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立场:一种理念、实践、秩序
马建安
摘要:人民立場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理解这一立场要从三个方面看:首先,人民立场是一种理念。作为理念,它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总和。其次,人民立场是是一种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民立场是经过时间和人民考验的结果。最后,人民立场是一种秩序。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随着国家治理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秩序牢牢确立。
关键字:人民立场;理念;实践;秩序
一、 作为理念的人民立场
何以为人民立场?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所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总和。因此,认识和解读这一理念则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人民立场是一种世界观。作为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耦合体的“人”,既是世界的主体,又是客观社会的缔造者。
人民立场是一种价值观。人民是无产阶级的孕育体,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其目的就在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人民的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
人民立场是一种人生观。人生有限,事业无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需以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为基石。我们党能够不断从弱到强,成就伟大事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广大党员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 作为实践的人民立场
由于“人民”一词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有其自身特指的范围,因此作为实践层面的人民立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方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民”主要是作为统治集团的相对面来说的,在范围上几乎包含了除特权阶层外的所有人。作为占据中国长期正统思想的代言者,儒家一方面,坚持“民贵君轻”的思想观念,他们认为,“民”是国家的基础,百姓安居乐业,王朝才可稳固绵长。因此,历代凡是贤明的君王都深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之道。另一方面,他们又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作为维护统治的政治铁律。故不难发现,古代的“重民”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特性,其实质是以“重民”的名义以达到用民、使民进而实现维护政治统治的目的。尽管,数千的朝代更替可说的上是一部民心得失史,但正是基于无法摆脱阶级特性的禁锢,王朝更迭的历史周期律才不断涌现,将人民一次次推上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窘境。
三、 作为秩序的人民立场
作为秩序的人民立场,是基于对人民立场在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衍进,最终形成了为人民立场为核心且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全新的发展秩序。
政治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地位需要国家权力予以制度、法律的保障。社会主义的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我国的一切权力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方面,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定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长期不变的基本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更是紧紧把住人民至上的原则,使得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可见,在政治设计上,人民立场理念已经渗透在制度和法律的每个环节。这样一种政治秩序的构成,实际是人民立场的另类表现而已。
社会治理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经过运动型治理、绩效型治理的发展,中国之治迎来新阶段,即“1+N”型的多元治理。这一治理体系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新型的国家治理模式,它集统一与多元、效率与开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治理优势于一体。通过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及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等举措来确保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生态上,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生态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建设作为一国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其他建设的最基本的前提。目前我国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确立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发展的道路上绝不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既是来源于长期生态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基于现代发展水平的客观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本身就是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新时代下,“人民立场”为继续“赶考”提供了伟大力量。随着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一整套完整的国家治理秩序的确立。唯“人民立场”的发展观的四梁八柱已经牢牢树立。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的政治立场,就要坚定的将人民的方向视为党的方向,将人民性与党性统一起来。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必定能够释放出发展的最大合力,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