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信公众平台经营的五种意识
方新田
[提 要]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依据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的亲身体会,探寻微信公众平台经营意识的五大具体内涵:品牌意识、专业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利润意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兴媒体。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经营意识;品牌意识;专业意识
2014年1月10日,笔者代表杂志社向腾讯公司申请创建了《教师博览》微信公众平台。创建的初衷是顺应现代网络科技及新媒体的发展形势,为《教师博览》这一传统媒体开辟新的传播平台,聚集人气,扩大宣传,全力推广,并摸索经验,为今后有机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甚至由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兴媒体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潜心运营至今,时间已有5年,发布推送各类文章近万篇,粉丝以每日递增数十数百的速度,至今已达37万多,成了国内教育领域屈指可数的“大V”之一。
由于投身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一线,感受到新生事物的点点滴滴,体验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自然有一些心得体会或者经验教训,现作归纳整理,以求教于方家。
笔者认为,要想经营好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兴媒体,必须善于理解并积极运用以下五个意识。
一、品牌意识
任何商品都需要树立品牌意识。简单地讲,品牌就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社会所公认的一种无形资产。创刊于1993年的《教师博览》杂志,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已打磨成为中国教育报刊队伍里的一大品牌期刊,受到了广大教师读者的衷心喜爱。但时移世易,传统纸质媒体在互联网畅行的今天,呈越来越式微之势。要想继续维持《教师博览》在中国教育界的品牌地位,必须紧跟形势,另辟蹊径,以赢得广大教师受众的支持和欢迎。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或其产品的品牌形象,从创建到维护,都是系统工程,需要从业人员的激情、智慧与信念,需要重新定位,找到方向,又要注意平衡,不致翻车。《教师博览》微信公众平台,一开始就定位于以移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服务于教师们的教育专业生活和业余精神生活,又要区别于纸质刊物上的内容,以及前些年创建的杂志网站、杂志博客、杂志微博等网络媒体上的内容,真正使发布内容紧贴教师生活实际、紧贴现代生活核心、紧贴移动媒体优势,从而使《教师博览》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教师们在《教师博览》纸刊之外,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新兴媒体。正是因为借助了《教师博览》在传统纸质媒体里的品牌影响,加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终于成就了《教师博览》这一微信公众平台(媒体订阅号)的业内品牌地位。
二、专业意识
教师这个职业,发展到今天,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当的专业水平、专业技能、专业意识。无论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教育媒体,都以传播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为一大重任,微信公众平台这个新兴媒体也不例外。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渠道为后,内容结合渠道,才是王道天下。笔者在运营《教师博览》这一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关注所选文章的专业含金量,衡量它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所能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它是否会受到粉丝们的欢迎和喜爱,它是否符合《教师博览》的宗旨定位,它的教育价值、社会影响究竟如何。可以说,每发布推送一篇文章,都要斟酌再三、仔细权衡,其认真和辛苦的程度,不亚于编辑杂志上的文章。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发布内容的专业性,绝不是要完全回避内容的广博性、娱乐性。“博览”二字,就决定了内容必须“博采中外,览尽百家”,何况粉丝群体中还要一部分教师职业以外的人群,如社会各界人士、家长们。但内容适度广博的同时,又须“博而不滥,专而不涩”,拿捏得当,从而使教师们咀嚼有味,回味无穷。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做教育类公众平台,就得以教育为本;做生活服务类公众平台,就得以生活资讯为本。绝不可四处撒网,见风使舵,失去主心骨。没有专业精神,一定做不好任何事情。
三、服务意识
