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苗培育机插秧技术分析

    杨卫新

    

    摘 要:水稻密苗培育及机插技术是在秧盘里进行高密度播种,播种量是常规育苗的2~3倍,育苗期时间短,插秧时叶龄常规苗小。改进高速插秧机横向取苗量、导轨秧门、秧针、推秧器,同时加装侧深施肥装置,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比较领先的新型机插秧技术,有效缓解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机插秧劳动强度。

    关键词:水稻密苗培育;机插技术;技术特点;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12.092

    淮安区常年稻麦轮作,水稻种植面积约100万亩。随着粮食收购价格连续多年波动,水稻生产物资及人工成本不断增高,如何在省工节本的同时确保水稻稳产增效,一直是基层农机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机插秧技术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努力,技术已经成熟,使用越来越方便、可行,不但广大农民降低了水稻种植生产成本,而且众多机手在从事机插秧的作业过程中普遍受益,机插秧大户各类专业机插秧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各级政府在推广机插秧过程当中,对购买插秧机的农户实行了高比例补贴政策,国家补贴在30%左右,各地还出台1000~5000元/台作业补贴,发展前景广阔。而洋马(中国)农机有限公司研发的密苗培育机械化栽插技术针对提高育秧密度、改进取秧量等进行系统研发,在常州市、淮安市金湖县等县市区进行水稻密苗培育及机插试验,效果明显。现就密苗培育机械化栽插技术进行分析。

    1 技术简介

    水稻密苗培育及机插技术是在秧盘里进行高密度播种,秧盘内播干种250~300 g,播种量是常规育苗的2~3倍,育苗期为10~15天,比常规的时间短;插秧时叶龄为2.0~2.3叶,苗高为10~12 cm,比常规的苗小。改进了高速插秧机横向取苗量、导轨秧门、秧针、推秧器,同时加装侧深施肥装置,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比较领先的新型机插秧技术,是水稻机插秧成本日渐增高背景下推出的节本增效新思路、新途径,该技术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前农业生产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而且对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减轻机插秧的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推广价值很大。

    2 技術特点

    (1)省材料。每亩机插使用秧盘数量比常规方式减少50%以上。

    (2)省土地。育秧池面积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3)省时间。播种、搬运及机插加秧时间缩短三分之一。

    (4)省成本。材料费和人工费减少50%左右。

    3 使用效果

    (1)播量:常规苗播种量淮安区一般在每盘150 g左右,洋马密苗播种量在每盘300 g,播种密度高。

    (2)成苗长势:播后20~25日,常规苗冠根数多,可达10~12根,播后15~20日洋马密苗冠根数少,为8~10根。

    (3)移栽后:洋马密苗移栽后与常规苗相比视觉上稀疏。移栽后20天洋马密苗的长势逐渐赶上常规苗。移栽后60天洋马密苗的长势与常规苗一致。

    (4)用苗量:洋马密苗技术,常州市每亩用苗8盘、金湖县每亩用苗9盘。常规苗常州市每亩用苗25盘、金湖县每亩用苗26盘。

    (5)抓取精度:常规苗插秧时抓取秧块面积比较大,一般控制在1.5 cm2,而且会因为播种不均匀和取苗量等情况出现缺苗。洋马密苗抓取苗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比常规苗需要抓取的秧块面积更小,一般在0.5 cm2,并且插秧时不会出现缺苗。

    (6)洋马密苗插秧前期成本降低。一是减少育苗秧盘数量及育秧面积约2/3;二是减少播种、搬运、加苗等作业时间约2/3;三是减少育苗用土、基质等农资材料约1/2。

    先后在黑龙江建三江农垦(七星农场)、江苏农垦(弶港农场)以及江苏常熟(虞美润农场)分别进行了密苗试验,通过常熟(虞美润农场)密苗测产分析,密苗产量与常规苗无差异(如表)。

    4 效益分析

    淮安区正常机插秧每亩用苗在30~35盘,使用了密苗技术后,用苗量在10~15盘,常规机插秧载插收费6.5元/盘,每亩可节省成本20盘×6.5元/盘=130元。

    若插秧面积2000亩计算,则可以节本增收26万元。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要求机插秧水平75%以上,水稻机插秧技术是江苏省近年来推广的一项农村实用新技术,在淮安区已经大面积推广。若能将密苗机插技术大面积推广,淮安区100万亩水稻,按75%机插秧计算,则总计节本增效9750万元。

    通过前期调研,淮安区对密苗机插秧技术非常感兴趣,淮安区农业农村局提供专门项目资金,对此项技术立项,开展试验示范,要求农机人员认真实施,全程跟进,如实记录,拿出第一手资料,在做好试验示范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确保这项新技术能在淮安区生根发展,助推淮安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淮安区广大农民。

相关文章!
  • CRISPR/Cas9技术在农作物中应

    武林琳 竹梦婕 王咪 李晓萍 刘跃鹏 裴蕾 杨淑巧 许琦 王华 郭文治摘要 ?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对DNA序列进行稳定、精

  • 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中微量移液

    阿夏华杨省摘要:就微量移液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旨在保证试验的准确性、科学性。关键词:微量移液器;动物疫病监测;使用方法;

  • 把握玉米苗期技术要领

    虎德岐 何永栋我国是玉米产业大国,玉米营养丰富,市场容量大,不仅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同时也是食品、化工、燃料、医药等等行业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