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摹《溪山行旅图》对传统山水画的认识
白宁霞
【摘 要】中国传统山水画历史悠久,而临摹是当代人学习中国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认识和了解传统山水画的前提。本文以《溪山行旅图》为例,谈谈自己在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对临摹的认识,以及临摹对艺术养成和艺术传承的重要性,进而强调临摹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笔墨运用;艺术养成;传承;价值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59-01一、临摹的含义与目的
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艺术贵在有自己的风格,古人的笔法、墨韵的精妙之处在于借鉴,而非一味地临摹。临摹的目的在于将古人的技法作为自己学习中国画的参考之用,在研习过古人遗留下来的作品中有所启发和帮助。在临摹的过程中与古人对话,探讨其传统技法,用心临摹,不断地加强手头训练,努力将古人作品中优秀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融入自己平时的绘画创作中去,慢慢地在临摹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多游历,通过思考摸索和不断的实践,将临摹与写生进行有机结合,锤炼出精华,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临摹在传统山水画中的必要性
唐代的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来自于模仿,研习绘画也一样,若想从零开始必须先要打好一定的基础。何谓基础?何以成基础?无论是西方的油画还是东方的中国画、书法,抑或水粉水彩,无不需要从临摹开始,历代的山水大家也很重视这一环节。许多画家自身的风格就是通过不断的临摹借鉴,吸取古代大家们的优点并不断在实践中提炼,融合自己的所见所解,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山水画风格。
中国山水画的学习过程是从临摹开始的,奠定一定的基础之后,通过户外写生将临摹所学与之结合。南齐的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就有“传移模写”,但临摹古人的佳作时,世人多拘泥于临摹作品至惟妙惟肖,而往往忽视了学习古人的笔墨技法和意境。
范宽,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溪山行旅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范宽山水画的突出特征是雄浑厚重、深沉健壮,线如铁条,皴如铁钉,山如铁铸,树如铁浇。范宽所学甚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特色。
从《溪山行旅图》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范宽传承与创新的状态同时存在,他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又创造着经典。放眼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大师的诞生都是从传统中来,通过对传统的临摹研习不断累积而成。通过学习这幅作品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在以后的绘画创作过程中,临摹是第一步,传统山水笔墨技法的学习是山水画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临摹对于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意义
初学者在研习中国传统山水画时往往跳过临摹这一环节,直接过渡到写生创作,没有进行扎实的笔墨训练和对传统知识的累积沉淀,这种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更堵塞了学生欣赏和研究传统佳作的路。当今,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大部分初学者都是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大学生,在集中练习过素描速写等之后会形成一定的绘画习惯,而这种西式的绘画习惯与中国绘画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为了把已有的基础变成学习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我们必须保持冷静,从临摹开始,一步一步地学习传统山水画中最基础的内容。
就《溪山行旅图》而言,通过临摹,我们从定稿开始就可以简单地学会一颗石头的画法,或者树、瀑布、人物的画法,通过对这幅作品的逐渐深入,我们会在已有的素描速写基础上对比观察两个绘画领域的相通之处,进而引发对笔墨技法的反思和研究。例如《溪山行旅图》中山石的线条处理,丰富而富有力量,用笔沉着有力,老辣之至,运用犹如钢筋铁骨的轮廓勾勒和描绘山石的皴法。我们从中不仅可以见识到古代大家的笔墨技法,还能学习山水画中最经典的皴法,范宽用“雨点皴”“豆瓣皴”“刮铁皴”“钉头皴”来丰富整个画面,不管是从整体还是局部都被塑造得滴水不漏,全体组织得当,黄土的垂直肌理、山峦的起伏态势、山体的阴阳凹凸,在范宽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尽管有不少人临摹这幅作品,但仅仅是模仿了它的皮毛,即使笔法功底深厚、笔墨精到,也难得其精髓,仿制出来的作品仅局限于构图和意境。
四、临摹对对艺术观念的养成与发展
在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临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东晋时期,顾恺之就著有《摹写要法》,南齐的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就有“传移摹写”,意在告知学画者要继承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临摹是艺术养成的前提,是学习传统山水的学者打基础的过程,学习古人扎实的绘画功底、哲学观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掌握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和传统技法。在掌握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之后便可开始意临,并在此过程中加入生活体验,进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张修军.论范宽《溪山行旅图》的构图设色[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8(06).
[3]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