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陕西脚步
阿墨
“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指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
习近平主席充满深情的话语,让他随后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也被打上了深深的陕西“印记”。陕西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也由此迈出坚实的脚步。
智库发力抢占制高点
2013年9月,习近平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中乌两国签署联合宣言,进一步加强和拓宽科技、文化、人文领域的合作。年底,一批中乌联合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应运而生,其中就包括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订的合作协议。这是中国考古工作者第一次走进中亚,扛起考古铲,重走丝绸路。
中乌联合考古队的中方项目负责人、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说,中乌共同完成的课题是“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调查发现与研究”,目的是寻找大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最终要使我们的学术成果得到国际承认,也使我们在国外考古领域有话语权,有发言权。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使我们的工作跟“一带一路”建设也结合起来了。我们的考古项目,不仅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2013年12月25日,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设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在西安成立,同时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论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随后设立研究基金,每年发布研究项目指南,定向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此外,研究院还将每年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论坛”,出版《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发展的评价研究。在推进“一带一路”智库建设上,陕西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陕西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七处遗产点。这次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涉及到三个国家一共33个申遗点,陕西省有7个申遗点,是我国入围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份。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使陕西省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从一处增加为八处,同时,陕西省还和有关兄弟省市共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段落。至此,陕西省的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改变了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却只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局面。
新起点建设如火如荼
2015年3月初,在一年一度的“两会”期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参加小组会议审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陕西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新常态下的西部强省。娄勤俭指出:“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与中亚各国的交流源远流长。一年来,陕西省主动将发展融入建设‘一带一路大格局中,抢抓机遇、向西开放,顺势而为、先行先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迈出了新步伐。”
2015年5月22日,在陕西省政府主办、省教育厅及西安交通大学等21所高校共同承办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开幕式上,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正式宣告成立。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先后加入并齐聚西安,共同发布《西安宣言》。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是海内外大学结成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以“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为主题,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16年6月14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提出陕西将从构建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中心、构建科技教育中心、构建旅游金融等中心、强化国家生态安全新屏障、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等方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其中,启动西安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建设、推动中韩产业园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开通迪拜等国际航线、建设陕西国际采购中心等都将成为重点。
在构建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米字形”高铁网建设,统筹建设大西安轨道交通和关中城际铁路。启动西安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建设,加快西安综合保税区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等建设,争取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批,启动进境种苗指定口岸申报。力争新增进出口企业1500家,遴选支持200家陕西品牌产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丝绸之路世界贸易中心项目建设。
在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中心方面,支持陕汽、法士特、陕鼓等优势装备制造企业在沿线国家布局设点。鼓励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陕西粮农集团等省内粮企在中亚建立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支持省内物流企业与沿线国家共建物流服务基地。推动中韩产业园、中俄丝路创新园、中吉空港经济产业园、中意航空谷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在构建科技旅游金融文化等中心方面,探索在海外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俄丝路创新园、西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欧亚创意设计园建设;增开西安至暹粒、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旧金山、迪拜等国际航线,开行西安至乌鲁木齐旅游专列6-8列,构建“丝绸之路起点”风情体验旅游走廊、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试点工作,在省内融资租赁产业聚集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工作,启动“海外陕西”产业发展基金。
在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方面,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简化境外投资手续,简化企事业、科研单位人员赴丝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开展商务活动审批手续。推动欧盟国家在陕建立签证代办机构,建设陕西国际采购中心。与丝路沿线国家建立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
“长安号”打开向西通道
近几年,陕西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古丝路的起点正加速迈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今年3月初,西安至阿拉木图航线通航开启,成为首条西安直达中亚的丝绸之路航线。该航线于每周四运营,全程只需4小时20分,打通了陕西向西开放的空中通道,对进一步促进陕西与中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哈萨克斯坦SCAT航空公司总裁弗拉基米尔表示,之所以选择西安,因为西安的位置就像中国的心脏,从西安中转到其他城市非常方便。
从去年至今,陕西新增多条航线,西安与莫斯科、巴黎、旧金山等12个城市实现了直飞,西安至迪拜等航线也即将开启。同时,高速公路新增里程620公里,铁路新增里程367公里,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顺利推进,便捷高效的“陆空数字”大通道初步形成。
今年3月20日,载着2000吨初榨油的“长安号”从哈萨克斯坦多斯托克驶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然后抵达西安港——这是“长安号”开行以来的首个回程班列。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陕西与中亚铁路贸易真正实现了“有来有往”。据爱菊集团国际部部长李琳说,这只是开始,公司还将在哈萨克斯坦投建粮油加工基地。
3月28日,国内首条“陆空联运”跨境电商货运直飞航线开通,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出发,成功降落在西安。由此,货物的国际物流周期下降了三分之二,物流成本降低了四分之一。随着国家、国际代码正式启用,“西安港”成为国际贸易运输中的“目的港”和“首发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据西安市海关部门测算,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以前减少50%。
除了铁路贸易,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的“同频共振”,也让双向投资成为新常态。围绕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端化,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中韩、中哈、中吉、中意等国际合作聚集区正加快建设。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将建成30个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产业园。与此同时,陕煤化、陕有色、陕汽、法士特等大型国企与沿线国家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海外陕西”空间持续拓展。
目前,陕西省已有194个境内主体累计实现境外投资24.3亿美元,涵盖美国、泰国、吉尔吉斯斯坦等48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装备制造、矿产资源勘探等15个行业。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正在聚焦世界热切的目光,汇聚发展新动能。据统计,今年1-5月份,陕西省累计新设境外企业和机构29家,实际投资2.62亿美元,同比增长40%。
“一带一路”带给陕西的发展红利同样表现在“引进来”这个招商引资范畴:5月闭幕的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0届西洽会上,陕西签订利用外资合同项目64个,合同额11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5%。陕西各代表团与12个国家或地区签订了利用外资合同。投资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0个,总投资额达到108.34亿美元。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贯通东西、联结中欧。今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陕西。构建丝绸之路新起点,陕西正在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