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及路径
【摘 要】 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表现了新的特点,也面临新的问题。新闻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尝试打破壁垒,强化学生全媒体技能的学习,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要鼓励教师尝试主持翻转课堂和开办自主工作室,以此改变当前高校多数教师缺乏新闻操作经验的现状。
【关 键 词】全媒体环境;新闻人才;培养方式
【作者单位】金琛,武汉传媒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媒体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媒介形态的改变,新闻业近几年也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相对日新月异的新闻行业变化,新闻教育却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还是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都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媒介市场发展过于快速,新闻教育的改革步伐较慢,师资队伍结构的失衡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全媒体环境对新闻人才的全新要求
1.全媒体的定义
什么是全媒体?笔者认为,全媒体是媒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新阶段,也是媒介融合发展至今的一种新形态,指综合运用多种表现符号,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和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内容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 [1]。从定义来看,全媒体的媒介融合还处于传播方式的初级阶段,但事实上,全媒体形态表现了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例如,美国的坦帕新闻中心将报纸、电视台和网站等不同媒体平台的工作人员集中在一个办公区域,让他们共同进行新闻信息的生产与加工,并按照统一的部署进行报道。英国的BBC 将旗下电视、广播和网络三网合一,进行整体跨平台的新闻运营,形成了跨平台的多媒体新闻中心,对重要的新闻事件进行联合报道。2008 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提出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首先实施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构建起了包括报刊、音频、视频、网络、手机报及户外LED 等全媒体形态集群 [2]。随后,《人民日报》等一系列党报,也开始进行全媒体运行模式的尝试。2010 年,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开播,意味着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开始正式与网络携手,打造全媒体环境。2014年10月注册成立的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更是全国第一家以融媒体命名的集团公司。大象融媒是河南广电旗下的新型媒介集团公司,它拥有4家传统媒体单位和8个媒体公司,业务涉及报纸、杂志、廣播、电视、网站、网络电视台、IPTV、手机报、手机电台、手机电视新闻客户端和移动电视等14类主流媒体业态和30 多个媒体传播平台。大象融媒在新闻制作过程中也提出“新闻岛”的概念,所有信息都被存储在云盘中,使用时分别加工使用,这更加体现了现代媒介发展的全媒体特性。
2.全媒体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
由于新的传播形态出现,无论是报纸类的平面记者,还是广播电视行业的电子媒介从业者,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业务方面,而且体现在角色定位方面。全媒体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实务上的新要求
新媒体平台的大量出现使新闻业务已经不限于使用一种传播手段。新媒体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更加全面,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新闻实务技能,还要具备以下新的能力。
第一,新闻专业能力跨平台化。传统的新闻专业教育中,由于不同媒体形态之间泾渭分明,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就各不相同。例如,平面媒体着重于对学生进行文字与图片的专业训练,而广播电视因以声音和画面为主,其人才培养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的音频制作与视频制作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软件使用能力。但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业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闻从业人员要具备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采集能力是全媒体环境下所有新闻从业人员都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任何形式的媒体都需要原创性较高的新闻作品,信息的收集是新闻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其次,新闻从业人员要具备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加工主要指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编辑能力要全面化。这种全面化是指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独立完成图片与文字的配合,还要具备图像编辑、音频制作的能力。在全媒体的信息制作流程中,所有的原始信息都会存放在云平台上共享,新闻从业人员要对不同的原始信息进行形式转化,加工成需要的信息形式。再次,新闻从业人员要具备信息发布的能力。全媒体的信息发布与现代技术结合紧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学习使用不同信息平台的常用软件,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工作。
第二,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力。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业,除了对新闻人才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还要求新闻人才具备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在全媒体环境下,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覆盖到很多行业。当下,新闻的生产和发布、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分析和使用。通过对大数据的使用,新闻从业人员能很好地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用户群体对信息形式的要求和对信息类型的喜好。这就要求新闻人才在学好新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具备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
(2)媒体理念上的新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闻传媒中的信息消费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新闻媒体从信息供给向信息共享转变。传统新闻理念是建立在传统媒体运营的基础之上的,将媒介关系划分为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大阵营。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接收与发布已经不是原有的供给形态,受众的角色也从简单的信息接收者向信息互动者转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新闻行业的相关理念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形式上,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生产和考虑内容如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而是要重视用户体验,将信息服务变得更加多元化。互联网时代,用户与受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与提供者;媒介生产者也不仅是信息的生产者,还是信息服务平台,为新媒体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互动服务,使用户在平台上享受相对平等的对话、情感交流机会,能为媒体创造出全新的价值。因此,新闻业的媒体理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具有更强的共享性,这需要新闻媒体的从业者要具备互联网融合思维和互联网共享理念,不仅在信息内容生产上做到专业,还需要在信息引导、言论发表和思想互动上提供全面的服务。
二、当前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全媒体发展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大趋势,而当前大多数的新闻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紧跟这个趋势。长期以来,新闻人才教育的滞后与媒介发展的迅速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近几年各大高校的新闻专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造成的技能缺失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新闻人才培养也是如此。但是我国现有的新闻课程设置滞后,已经影响了人才培养,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的就业市场中存在技能短板,难以快速地融入专业工作。