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中,除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过硬,还需要良好、配套的服务技术与手段、服务意识与理念。微信公众平台在功能开发时,就注意到这一重要环节。它设置了“消息”“评论”等功能区,让粉丝们留言心情,表白意见,或评论文章。作为运营者(管理员),可以利用独有的管理后台的权利,积极和粉丝互动、对话,释疑解难,交流感情,使粉丝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吸附力更强,使粉丝和微信编辑的亲密度更深,从而增强他们对公众平台甚至期刊的好感和依恋,进一步发挥出精神文化产品的最大效能。此外,运营者(管理员)在选择、制作、发布微信正文时,必须考虑互动元素,比如利用“投票”功能,创造粉丝参与讨论的物质条件,又如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功能,甚至包括趣味横生的“小广告”,精心选择、推介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使之获得高层次的视听享受。微信小店功能也不可忽视,可以宣传并销售期刊、图书、文具、教具、服装、电子产品等商品,满足粉丝的各种需求。
四、竞争意识
任何企业或产品,只要放之于市场,就得经受适者生存的考验。没有竞争,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品牌。竞争,才可以木秀于林,才可以鹤立鸡群,才可以创造出一个产品的最大价值。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全新自媒体模式运行了两年多后,市场竞争可谓达到了白热化程度。目前,开张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有几千万个,粉丝过百万的公众号也有不少,微信高手都在展开肉搏,鹿死谁手一时难以判决。就拿中国教育界的公众号来说,目前名列前茅的有中国教育报公众号、教育部“微言教育”公众号、《教师博览》公众号等,其余以教育或教学冠名的公众号,不计其数。大家都在激烈争夺教师群体的资源,而这个资源总量差不多是固定的,所以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教师博览》公众号紧扣受众需求,密切关注热点,随时加强策划,近期发布了一系列点击阅读过10万、20万、50万甚至300万的原創文章。众所周知,原创作品,才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多发原创,才能决胜千里。只有牢牢把握“品牌为上”“内容为王”“原创为要”“服务为重”等核心价值,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方可傲视竞争之雄。
五、利润意识
互联网时代,造就了互联网思维。一般认为,互联网思维包括快速便捷、交互参与、免费提供、人性化等特征。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目前开辟收费模式的不多,皆因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在选择极为丰富的背景下,无须付费就可获得自己需要的资讯。所以,制造微信公众平台或APP这些移动互联网产品,就要做好免费与人性化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受众免费获得资讯,不等于不可以发布广告,而发布广告可以获取一定利润,这也是无数新旧媒体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我们不能拒绝和排斥利润意识,只有产生利润,才能使我们的产品走得远,走得久。为此,腾讯公司人性化地推出了“微信广点通”服务功能,目前允许5万粉丝以上的公众平台成为“流量主”,可以凭借文章后面“推广”内容的點击量,获得一定的“微信广点通”收入。此外,公众平台运营者(管理员)也可根据实际,自行发布一些企业或产品商要求推广的内容,获得一些广告报酬。有些经营极佳的微信公众平台或APP产品,则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广告经营模式,一些全球知名企业开始涉足其中,投放广告。据悉,由南都报系推出的“并读新闻”APP,2015年4月15日上线发布以来,在业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短短一个半月,APP下载量就已突破500万,独创的“读赚天下”营销模式引爆营销界,开创了一个读新闻直接赚钱的先河。他们第一个月的广告收入达1000万元,年底达8000万元。笔者运营的《教师博览》微信公众平台,近年来也陆续接到广告订单,和每月流量主收入、微信小店销售收入一起,迄今每年经营总收入也从20多万元递增到40多万元。粉丝还在不断增加,获利前景一片光明。
当然,获利的前景远不止于此。微信公众平台有着近乎无限的内容发布力量,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交融,在产品或活动的推广、宣传、营销等方面,其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难以预计,不可低估。
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兴媒体,正如刚刚喷薄于地平线的旭日,每时每刻都在冉冉上升。我们媒体中人有强烈的信心,有坚定的经营意识,通过各种努力,沐浴它的光辉,领略它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柳斌.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2017年中国物流知名品牌研究报告[J].中国物流产品市场,2017,(6).
[3]胡保坤.APP运营推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