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政府组建神机营始末
王青
据196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沙里主编的《旧宫人民走过的道路》记载:“旧宫东北与小红门之间,有一排营房,年年神机营入海演习火器,就驻扎在这里,所以每当到春秋的清晨,总能听到旗兵的海螺声,从东北方飘过来,打破了这里的岑寂。”文中提到的这支驻扎在大兴区旧宫镇(原是明清旧衙门行宫所在地)的神机营,指的是咸丰十一年(1861)清政府创建的一支使用新式武器的禁卫军。神机营的创建,其实是晚清八旗军事近代化的一次尝试。这支军队因何出现?它的出现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又因何无法推动近代中国走上军事近代化的道路?本文由此切入,查找有关档案史料,进一步梳理神机营的建立背景、历史面貌和发展进程。一、清末政府组建神机营的历史背景清初“以武功定天下”实赖“八旗之功”,但承平日久,八旗将士虚应故事,积习相沿。事实上,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已经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特别是乾隆中期至清末,八旗子弟甚至已发展到贩卖人口、当卖军中盔甲器械,成为专靠国家供养的寄生虫。这样的八旗军队根本无法应对清末内忧外患的时局,更无法平息内乱、抵御外敌!正是由于八旗军队战斗力的衰退,加之内忧外患的时局、武器的“代差”等因素,令清廷痛定思痛,决心要建立一支新军,以改造和强化京师八旗,确保京师安全和大清政权的稳定。
在此背景下,同治元年(1862)神机营建立起来了。清廷对神机营非常重视,其权威之重,远胜于其他各营。清廷特派权位最高的议政王奕佩戴神机营印钥,名为“掌印管理大臣”,营内官兵由八旗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军营、火器营、健锐营等军营中挑选来的,所以神机营是旗营中最精锐的军队。
神机营的营署最初设在市内煤渣胡同。同治十二年(1873),清政府在旧衙门行宫(今科技站至珊瑚桥一带)增设了神机营的野外训练基地,建营盘22座、瓦房59间、灰房713间、土房3646间、营门46座、壕沟4424丈(约1.6万米),分为左翼、右翼、中营,共有官兵14000人,至光绪年间还有马队、步队共25营。此时建立的营房,基本是为春秋两季合队在此会操而用。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把装备了最先进后膛枪的精锐八旗兵5000人常驻在旧衙门行宫,并雇佣英、法、德等国教官训练行军、战阵诸法。
旧衙门行宫是当时清帝射猎避暑临憩的行宫,由此可知,清廷高层确实下了血本,竟然把供皇家休憩的禁地改造成了营盘。之所以选择此地,除了减少扰民因素之外,也充分考虑了其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此地地势开阔,便于洋枪洋炮的操练;地利上,东出可直达大沽口,北上一个小时即可抵达京城,更利于机动作战,可以看出当时的决策者是具有一定军事素养的。二、神机营的真实历史面貌
这支被清廷寄予厚望、重金打造、手拿洋枪的八旗兵们,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七回《管神机营王爷撤差》,曾对八旗兵的训练状态有过侧面描述,但毕竟是小说,含有戏说成分。
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先生曾亲眼目睹八旗虎神营[1]的训练情况:“从前虎神营去演习时,刚去的时候,两个人扛一支枪,倒也还算齐整,演习完往回走的时候就不然了,有的就近回家或看望亲戚朋友,有的路间买点东西或零食,这些人连扛枪都求人代劳,所以有的一人扛三四支枪,有的空手还要吃东西,据云枪还不能白代扛,大约都要给几个钱,但是不算雇,算是请客,钱并不多,不过买块白薯或半斤切糕而已。不但兵丁如此腐败,连官长们在演习完以后也不督队归营,早就各办各事,各寻方便去了。”从齐如山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当时八旗兵的训练状态已经松懈至此、腐化至此,虎神营这般,神机营也是如此。作为清末禁卫军的主力,神机营表面看来规模庞大,又多用洋枪洋炮精心武装,然而其实质却是一支“草包”军队,与近代化精兵劲旅相去甚远。
一次左宗棠来京觐见,醇亲王奕譞很得意地请他参观此营,看完后问他如何,左宗棠说盔甲鲜明,步伐齐整。又问他倘调此营参战如何?左宗棠回答若用以作战,则还要训练。左宗棠一语成谶。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八国联军的打击下,神机营如鸟兽般崩溃。这次西太后竟带着光绪跑到了西安。八国联军一路追杀到神机营的营盘,顺带着也把南海子的几个行宫抢劫捣毁,最珍贵的麋鹿也在这个时候被掠走。三、神机营解散溃败的原因
八国联军之役中,神机营全军溃散,其建制也就取消了。因保卫北京而成立的神机营,却因保卫不了北京随之被解散。如此结局,似是历史所开的玩笑,还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笔者以为,神机营虽经过四十年(1861—1900年)的苦心经营,但由于它只偏重于武器和战术方面低层次的器物变革,对高层次的军事体制毫无触动,仅仅是学习西方的皮毛而已!尽管它拥有洋枪洋炮,官兵人员也受过西式训练,但在旧有的封建军事体制下必然颓废腐败。
例如,神机营在选兵上沿袭的依然是八旗的选兵制度,一旦旗民入伍,便终身为兵。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记载:“甲午之秋,神机营出兵,有遇于卢沟桥者,见其前二名皆已留髯,第三名为十一二童子也,多衣服不周体,蹲踞道旁,不愿前行。”这种病弱同伍,老少同征的军队如何对付得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虎狼之师呢?但这是由当时的封建军事体制决定的。人人都知道这样下去,是要亡国的,即便手握重权的慈禧也奈何不了,若彻底改革便会动摇清朝统治的基础。所以齐如山对此感慨道:“大致一个机构,一个国家,倘若腐败下来了就难于收拾,非有极大力量之人,所谓革命者,才有办法,否则只是一时的振奋,实是难得挽回的。”四、组建神机营的积极作用
虽然神机营这支昙花一现的军队,已经在侵略者的枪炮声中湮灭了,但其组建亦有其意义所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清高层开始实施“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之前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虽然认识到这点,但毕竟身为汉臣,人微言轻。神机营的组建是清朝高层接受洋务思想的开始。神机营使用西式武器,完成了由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转变;原来由八旗各自出兵组队,改为聘请西洋教官按西法训练阵法,这也是中国军事领域在战术层面走向近代化的一个标志。同时,为服务这支军队,开办军事、民用等近代工业也就顺理成章了;与洋人打交道要有西式人才,所以外交、教育等也随之而来。凡此种种,皆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神机营虽然瓦解了,但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和否定。神机营的组建“造就了八旗军队中第一批用近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战士”,是清朝八旗兵学习西方、实现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而其长达40年的编练及在八国联军之役中的溃败,也为后期清政府进一步改造八旗军队,着手改革军事制度提供了经验教训。自此,我们的前人踏上了发奋图强、艰难探索的道路。
当年,那支盔甲鲜明、步伐整齐,使用新式武器的京城禁卫军——神机营就坐落在今大兴区旧宫行宫旁!抚今追昔,那每年春秋入海演习的枪炮声、旗兵用于联络的海螺声似乎还回响在旧宫的上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因神机营不堪重用,清廷后期又要设立新机构,遂组成此营,也挑选八旗中优秀精锐子弟编成。营的名称确是由西洋人为“洋鬼子”,于是把“洋”作為“羊”,虎能吃羊,神能驱鬼,所以名曰“虎神营”。
[2]齐如山.齐如山文集[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324.
[3 ]冯玉祥.冯玉祥自传[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27.
(作者系大兴区档案馆名誉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