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实践与发展
刘雅琪 李英伟
摘 要 以网易“数读”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浅析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以期通过分析“数读”的特色与不足对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数据新闻;网易“数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020-02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环境下新闻实践领域新兴的一种新闻报道形态,改变了新闻生产与报道的一贯模式。相比于传统新闻,数据新闻在报道理念与模式上均有很大不同。数据新闻以数据核心,以可视化为呈现方式,给受众以全新的新闻体验。网易“数读”栏目作为网易新闻推出的数据新闻平台,用数据图表等形式为受众呈现新闻,在我国数据新闻发展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1 网易“数读”概述
网易“数读”于2012年1月13日上线,其宗旨是“用数据说话,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至今已有6年多的发展历史。从“数读”发布第一篇数据新闻《王朝既倒:关于柯达公司的十个数字》至2018年5月,共发布了约900篇数据新闻。“数读”栏目共分为七大板块:国际、经济、政治、民生、社会、环境和其他,显示了其所涵盖内容的大致范围。在发布频率上,该栏目数据新闻发布量每年大致相同,近期更新速度基本维持在每周两篇,多为周六、周日发稿。发布渠道上,除网易“数读”官方网站之外,还设有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发布平台,进行多平台发布,扩大受众群体。同时,“数读”栏目还设有网友跟帖板块,用户可以针对新闻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建议,对于有兴趣的新闻也可进行一键分享,实现了平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作为国内最早的原创数据新闻栏目,网易“数读”顺应了大数据时代新闻发展的趋势,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 网易“数读”特色分析
1)数据来源:多样而且权威。网易“数读”的每一篇数据新闻报道,都会注明所用数据的确切来源,方便用户进行查验、求证和使用。据统计发现,其数据新闻的主要数据多来自较为可靠的官方机构,或专门从事调查活动的非官方组织。如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调查机构、和大型网站的公开数据信息等。2018年4月8日,“数读”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国癌症地图的报道,编辑们通过查阅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恶性肿瘤的登记资料,同时结合其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深入分析了癌症类型在地域上以及性别间的差异,并结合营养报告对受众提出了预防建议。因此,网易“数读”的数据来源在呈现多样化态势的同时,也彰显了其权威性与说服力。
2)选题定位:关注公共利益。经过调查,发现其选题定位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备国际视野,关注重大中国议题;第二,从热点出发,聚焦公众利益;第三,政治、经济、社会成为选题定位的主流。不难发现,网易“数读”新闻更倾向于生产与公众利益有关的新闻。如2018年2月4日的《没人生一胎,生再多二胎也救不了中国的生育率》一文,结合国家政策,聚焦社会年轻一代生育率低问题,运用各种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其原因。如此这样的数据新闻更符合公共利益,贴合用户需求。
3)呈现方式:创新图表形式。数据新闻运用的是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将庞杂纷乱的数据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新闻报道。网易“数读”对数据的可视化呈现特点为:创新图表新形式,注重多种表现方式。其主要采用静态型信息图表和文字分析相结合的报道方式。这些静态信息图表种类多样,主要有数据地图、时间轴、流程图、关系图等,色彩丰富、视觉冲击力较强。该栏目的数据图表并不生硬,但又呈现了数据本身的理性和客观,让受众通过直观的数字来了解事实。同时,这些图表与数字取代了长篇的说明性文字,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受众的阅读时间,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受众的阅读体验。
3 网易“数读”不足之处
1)报道深度有待加强。在网易“数读”近900篇数据新闻中,半数以上的报道都还停留在展现事物表象的程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挖掘事实背后复杂成因并提出独立观点的报道,仍然为数不多。数据新闻不仅要向公众呈现数据,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例如,网易“数读”在关于我国流动人口状况的报道中,不仅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现状,又进一步分析了人口流动对迁入地的影响,并最终转向以上这些问题的出发点,即地域户籍限制的相关制度。这样的深度报道更为深刻,有利于建立媒体的社会公信力。然而这样的报道数量不多,报道深度仍有待加强。
2)缺乏专业数据库。网易“数读”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十分广泛且多样,但是该栏目并没有自己的数据库,其使用的数据都是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或其他媒体、以往报道和出版物中整理得来的。但是,想要进一步提升数据新闻的价值,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就应该采取更专业的举措,搭建媒体自己的信息图表数据库。国外数据新闻起步较早,例如英国《卫报》很早就建立了数据库,在国内,新华社也早在2004年搭建了自身的多媒体数据库,这种做法完全值得网易“数读”借鉴。自身媒体数据库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时效性,更有利于挖掘数据背后新闻价值。
3)数据可视化表现形式单一。通过前文中对网易“数读”数据新闻呈现形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该栏目几乎全部采用静态图表,辅之以文字分析,对动态图表以及H5形式的数据新闻的运用则极为少见,缺乏与用户的互动。2015年,网易“数读”发布了《在北京,测测救护车离你有多远》的数据新闻,使用的正是动态交互式图表。用户通过输入某个地址,就能获知与其距离最近的急救站位置及信息。这样的图表形式更加强调了互动性,使用户在阅读过程中能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也能产生更好的新闻效果。但目前网易“数读”仍以静态信息图表为主,交互动态型新闻较为缺乏。
