送回赵国。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战国时,楚国一个叫卞和的人挖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称“和氏璧”。有一年,赵国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昭襄王得知后,声称愿用15座城池换取赵王的和氏璧。当时,秦强赵弱,和氏璧给不给秦国,赵国君臣一时想不出对策。这时,有个宦官的门客蔺相如,表示愿意去办这件外交大事。他说:“让我把璧带到秦国去,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履行他换城的诺言,我一定负责完璧归赵。”蔺相如到了秦国,献上和氏璧,秦王哈哈大笑,随后把璧传给美女和侍从们玩赏。蔺相如见秦王无意割城,便对秦王说:“大王,这璧上有斑点,让我指点给你看。”蔺相如拿到和氏璧,持璧倚柱,怒发冲冠,斥责秦王不讲信义。秦王又羞又恼,想叫武士来强抢。蔺相如早已料到这一着,便威胁道:“如果大王硬要胁迫我交出和氏璧,我就和这块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王只好唤官吏打开地图,答应划15座城池归赵。蔺相如将计就计说:“赵王派我把宝璧送来,是很隆重的,曾经斋戒5天。大王也该斋戒5天,然后举行接收典礼才是!”秦王无奈,只好勉强答应,并将蔺相如留宿在馆驿里。当夜,蔺相如嘱咐随从人员,化装成百姓,把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交给了赵王。这个故事,就叫“完璧归赵”。
后人常用“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


不翼而飞[无翼而飞];合浦珠还、失而复得、完璧归赵


○不翼而飞bù yì ér fēi

比喻东西突然丢失:我的钢笔怎么~了 |我的钱包被扒走了,一百多块钱就这样~了 |他找到了前几天~的那件衣服。也说〖无翼而飞〗。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合浦,古地名。比喻物失而复得:虽是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能够~,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香港回归,金瓯补缺,~。


●失而复得shī ér fù dé

失去的东西又回来了:要不是碰上好人,丢失的钱包怎能~?


●完璧归赵wán bì guī zhào

比喻完整无损地归还物主:没想到失去这么多年的心爱之物又~了。


完璧归赵wánbì-ɡuīzhào

指把原物完好无损地还给原主。
故事战国时,秦昭王假意说要拿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的和氏璧,但拿到和氏璧后,却不提交换城池之事。赵国使者蔺相如看秦王无意拿城池交换,便机智地从秦王手中要回和氏璧,派人完好地送回赵国。


完璧归赵wán bì guī zhào

〈成〉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借你的书,现在我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来换璧。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给了璧而得不到城,蔺相如愿奉璧前往,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献璧,见秦王无意交换城池,就设法取回原璧,送回赵国。后以“完璧归赵”比喻物归原主且无损失。


完璧归赵

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奉璧使秦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矫许以十五城请易璧。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请奉璧使秦,并许诺曰:“城入赵而留璧秦;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终未使秦王得璧,而能归璧于赵。后也常以“完璧”、“完赵”、“归赵”比喻完好无缺地归还借物。


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 战国时秦昭王表示愿用十五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大夫蔺相如奉命携璧出使秦国。他觉察秦王并无诚意,用计将璧完好无损带回赵国。指原物完好地归还,毫无损失。


完璧归赵

完:完整。把璧玉完整地归还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人。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宝玉“和氏璧”。秦昭王对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王便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换城。秦王拿到璧后不肯交出城池,蔺相如设计夺回和氏璧并威胁秦王说:“如果你言而无信,我就和璧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秦王吓得答应斋戒五日后交出城池,蔺相如趁机让人把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赵国。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1: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