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司马相如 |
释义 |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读书击剑。因慕蔺相如为人,遂改名相如。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严忌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二人故事遂成后世佳话。武帝曾读他的《子虚赋》,并深为赞赏,因得召见。又写《上林赋》以献,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后被指控出使受贿,免官。过了一年,又召为郎,转迁孝文园令,常称疾闲居,有消渴疾,病免,卒。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西汉文学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去梁,从枚乘等游。因《子虚赋》得武帝召见,又作《上林赋》,用为郎。曾奉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其赋多用铺张手法,结构宏大,文辞富丽,于篇末则寄寓讽谏,为汉代大赋的代表。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幼名犬子,字长卿,后仰慕蔺相如,改名相如。汉著名辞赋家,通小学。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后事景帝,为武骑常侍。著有《子虚赋》、《上林赋》、《羽猎赋》等,词藻华丽。曾仿《仓颉》、《爰历》、《博学》之体作《凡将》篇,隋唐后亡佚,清马国翰辑存1卷。《史记》有传。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