4 网易“数读”对我国数据新闻发展的启示
1)坚持内容为王,提升选题价值。虽然在今天,数据新闻仍然具有一种“炫酷”的魔力,已抛开单纯的文字报道,运用大量的信息图表、动态图以及互动性强的H5等来报道新闻,外在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对其内容质量的宽容度增加。但在未来,人们对内容的需求和重视会和审美同等程度地提升,这时候的数据新闻团队就将遇到更高一层的挑战:不仅要创造出好看的作品,并且要让作品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因此,各媒体数据新闻平台应当注意提升选题价值,强化新闻内容。
2)强化大数据思维,建立专业数据库。大数据是数据新闻的核心,其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但对于数据新闻的来源,不能单纯依靠第三方的公开数据,新闻媒体要建立自己的专业数据库,对数据从源头上进行把握,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使数据新闻在选题思路和叙事逻辑上更加灵活多变,有所突破。因此,国内新闻媒体要提高自主调查采集、抓取网络用户数据的能力。
3)优化呈现方式,增强可视化效果。数据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方式虽有多种类型,且各具特色,但多以静态图表为主,缺乏动态图表和交互式信息图的可视化方式,易导致受众体验感较差。交互式信息图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视频、音频、跳转链接等,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资深用户,为他们提供深度探索数据价值的机会。适当利用技术手段在可视化方面进行创新,推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数据新闻案例,可以提升用户的关注度,增强媒体在数据新闻领域的影响力。
5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发展方兴未艾,但目前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通过以网易“数读”为例具体分析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选题定位、呈现方式以及不足之处,可以对我国当前数据新闻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我国数据新闻媒体平台应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从不同方面提升自身数据新闻报道能力,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更好的立足。
参考文献
[1]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J].新闻学研究,2013(6):73-83.
[2]王之龙.我国新媒体数据新闻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传播,2016(3):26-27.
[3]高亞男.网易“数读”数据新闻特点及问题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4):29.
[4]薛楚晗.网易“数读”栏目的数据新闻实践与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7(6):103.
[5]张倩.网易数据新闻“数读”解读[J].新闻世界,2016(6):56-58.
摘 要 以网易“数读”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浅析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以期通过分析“数读”的特色与不足对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数据新闻;网易“数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020-02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环境下新闻实践领域新兴的一种新闻报道形态,改变了新闻生产与报道的一贯模式。相比于传统新闻,数据新闻在报道理念与模式上均有很大不同。数据新闻以数据核心,以可视化为呈现方式,给受众以全新的新闻体验。网易“数读”栏目作为网易新闻推出的数据新闻平台,用数据图表等形式为受众呈现新闻,在我国数据新闻发展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1 网易“数读”概述
网易“数读”于2012年1月13日上线,其宗旨是“用数据说话,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至今已有6年多的发展历史。从“数读”发布第一篇数据新闻《王朝既倒:关于柯达公司的十个数字》至2018年5月,共发布了约900篇数据新闻。“数读”栏目共分为七大板块:国际、经济、政治、民生、社会、环境和其他,显示了其所涵盖内容的大致范围。在发布频率上,该栏目数据新闻发布量每年大致相同,近期更新速度基本维持在每周两篇,多为周六、周日发稿。发布渠道上,除网易“数读”官方网站之外,还设有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发布平台,进行多平台发布,扩大受众群体。同时,“数读”栏目还设有网友跟帖板块,用户可以针对新闻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建议,对于有兴趣的新闻也可进行一键分享,实现了平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作为国内最早的原创数据新闻栏目,网易“数读”顺应了大数据时代新闻发展的趋势,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 网易“数读”特色分析
1)数据来源:多样而且权威。网易“数读”的每一篇数据新闻报道,都会注明所用数据的确切来源,方便用户进行查验、求证和使用。据统计发现,其数据新闻的主要数据多来自较为可靠的官方机构,或专门从事调查活动的非官方组织。如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调查机构、和大型网站的公开数据信息等。2018年4月8日,“数读”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国癌症地图的报道,编辑们通过查阅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恶性肿瘤的登记资料,同时结合其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深入分析了癌症类型在地域上以及性别间的差异,并结合营养报告对受众提出了预防建议。因此,网易“数读”的数据来源在呈现多样化态势的同时,也彰显了其权威性与说服力。
2)选题定位:关注公共利益。经过调查,发现其选题定位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备国际视野,关注重大中国议题;第二,从热点出发,聚焦公众利益;第三,政治、经济、社会成为选题定位的主流。不难发现,网易“数读”新闻更倾向于生产与公众利益有关的新闻。如2018年2月4日的《没人生一胎,生再多二胎也救不了中国的生育率》一文,结合国家政策,聚焦社会年轻一代生育率低问题,运用各种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其原因。如此这样的数据新闻更符合公共利益,贴合用户需求。
