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剧
哑剧法文pantomime,又译为“默剧”。一种没有台词和歌唱而以动作与表情表演故事情节的戏剧形式。由古代战争、狩猎等舞蹈演变而成。形成于古代埃及和印度,公元3世纪时,流传于罗马,并出现了正式的哑剧演员。此时,演出时已戴面具,并有合唱队伴唱。中世纪后,除单独演出外,还被欧洲的即兴喜剧、假面剧、芭蕾舞剧吸收为 一种表现手段。
【哑剧】亦译“默剧”。戏剧的一种类型。指不用台词而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
哑剧yǎ jù不用语言只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剧情的戏剧。1905年曾朴《孽海花》第四回:“一条玉臂已渐渐伸了过来,身体也婉转的昵就,彼此都不自主的唱了一出爱情哑剧。虽然手足传情,却已心魂入化,不觉相偎相倚的沉沉睡去了。”1932年傅雷译《罗丹艺术论》:“你有没有注意到这幕哑剧的演进的程序?”哑剧曾经也称“哑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