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诸侯国宋【同义】总目录 春秋诸侯国宋商
商
商春秋诸侯国宋的别称。周灭商后,封商贵族微子的后代于宋,故宋又称商。《国语·吴语》:“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韦昭注:“商,宋也。”
商shāng❶ 计量,计算。《汉书·食货志上》:“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功利得幸于上。”韩愈《进学解》:“若夫~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财贿:指俸禄。亡:通“无”。庳:同“卑”,低。) ❷ 商量,计议。《后汉书·宦者传论》:“成败之来,先史~之久矣。”《新唐书·李吉甫传》:“亦请一切~定。” ❸ 做买卖。《韩非子·五蠹》:“其~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浮靡之财。” ❹ 做买卖的人,商人。《吕氏春秋·慎大》:“农不去畴,~不变肆。”(肆:市场,店铺。)《韩非子·五蠹》:“官爵可买,则~工不卑也矣。” ❺ 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陶潜《咏荆轲》:“~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欧阳修《秋声赋》:“故其在乐也,~声主西方之音。” ❻ 秋季。古代以商调与秋季匹配。《楚辞·七谏·沉江》:“~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李白《登单父半月台》:“置酒望白云,~飙起寒梧。” ❼ 星宿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左传·昭公元年》:“故辰为~星。”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参:星宿名。) ❽ 朝代名。约公元前十七世纪初—公元前十一世纪。成汤所建。《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又为春秋时宋国的别称。周灭商后,封商贵族微子的后裔于宋。《国语·吴语》:“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鲁之间。”
商shāng❶朝代名,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由汤所建。 ❷做买卖的人 △ 儒~∣~贩。 ❸买卖商品的活动 △ 经~|~场。 ❹讨论 △ ~量∣协~。 ❺除法运算的得数。 ❻姓。 【注意】下边“冂”里不要写成“古”。 说明: 11画;亠部;上下
商shāng
商❶交换意见:~量︱~计︱~洽(qia)︱~榷(que)︱~谈︱~讨︱~议︱~酌(zhuo)︱~妥︱~兑(dui)︱~定︱筹~︱协~︱磋(cuo)~︱洽(qia)~︱婉(wan)~︱面~︱相~︱会~。 ❷买卖货物:~标︱~场︱~船︱~贩︱~店︱~队︱~港︱~人︱~贾(gu)︱~行(hang)︱~埠(bu)︱~号︱~品︱~务︱~情︱~业︱~会︱~团︱~约︱业~︱经~︱通~。 ❸商人:~旅︱厂~︱奸~︱牙~︱坐~︱小~︱私~︱行(xing)~︱客~︱外~︱盐~︱士农工~︱工农~学兵。 ❹除法中的得数:~数︱十六除以八的~是二。 ❺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❻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参(shen)~。 ❼朝代名,汤灭夏后建立,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商shāng❶ 朝代名:商代│殷商。 ❷ 主要从事买卖货物这一职业的人:商贩│富商│客商。 ❸ 主要从事买卖货物的经济活动:经商│通商│商业。 ❹ 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数:商数。 ❺ 讨论,交换意见:商讨│协商。 ❻ 古代五音之一:商调。 ❼ 姓。
