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bǐ❶ 古人取食的器具,类似后代羹匙。《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方食,失~箸。”(箸:筷子。) ❷ 箭头。《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射子,中楯瓦……~入者三寸。” ❸ 匕首。马中锡《中山狼传》:“于是出~,丈人目先生使引~刺狼。”
匕bǐ❶古代像汤匙一样的餐具。 ❷匕首 △ 图穷~见(xiàn)。 【注意】(一)不读bì。(二)笔顺为:匕。作左偏旁时,首笔撇(丿)改横(一),末笔竖弯钩(乚)改为竖提(𠄌),如“比”。 说明: 2画;匕部;独体
匕古代指饭勺、汤勺之类。 ○~首(短剑或狭长的短刀)丨图穷~首现。
匕bǐ❶ 古代的一种取食用具,后来发展为羹匙:匕鬯不惊。 ❷ 指匕首:图穷匕见。
匕bǐ1 勺、匙类取食物的用具。2 箭头。 食具
食具杯箸 吃饭的用具:餐具 馔具 舀食用具:勺(勺子;木~;铁~;汤~;饭~) 舀食小勺:匙(匙子;饭~) 匕(食匕) 鍉 魁 调羹 舀汤的小勺:汤匙 羹魁 羹匙的美称:金杓 羹匙和筷子:匕箸 供陈设的食具:供具 共具 馔具 (饮食用的器具:食具)
另见:盛食具
匕載牲器。鄭玄《三禮圖》:“匕以載牲,體長二尺四寸,葉博三寸,長八寸,漆丹柄頭。” (《玉函山房輯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