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完璧归赵 |
释义 | 完璧归赵❶指蔺相如不辱使命,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东周列国志》第九六回: “若城入于赵,臣当以璧留秦; 不然,臣请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及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使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完璧归赵wánbì-guīzhào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自秦国送回赵国。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不翼而飞[无翼而飞];合浦珠还、失而复得、完璧归赵○不翼而飞bù yì ér fēi比喻东西突然丢失:我的钢笔怎么~了 |我的钱包被扒走了,一百多块钱就这样~了 |他找到了前几天~的那件衣服。也说〖无翼而飞〗。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合浦,古地名。比喻物失而复得:虽是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能够~,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香港回归,金瓯补缺,~。 ●失而复得shī ér fù dé失去的东西又回来了:要不是碰上好人,丢失的钱包怎能~? ●完璧归赵wán bì guī zhào比喻完整无损地归还物主:没想到失去这么多年的心爱之物又~了。 完璧归赵wánbì-ɡuīzhào指把原物完好无损地还给原主。 完璧归赵wán bì guī zhào〈成〉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借你的书,现在我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来换璧。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给了璧而得不到城,蔺相如愿奉璧前往,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献璧,见秦王无意交换城池,就设法取回原璧,送回赵国。后以“完璧归赵”比喻物归原主且无损失。 完璧归赵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奉璧使秦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矫许以十五城请易璧。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请奉璧使秦,并许诺曰:“城入赵而留璧秦;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终未使秦王得璧,而能归璧于赵。后也常以“完璧”、“完赵”、“归赵”比喻完好无缺地归还借物。 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 战国时秦昭王表示愿用十五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大夫蔺相如奉命携璧出使秦国。他觉察秦王并无诚意,用计将璧完好无损带回赵国。指原物完好地归还,毫无损失。 完璧归赵完:完整。把璧玉完整地归还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人。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宝玉“和氏璧”。秦昭王对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王便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换城。秦王拿到璧后不肯交出城池,蔺相如设计夺回和氏璧并威胁秦王说:“如果你言而无信,我就和璧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秦王吓得答应斋戒五日后交出城池,蔺相如趁机让人把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赵国。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