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说课

摘 要:《在流体中运动》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入和应用, 属于初中物理中的“经典课”,久而久之避免不了陷入“实验老套”的怪圈,在经典的基础上适当创新,并紧密联系生活,不但知识可以更具有活力,而且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将会更加立体化和生活化.
关键词:流体;新颖;生活
作者简介:刘晓光(1993-),女,内蒙古赤峰市,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1 设计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2)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模式与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模式;
(3)STS教育理念.
2 教材分析
站在整本教材的高度上,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以力、力与运动、压强为基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同时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通过学习,学生会产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意识.
通看整个章节,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位于本章之首,而后面浮力相关知识的学习思路又与本节相似,因此本节课是学生学好本章知识的重中之重.
3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要将本节课的知识学好学透绝非易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这为本节课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渡期,欠缺对问题深入的思考,因此本节课将让学生通过创造性地“玩”,从直观现象入手,逐步实现由实到虚的过渡.除此之外,学生的情绪也是影响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很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所以要根据情况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②会用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经历知识被发现的过程,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②学会从简单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
③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②学生在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的同时,关注科技的两面性,加强安全教育.
5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②解释生活中与“在流体中运动”相关的现象.
(2)教学难点
亲身参与和感受实验过程,探究总结实验规律.
6 教学方法
(1)通过实验创设物理情境,教师起引导作用,通过讲授适时地穿插在课堂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2)通过参与实验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在“玩”中学,在学中探索物理规律,最后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收获更多的知识.
7 学习方法
(1)认真跟随老师的节奏回忆知识,夯实基础;
(2)注意边观察边思考总结实验所说明的问题.
8 教具
自制U形管、墨水、棉签、吹风机、塑料水槽、注射器、长塑料袋、密封夹、乒乓球、PPT课件.
9 教学过程
9.1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水升墨染(如图1):
向自制U形管里注入一定的水,液面的上方悬挂着一根蘸着墨水的棉签.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在不动U形管的前提下,上里面的水升上来沾到墨水呢?
(2)倡导学生积极发言,交流学生讨论的结果,提出用吹风机对着右管管口吹气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如图2.
发问设疑:“为什么用吹风机对着右管管口吹气,右管中的液面上升染成黑色呢?”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在流体中运动
用诗意的“水升墨染”的实验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趁热打铁,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2.2 新课讲授
(1)回顾知识
由于气体和液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统称为流体.夯实基础,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
(2)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如图3如果向两个塑料板之间注入一定的水,塑料板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是相互靠近还是保持不动(如图4)?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利用P=F/S的公式对两个塑料板相互靠近的实验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到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对于流动的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在以上過程中用水箱实验代替传统的小船实验,避免了小船平面运动而台下学生不易观察现象的缺点.
利用P=F/S的公式对两个塑料板相互靠近的实验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到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对于流动的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通过提出“如何迅速吹开塑料袋”的问题如图5、图6,开展趣味活动.请一位同学分别按照两种不同的吹气方式用最大的力气向塑料袋里吹气,观察实验结果.
然后参照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类比分析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从而总结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对于流动的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通过进行趣味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而且实验结果可以保留下来便于分析,相比传统“吹纸条”的实验“现象太快”、“时间太短”的特点更加适合教学.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根据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总结出流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对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回想课前“水升墨染”的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老师对着管口吹气,就会出现水升墨染的现象呢?”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水升墨染”的实验原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水升墨染”的实验原理,加强了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
(5)应用
抛出“刮风下雨天打伞”、“雄鹰在天空中翱翔”、“飛机的升力”的问题,利用学生的生活知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将学生的思维扩展到整个生活当中.分别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上述三种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着重以机翼的截面为例进行分析,弄清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利用生活中的“在流体中运动”巩固所学知识,即向学生传递“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6)科学舞蹈
提出“伯努利的期待”这一科学舞蹈的想法,利用事先制作好的“舞蹈成员”如图7演示来源于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怎样跳舞的.最后号召学生课下邀请更多的成员加入进来,升华本节课的知识,做到真正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10 教学突出设计
(1)用诗意的“水升墨染”的实验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趁热打铁,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2)用水箱实验代替传统的小船实验,避免了小船平面运动而台下学生不易观察现象的缺点.
(3)通过进行“如何迅速吹开塑料袋”的趣味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而且实验结果可以保留下来便于分析,相比传统“吹纸条”的实验“现象太快”、“时间太短”的特点更加适合教学.
(4)最后的科学舞蹈环节,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学物理”的痛苦,对物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11 反馈练习及作业
观看一小段视频,观察用吹风机向平行于下垂卷纸的方向吹气,发现慢慢向上转动吹风机,卷纸也跟着“飞”了起来的现象,试解释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12 课堂小结
(1)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13 课后练习
课下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发现更多的“伯努利的期待”的舞蹈成员,分组排练,在下节课进行汇报演出.
利用这一活动,学生在充满乐趣地寻找和创造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达到透彻理解知识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论果树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罗淞雅摘要:园林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而植物造景又是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果树作为一种兼具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植

  • 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

    朱雅莉【摘 要】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学习方面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构成部分,在调动学生学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