商shāng1 计算;计量。引申为商量;讨论。如:有事面商。2 贩卖货物。如:经商。亦指贩卖货物的人。如:商贩。3 五音之一。见“五音”(1)(1554页)。4 指秋季。5 古星名。即心宿。 6 古部落名。子姓。始祖名契,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市西南),由此得名。传到第十四代汤,灭夏桀,建立商朝。7 朝代名。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后建立。建都亳(今地有河南商丘、山东曹县、河南偃师三说),曾多次迁移。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农业比较发达,已用多种谷类酿酒,能铸造精美青铜器和烧制白陶,出现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传至纣,于前1046年被周武王所灭。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8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商始祖契所居。由地名成为国族名。商自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后,周人改称商为殷,而商人自称则仍为商。9 一数除以不为零的数的结果。见“除法”(194页)。10 姓。
商(1次) 指音乐中的宫商韵律。啓棘宾~《天》 另见〔勞商〕〔清商〕
商shāng“商”应为“帝”之误。《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姜亮夫校注说:“《天问》棘宾商三字义当与《山经》同,棘读为极,《说文》:‘栋也。’栋者,屋之最上,故引申为至上至高至极之义。商字古文与帝字形近而误。则启极宾帝,即《山经》之‘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九歌》之意’。”其他如刘永济、金开诚、高亨等虽对“启棘宾商”整句话理解有异,但均认为“商”为“帝”之形误。 朝代
朝代朝(王朝;皇朝;唐~) 代(明~;清~) 时(宋~) 中国朝代名:夏(夏朝) 商(商汤;殷商) 周(东~;西~) 秦 汉(东~;西~) 魏 蜀 吴 晋(西~;东~) 宋 齐 梁 陈隋 唐 辽 金 元 明 清 一个朝代:一朝 一姓 一个君主统治的时期:朝(康熙~) 过去的各个朝代:历代 历朝 历政历叶 以前的朝代:前代 曩叶 前一个朝代:前朝 被本朝战胜而灭亡的朝代:胜朝 胜代 在位皇帝的朝代:当代 当时那个朝代:当朝 本朝 国朝 尊称本朝:圣朝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累朝 政治清明的朝代:治朝 兴盛的朝代:熙朝 盛朝 两个不同的朝代:云鸟 更换朝代:更姓 易姓 迁鼎 鼎革 改朝换代 更姓改物 改元正位 改元正号 改姓易代 改朝换姓 帝王初即位改元:履端 更易朝代或年代:换代 过手 (建立国号的君主统治的整个时期:朝代)
另见:宫殿 皇帝 朝廷
贩卖
贩卖贩售 贩贸 贩沽 贩酤 贩易 贩鬻 买贩 捣腾 贩卖粮食:贩粜 贩粮 贩卖鱼虾之类的:贩鲜 经商,贩卖货物:商(~务) 贩卖走私物品:贩私 贩卖色情物品:贩黄 贩卖人口:鬻口 抢劫贩卖人口:掠卖 经商贩卖:征商 贾贩 耕货 担货贩卖:负贩 运销,贩卖:迁易 往来贩卖:游贩 串游贩卖:盘卖 辗转贩卖:转贩 私自贩卖:私售 居积贩卖:居贩 非法贩卖:盗贩 (商人买进货物再加价卖出以获取利润:贩卖)
计算
计算算(~~;算计;算刻;~式;~法;~题;~错;合算;称算;推算;攒算;演~;心~;口~;积~;笔~) 稽 商(商算) 调 酬 度(度算;究度) 筹 赀(赀计;赀算;所费不~) 合(~价;~钱) 笇 章度 计数 计料 计会 称计 心计 课计 盘量 称数 计算量度:维 起度 计度 计量 企业经营的考核计算:搂(搂算) 核计 理算 磨算 稽算 核计费用:校緍 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核算 核算数目:计算 检查核算:查算 查考核算:勾稽 国家、机关、单位等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的计算:预算 对收支的大概预算:概算 执行预算结果的年度会计报告:决算 销算 盘算,计算:盘计 运筹计算:运算 全部计算在内:悉数 殚筹 满打满算 表示不计算在内:除非 除外 表示所说的不计算在内:除掉 除了 不会算:算不了 (运用数学方法根据已知数把未知数求出来:计算)
另见:筹划 推测 推知 数字
商人
商人商(商家;商民;商估;私~;布~;盐~) 贾(贾人;贾客;贾儿;商贾;贝贾) 估 市户 市侩 市井(市井人) 商人的贱称:贾竖 各种商人:坐贾行商 行商坐贾 参加同业商行的人:行人 市肆中的商人:市贾 市肆中人,商人:市人 往来各地贩卖东西的人:贩子 贩夫 贩儿 贩客 贩徒 客商 客人 商客 货客 贩卖妇女的贩子:贩水客人 流动的商人:商旅 流动贩买的商人:商旅 行商 行贾 行贩 负贩 稗贩 游商 游贾 游估 估客 成群结队的行商:商队 在固定地点营业的商人:坐商 坐贾 开设店铺做买卖的商人:贾 善于经营的商人:良商 良贾 以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奸商 驵商 蠹商 唯利是图的奸商:市侩 国外来的商人:舶贾 外国商人:外商 (贩卖商品从中获利的人:商人)
