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部农谭
花部农谭清·焦循撰。一卷。此书成于嘉庆二十四年。据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两准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 统谓之乱弹”。可见,花部即各地方剧种的统称。此书就地方戏所演的一些著名剧目,叙其本事,并加以考证和评价。焦氏对地方戏的见解,别具眼光。认为地方戏的表现题材,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社会效果都比较理想:“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 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 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这种推崇,与当时一般文人认为地方戏鄙俚不足道的看法大相径庭。同时,还记载了地方戏演出的盛况:“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父,聚以为欢,由来久矣。”多少反映出了当时广大劳动群众的美学趣味。书中在具体评论地方戏剧目时,提出不少好的艺术见解,对戏剧创作的结构,虚构,集中概括等均有精到论述。还很赞赏地方戏剧作品对历史题材所作的艺术加工,进而肯定历史和历史剧的区别,这在戏曲理论批评上是有贡献的。有《怀豳杂俎》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