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刍狗 |
释义 | 刍狗刍狗古代结草为狗,供祭祀之用,用后弃之,成为无用之物。《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 刍狗草与狗,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王弼注:“天地生万物,人为最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 圣人视百姓,如刍草狗畜。”《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 (斋) 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王先谦集解:“刍狗,李云,结刍为狗。” 刍狗chú gǒu草和狗。比喻轻贱无用之物或言论。语本《老子》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晋·刘越石《答卢谌》:“如彼龟玉,韫椟毁诸,刍狗之谈,其最得乎?” 祭品 祭品奠(奠馈) 豚酒 豚醪 茧栗 牲粢 另见:器物 祭祀 祭奠 供奉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