另见:商业 商店 商品 经营 赢亏
商量
商量商 讲 洽 评论 说道 思量 量衷 计会 计较 计校 计挍 谘诹 表示商量的语气:罢 啵 乎 商量和讨论事情:议事 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项:接洽 接头 共同商量:共商 合计 相谋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会商 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协商 协议议协 同对方协商以期解决有关问题:交涉(多方~) 当面商量:面商 当面鼓,对面锣 接洽商量:洽商 当面洽商:面洽 咨询商量:谘商 商量决定:商定 量定 反复商量:磋商 仔细商量:细商量 诚恳相商:恳商 好商量:好说(好说话) 商量妥当:商妥 说结 互不商量:各不相谋 无商量的余地:没有说的 (交换意见:商量)
另见:交换 意见 商讨 讨论 商定
工商业
工商业浮末 末事 末产 末业 末作末伎 末技 淫末 工业:工(化~;军~) 各种手工业:诸作 丝织业:机行 制鞋行业:靴行 商业:商(~行;~情;~务;经~) 贾业 邑业 珠玉行业:韫怀
另见:工业 工人 制造 营业 买卖 商人
商讨
商讨商(商议;商略;商榷;商榷) 酝酿酙酌 评议 扬榷 扬榷 榷论 研究 商讨公事:议事 彼此立场、观点相同的人在一起议事或共事:同道相谋 主张观点不相同的人,不能在一起议事或共事:道不相谋 谈论商讨:讲议 回信商讨:函商 在谈判或接受任务时提出条件与对方协商讨论:讨价还价 (商量讨论:商讨)
得数
得数值 相加所得的数:和(和数;总~) 合(合计) 相减所得的数:差(差数;差值) 测定或计算的数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值:误差 相乘所得的数:积(积数;乘积) 相除所得的数:商(商数) 未除尽而剩余的数:余数 (经运算所得的数:得数)
商shang商标 商埠 商场 商城 商船 商店 商调(diao) 商定商队 商兑 商贩 商港 商贾(gu) 商海 商行(hang) 商号 商会商机 商计 商家 商检 商交 商界 商量 商旅 商贸 商品 商洽 商情 商榷 商人 商厦(sha) 商谈 商讨 商亭 商团 商务商业 商约 商战 商酌 包商 厂商 筹商 磋商 港商 官商 会商 奸商 经商 客商 面商 洽商 情商1 券商 儒商 书商 私商 台商 通商 外商 婉商 相商 协商 盐商 殷商 招商 智商坐商 商标法 商标权 商标学 商调函 商品房 商品稿 商品化商品粮 商品率 商务通 商学院 商业部 商业局 商业片 商业区商业网 商业性 工商业 没商量 小商品 开发商 农工商 赞助商商品储备 商品积压 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 商品流通 商品生产 商品脱销 商品销售 商品信息 商品质量 商业部门 商业大厦 商业机密 商业利润 商业企业 商业网点 商业系统 商业银行 商业职工 协商解决 招商引资 电子商务 假冒商品 紧俏商品 伪劣商品自选商场 半工半商 下海经商 商品交易会 商业性演出 集团控购商品2 假冒伪劣商品 商业经济管理学 注释: 1指个人在一个单位、企业团队中心理平衡和情绪调整的能力。2指政府控制企事业单位购买的商品。
商shāng商量:王夫人听了,便~之于贾政。(二三·512)凡事必~必议,不敢恃才自专。(六五·1583)
商shāng 商
28.商(p520.2)义项三,书证二引唐·杜甫《杜工都草堂诗笺·二九·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作: “今兹商用事,余热亦己末。” 按:第二句“己”乃“已”字之讹。
商❶行曰商,處曰賈。《周禮·天官·大宰》: “以九職任萬民,……六曰商賈,阜通貨賄。” 鄭玄注: “行曰商,處曰賈。” ❷通物曰商,居賣物曰賈。《周禮·地官·司市》: “以商賈阜貨而行布。” 鄭玄注:“通物曰商,居賣物曰賈。” 《易·復》:“象曰: 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鄭玄注: “資貨而行曰商; 旅,客也。” (《通德堂經解》) ❸猶“量”。《禮記·曲禮下》: “凡祭宗廟之禮,……槀魚曰商祭。” 鄭玄注: “商,猶量也。” ❶隱度。《易·兑》: “九四,商兑未寧,介疾有喜。” 鄭玄注: “商,隱度也。” (《通德堂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