当前,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保守,基本没有摆脱原有的媒体划分框架,没有打破各个媒体之间的壁垒。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的课程设置由于媒体性质的原因,存在较大的差异。现有的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以平面媒体为对象,把人才的培养重点放在报纸新闻的采、写、编和评上;大部分的教材都是以报纸类的平面作品为基础,很少涉及跨媒体的案例和技能。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课程也多数趋向于电子媒体,课程则以电视采访、电视节目制作等为主。但是现有的全媒体发展很大程度上已经打破了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的界限,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更加多样的融媒体环境,现有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人才需求的变化。
2.新闻专业教师的新闻实践缺失
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中,教师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阶段,我国新闻教育中的教师还存在新闻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有学者在2015年对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五所全国知名院校的新闻专业教师做了一次调查,在被调查的65位新闻专业教师中只有18位教师有新闻实践经历,仅占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27.69%;而大多数教师都拥有高学历,博士生44位,占所有统计教师的67.69%左右。教师具有高学历并非意味着他们具有较强的新闻实践技能。这是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闻专业教师新闻实践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大多数高校教师的聘用都是直接来自高校内部。很多高校教师都是博士毕业后就来高校教学,虽然与所学专业一致,但是教师本身的新闻实践只限于本硕实习阶段,导致自身新闻实践能力缺乏;第二,全媒体的发展速度很快,而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没有机会在第一时间感受新闻行业的快速变化。虽然国家从2015年就开展了媒体高校的“千人计划”工程,但也仅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本质的问题。
3.实验设备更新缓慢
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实践操作要求比较高。以前,信息传播手段相对落后,对学生的培养重点是加强基本业务训练,新闻专业实验室建设处于相对次要位置。但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新闻人才的培养对新闻专业的实验室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摄像、攝影器材实验设备,还要有专业的计算机系统与软硬件的支持。当下,很多学校在实验室设备的建设与更新上相对滞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学校对新闻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投资较少。很多高校把对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了传统的采、写、编和评上。但是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业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现代软硬件。新闻专业学生如果没有充分的实验练习,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媒介发展速度过快,高校实验室建设很难跟上步伐。近几年,媒介的发展速度可以用极快来形容,很多传统媒体在设备的更新上都很难跟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全媒体环境下的媒体设备已经不是一个机房或几台电脑那么简单。以我国近年来全媒体的典型代表河南大象融媒为例,大象融媒投资1.6亿元打造了中国最先进的融媒体技术平台“新闻岛”,初步构建了“4+4+1”的现代立体化媒介产品传播矩阵。大象融媒的播控中心建立在大数据平台之上,使用云技术对所有接入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站以及其他信息来源的信号技术指标及内容进行监控,可以通过手机连线、4G连线、广播电视及卫星等全方位联络方式与全世界互联互通。这样大规模的全媒体操作体系对高校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三、对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需要掌握全媒体技能。全媒体技能是指新闻记者需集采、写、编、评、摄、录以及网络操作等能力于一身,能利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手段多角度地制作新闻报道,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新闻传播平台提供产品。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还必须熟练掌握互联网和各种数字设备[3]。因此,全媒体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逻辑与路径应该是培养适应性新闻人才,要求高校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上必须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的学习力度,要突出互联网思维,也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新闻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专业课程相互补充,着力培养学生全媒体技能
现有新闻类专业方向比较多,新闻学偏向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学则偏重电子媒体。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点也不同,重合度不高。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业对学生技能要求更高。新闻专业必修课程在设计上可以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三个模块。专业理论以新闻学、新闻伦理和传播学等通识课程为主;专业基础技能则以新闻业务、摄影、摄像和图片处理等新闻基本技能为主;专业技能则以专业性软件课程为主,做到既有重合又有区分。与此同时,新闻院校还需要安排新媒体类的选修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复杂多样的媒介环境和媒介技能,为培养学生技能的全面性提供可能。
2.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做到以学促教
新闻学专业应用性很强,这就要求新闻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实践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应该成为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共识。实践课程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颇高,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学术能力,还需要他们有一定的实操经验。当前高校多数教师缺乏新闻实操经验。笔者对此有以下建议:第一,以实践课程为基础鼓励教师尝试主持翻转课堂,让学生利用课堂和课后的时间完成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鼓励教师开办自主工作室,这既可以让教师与媒介有第一线的接触,也能给学生更好的实践机会。
3.加强互联网思维与新闻伦理教育
新闻人才的思维方式培养与新闻伦理教育贯穿于新闻教育始终。在全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新闻消费方式已被互联网改变,新闻人才必须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把原来的受众转化成用户,要重新审视用户在媒介信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要注意与用户之间建立共赢模式,让用户更多地融入新闻生产中。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遵循的规范和准则。传统媒体中,新闻人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把关控制,但互联网出现之后,新闻人的把关作用渐弱,各种虚假新闻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更应该加强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陷入盲目的技术崇拜。
|参考文献|
[1]高钢,陈绚. 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 国际新闻界,2006(9).
[2]罗鑫. 什么是“全媒体”[J]. 中国记者,2010(3) .
[3]姚娟.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的逻辑与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