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记忆:新时期的“伤痕美术”
肖艳 姚惠
摘要:1978年《文汇报》发表了小说《伤痕》,因此引起了各领域对“文革”的批判以及对自身“文革”体验的反思,也拉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伤痕美术”得名于“伤痕文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由于人们对“文革”的质疑,《伤痕》所带有的“伤痕”思想倾向的作品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并构成了之后新十年的美术创作的主要主题。本文对“伤痕美术”的概论,常用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实例进行探究,表现了那段时期的读书人对当代人文的一种反思。
关键词:“伤痕美术 ”? 美术创作? ?反思
中图分类号:J205?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087-02
一、“伤痕美术”的概论
“伤痕美术”是从艺术的角度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呈现,包含艺术家对真实世界的渴望与期盼。与“伤痕文学”类似,“伤痕美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家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这并非说艺术家比政治家高明,而是政治家在做出结论之前,需要廓清各方面的种种阻力,需要完成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例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之前,人们需要进行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才能彻底的排除“两个凡是”,才能为解放思想的新格局奠定基础。而文学艺术家们与政治家们相较,则要少了这许多的过程,因此当他们凭着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率先创作出“伤痕文学”和“伤痕美术”,无疑为解放思想营造一种社会氛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伤痕美术”的表现形式
就艺术本身而言,“伤痕美术”的创作内容打破了传统绘画题材的风格,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假大、歌功颂德的惯例,直面残酷的现实,勇于揭露社会的另一面,体现出强烈的反思精神,可以看出社会批判意识丧失已久的艺术家们已经开始转型。从艺术表现的形式来看,反对以往高饱和度的纯色的图式,运用了灰暗低沉的色调和绘画技巧。
对于中国美术发展史来说,从完美的歌颂到直面的批判现实的惨淡,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转折。1979年,“文革”之后的首届全国美展“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观众可以从这次展览中看出这些学生的作品带有灰暗,沉重的情绪,与以往表现积极阳光的作品大相径庭。其中具有代表性质的作品:高小华的《为什么》,王亥的《春》给观众带来了震惊。被称之为“伤痕美术”的现象彻底凸现出来。
“伤痕美术”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有:刘宇廉、陈宜明、李斌三人共同创作的《伤痕》《张志新》;罗中立的《父亲》;高小华的《为什么》《赶火车》;王川的《再见吧,小路》;张红年的《那时我们正年轻》。在此笔者通过高小华与何多苓的油画作品来阐述对“伤痕美术”的理解与体会。
罗中立(1948-)的大幅油画《父亲》创作于1979年夏天,它在1980年的数次展出中是如此有力地打动了观众和批评家,以致于作品在1981年被发表在中国美协的《美术》杂志上,并在当年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的一等奖。当时的中国观众,尚没有听说过诸如“超级写实主义”或“克洛斯”这一类字眼,他们站在这幅巨大而细致的油画前,对这张饱经沧桑的老脸感叹不已(如图1所示)。
高小華创作的《为什么》这幅油画,其主题是表现对历史和现实的不解,与之前中国美术家协会所提倡的主题不一致。它的主题不仅在“暴露”问题,也直接提出了疑问。作品在构图形式上采用完全俯视的角度,从而更加表现出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压迫感。这同样是为了服务于悲剧性的主题;在用色和绘画技巧方面,高小华运用灰色调以及大块的笔触特效,将压抑的情绪完全通过笔触展示出来(如图2所示)。高小华告诉人们,他的这些表现方法与技术是学习苏联画家科尔热夫的结果,而这幅作品深深表现了对这场“文革”的质疑。
何多苓(1984-)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何多苓最初与他的朋友一起创作了《我们曾唱过这支歌》,作品中展露出忧伤的情绪。不久以后,何多苓又创作了油画作品《春风已经苏醒》。此作品受到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画风的影响,当时的中国经历过“文革”之后,因此当时的作品并没有收到刻板美术的影响,反而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人道主义关怀和对现实的真实写照。在当时,何多苓的创作风格就如一股新鲜的“春风”,给艺术家们带来无限的创作灵感(如图3所示)。此作品中,笔者认为他的人道情感相比之前复杂许多。油画中是一个坐在一片杂乱的草地上,手指扣着嘴唇的女孩。让人们感到一种孤独与期盼。
1984年何多苓创作了的大幅油画《青春》,该作品显示出何多苓对画面青春的纪念性的向往。画面中的形象:身穿发黄的军便装,光脚穿着凉鞋。相比较而言,画面中人物的背景环境被虚化了。何多苓通过这幅油画展现出了孤独与凄惨,“青春”成了一个警示,现实而言青春早已消失于没有边界的荒芜中-通过美学的形式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和之前相类似主题的作品比较而言,何多苓的《青春》是独树一帜的。画面中的那个单纯的、穿着旧军服坐在荒野上的女孩子,确实成了那个时代最动人的形象之一(如图4所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青春》是艺术家们对“伤痕”题材的表现,这或许寓意为对过去的一种告别,艺术家们所能表现的也只能如此。
三、结语
“伤痕美术”的出现,其实是体现人们对于“文革”的反思和对人文的关怀主义,因此对大众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中国的艺术家们也意识到,作为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他们把对国家符号的崇拜转向为对于普通社会人文生态的关注。作为艺术创作者,他们把对国家的热爱转化为对于普通社会人的关怀。作为一名艺术研究学者,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研究、牢记历史,并能从中探寻到这些作品产生的背景,进而启发我们当今的设计思维。设计的出发点是要解决问题,为大众服务,无论是与消费者产生心灵的交流还是给他们带来生活的便利,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不断的研究、进而提出问题并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2).
[2]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06).
[3]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06).
[4]高小华.四川画派与中国油画教育检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
[5]唐晓林.当伤痕变成矫饰——从1985年黄山油画艺术研讨会说起[J].新美术,2018,(10).
[6]范美霞.聆听心灵的呼声——记四川画家何多苓[J].文艺争鸣,2008,(03).
[7]汪代明,梁葵.高小华与“伤痕美术”及“四川画派”[J].文艺争鸣,2008,(03).
[8]韩晶.在艺术中行走——四川美术学院光影交错的70年[J].美术,2010,(05).
[9]吴敬忠,刘立策.以艺术介入历史的反思[J].文艺争鸣,2008,(07).
[10]王延晖.亲历与疏离——高小华“后街系列”研究[J].美术大观,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