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是高校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民办院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定群体,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从民办院校大学生特点出发,探讨这一群体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民办院校 大学生 人际交往
1 民办大学生特点
1.1 自我认同度高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为“95”后独生子女,父母宠爱有加,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委屈,采用的教育方式基本是从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出发,这就造成了学生们普遍自我意识较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和体贴他人,缺乏包容性,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所以,当他们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很多消极不良的情绪。
1.2 学习兴趣不高 民办院校由于在招生时受生源的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相较于公办院校略差。对于知识,他们似乎不是那么渴望,也许正是学习上的茫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如何去规划,如何不浪费时间,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关注班级、学校的活动,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人和事淡漠,这也就造成了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社交能力欠缺等。
1.3 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 “95”后的学生现在正处于十七八岁的花季年龄,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很多事情没有自己的认识,容易受到误导,再加上现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民办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追求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和享受主义等不良思想,认为身边的所有人对自己好都是该的,如果谁对自己不好,那就是别人有问题,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那些对自己好的人。
2 民办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2.1 内向、自卑是造成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些曾经怀揣公办大学梦的学生只能到民办院校来,内心的不情愿、不甘使得部分学生在交往中,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由于自卑感而自信缺失。而有些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和无法与别人较好的沟通,基本上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性格内向和不自信,始终让他们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不愿意去和别人交流和沟通。有的同学又在该种情况下会转而求助于互联网,在网上倾吐心肠,但这样只会使他们更加的孤僻或少言寡语,在一种不完善的“交际”中越来越深,而忽视了真实的人际培养。
2.2 交往面窄 大多数大学生交往主要以宿舍为主,这一点在新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教室里,他们基本都是一个宿舍的人坐在一起,平日吃饭、打水也是和宿舍人一起,但由于宿舍的圈子较小,他们在这种圈子生活久了就会受限制,久而久之他们就已经习惯了并且很满足这种生活模式,最终就导致不愿意接触外界的人和事。很多大学生甚至连本班同学都没有认全,长此以往,交往面就会越来越狭窄,性格也会越来越孤僻,这样就会削弱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作用。
2.3 同学关系世俗化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因素逐渐渗透到学校中,现在许多大学生在交往中会善于“学习”社会上一些“庸俗化”的交际观,他们认为交际就是互相利用,交的朋友一定要是对自己有用的、有帮助的,而不再是纯粹出于情感和志同道合。于是,我们看到了学校里一些“怪”现象,同学不再直接称呼彼此的名字,而是以官衔代之,如“主席”、“部长”之类的称号,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的“朋友”,同学感情中过多的加入了经济因素。在这些错误的人际观的引导下,学生对人际交往的作用和功能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培养交际能力只能是弊大于利。
3 解决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途径
3.1 树立民办大学生的交往信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民办大学生的自信心缺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的自卑心理,会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的重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信心缺失的问题,主要的方法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学生对专业前景的认识,找准自身能力和今后就业岗位的准确方位。这个方面,我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及思想政治类的课程当中,都有所提及,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个全面的认识,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就业观念,对自己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学生的就业工作指导,使学生合理定位就业预期。民办院校学生在找工作时面对“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信心不足,那么民办院校就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突出学生特色,让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能够突出重围。解决这两个交往问题是树立学生交往信心的根本和关键。
3.2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民办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中,我们也不能局限于校园,虽说学校是个“小社会”,但和真正的社会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应当在保证学生学业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与陌生人交往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到真实的社会,这个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董鹏,李文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徐玲,魏峰.西安市民办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2001(8).
[3]翁丽华.专科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4]周金运,罗仕健.浅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存在空虚问题与对策[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卜繁林.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3(15).
作者简介:郗铮(1983-),女,讲师,河南鹤壁人,西安培华学院社科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关键词:民办院校 大学生 人际交往
1 民办大学生特点
1.1 自我认同度高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为“95”后独生子女,父母宠爱有加,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委屈,采用的教育方式基本是从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出发,这就造成了学生们普遍自我意识较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和体贴他人,缺乏包容性,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所以,当他们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很多消极不良的情绪。
1.2 学习兴趣不高 民办院校由于在招生时受生源的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相较于公办院校略差。对于知识,他们似乎不是那么渴望,也许正是学习上的茫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如何去规划,如何不浪费时间,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关注班级、学校的活动,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人和事淡漠,这也就造成了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社交能力欠缺等。
1.3 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 “95”后的学生现在正处于十七八岁的花季年龄,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很多事情没有自己的认识,容易受到误导,再加上现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民办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追求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和享受主义等不良思想,认为身边的所有人对自己好都是该的,如果谁对自己不好,那就是别人有问题,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那些对自己好的人。
2 民办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2.1 内向、自卑是造成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些曾经怀揣公办大学梦的学生只能到民办院校来,内心的不情愿、不甘使得部分学生在交往中,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由于自卑感而自信缺失。而有些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和无法与别人较好的沟通,基本上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性格内向和不自信,始终让他们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不愿意去和别人交流和沟通。有的同学又在该种情况下会转而求助于互联网,在网上倾吐心肠,但这样只会使他们更加的孤僻或少言寡语,在一种不完善的“交际”中越来越深,而忽视了真实的人际培养。
2.2 交往面窄 大多数大学生交往主要以宿舍为主,这一点在新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教室里,他们基本都是一个宿舍的人坐在一起,平日吃饭、打水也是和宿舍人一起,但由于宿舍的圈子较小,他们在这种圈子生活久了就会受限制,久而久之他们就已经习惯了并且很满足这种生活模式,最终就导致不愿意接触外界的人和事。很多大学生甚至连本班同学都没有认全,长此以往,交往面就会越来越狭窄,性格也会越来越孤僻,这样就会削弱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作用。
2.3 同学关系世俗化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因素逐渐渗透到学校中,现在许多大学生在交往中会善于“学习”社会上一些“庸俗化”的交际观,他们认为交际就是互相利用,交的朋友一定要是对自己有用的、有帮助的,而不再是纯粹出于情感和志同道合。于是,我们看到了学校里一些“怪”现象,同学不再直接称呼彼此的名字,而是以官衔代之,如“主席”、“部长”之类的称号,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的“朋友”,同学感情中过多的加入了经济因素。在这些错误的人际观的引导下,学生对人际交往的作用和功能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培养交际能力只能是弊大于利。
3 解决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途径
3.1 树立民办大学生的交往信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民办大学生的自信心缺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的自卑心理,会影响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的重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信心缺失的问题,主要的方法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学生对专业前景的认识,找准自身能力和今后就业岗位的准确方位。这个方面,我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及思想政治类的课程当中,都有所提及,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个全面的认识,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就业观念,对自己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学生的就业工作指导,使学生合理定位就业预期。民办院校学生在找工作时面对“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信心不足,那么民办院校就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突出学生特色,让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能够突出重围。解决这两个交往问题是树立学生交往信心的根本和关键。
3.2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民办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中,我们也不能局限于校园,虽说学校是个“小社会”,但和真正的社会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应当在保证学生学业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与陌生人交往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到真实的社会,这个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董鹏,李文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徐玲,魏峰.西安市民办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2001(8).
[3]翁丽华.专科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4]周金运,罗仕健.浅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存在空虚问题与对策[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卜繁林.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3(15).
作者简介:郗铮(1983-),女,讲师,河南鹤壁人,西安培华学院社科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