3)呈现方式:创新图表形式。数据新闻运用的是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将庞杂纷乱的数据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新闻报道。网易“数读”对数据的可视化呈现特点为:创新图表新形式,注重多种表现方式。其主要采用静态型信息图表和文字分析相结合的报道方式。这些静态信息图表种类多样,主要有数据地图、时间轴、流程图、关系图等,色彩丰富、视觉冲击力较强。该栏目的数据图表并不生硬,但又呈现了数据本身的理性和客观,让受众通过直观的数字来了解事实。同时,这些图表与数字取代了长篇的说明性文字,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受众的阅读时间,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受众的阅读体验。
3 网易“数读”不足之处
1)报道深度有待加强。在网易“数读”近900篇数据新闻中,半数以上的报道都还停留在展现事物表象的程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挖掘事实背后复杂成因并提出独立观点的报道,仍然为数不多。数据新闻不仅要向公众呈现数据,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例如,网易“数读”在关于我国流动人口状况的报道中,不仅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现状,又进一步分析了人口流动对迁入地的影响,并最终转向以上这些问题的出发点,即地域户籍限制的相关制度。这样的深度报道更为深刻,有利于建立媒体的社会公信力。然而这样的报道数量不多,报道深度仍有待加强。
2)缺乏专业数据库。网易“数读”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十分广泛且多样,但是该栏目并没有自己的数据库,其使用的数据都是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或其他媒体、以往报道和出版物中整理得来的。但是,想要进一步提升数据新闻的价值,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就应该采取更专业的举措,搭建媒体自己的信息图表数据库。国外数据新闻起步较早,例如英国《卫报》很早就建立了数据库,在国内,新华社也早在2004年搭建了自身的多媒体数据库,这种做法完全值得网易“数读”借鉴。自身媒体数据库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时效性,更有利于挖掘数据背后新闻价值。
3)数据可视化表现形式单一。通过前文中对网易“数读”数据新闻呈现形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该栏目几乎全部采用静态图表,辅之以文字分析,对动态图表以及H5形式的数据新闻的运用则极为少见,缺乏与用户的互动。2015年,网易“数读”发布了《在北京,测测救护车离你有多远》的数据新闻,使用的正是动态交互式图表。用户通过输入某个地址,就能获知与其距离最近的急救站位置及信息。这样的图表形式更加强调了互动性,使用户在阅读过程中能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也能产生更好的新闻效果。但目前网易“数读”仍以静态信息图表为主,交互动态型新闻较为缺乏。
4 网易“数读”对我国数据新闻发展的启示
1)坚持内容为王,提升选题价值。虽然在今天,数据新闻仍然具有一种“炫酷”的魔力,已抛开单纯的文字报道,运用大量的信息图表、动态图以及互动性强的H5等来报道新闻,外在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对其内容质量的宽容度增加。但在未来,人们对内容的需求和重视会和审美同等程度地提升,这时候的数据新闻团队就将遇到更高一层的挑战:不仅要创造出好看的作品,并且要让作品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因此,各媒体数据新闻平台应当注意提升选题价值,强化新闻内容。
2)强化大数据思维,建立专业数据库。大数据是数据新闻的核心,其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但对于数据新闻的来源,不能单纯依靠第三方的公开数据,新闻媒体要建立自己的专业数据库,对数据从源头上进行把握,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使数据新闻在选题思路和叙事逻辑上更加灵活多变,有所突破。因此,国内新闻媒体要提高自主调查采集、抓取网络用户数据的能力。
3)优化呈现方式,增强可视化效果。数据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方式虽有多种类型,且各具特色,但多以静态图表为主,缺乏动态图表和交互式信息图的可视化方式,易导致受众体验感较差。交互式信息图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视频、音频、跳转链接等,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资深用户,为他们提供深度探索数据价值的机会。适当利用技术手段在可视化方面进行创新,推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数据新闻案例,可以提升用户的关注度,增强媒体在数据新闻领域的影响力。
5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发展方兴未艾,但目前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通过以网易“数读”为例具体分析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选题定位、呈现方式以及不足之处,可以对我国当前数据新闻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我国数据新闻媒体平台应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从不同方面提升自身数据新闻报道能力,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更好的立足。
参考文献
[1]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J].新闻学研究,2013(6):73-83.
[2]王之龙.我国新媒体数据新闻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传播,2016(3):26-27.
[3]高亞男.网易“数读”数据新闻特点及问题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4):29.
[4]薛楚晗.网易“数读”栏目的数据新闻实践与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7(6):103.
[5]张倩.网易数据新闻“数读”解读[J].新闻世界,2016(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