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鲜活”的服务

梅兴慧
[摘要]对于传统纸媒而言,纯粹的服务性报道容易变成枯燥的“说明书”,这就需要融入新闻元素,来加强其时效性、关注度和生动性。文摘类报纸要做“鲜活”的服务,在服务中加入新闻元素,让“服务”“活”起来。
[关键词]文摘类报纸;服务性报道;新闻性
先来看两则信息——
一则是载于“久久健康网”的报道《重大突发灾难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后续影响”》。文章是一则知识普及,缺乏新闻背景,显得枯燥,无法引起共鸣。
另一则是刊登在《文摘周刊》2015年11月18日生活版的头条消息:《“巴黎恐袭”造成殃及全球的心理伤害——八法应对“悲惨新闻”》,文章以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的街市大屠杀作为由头,认为,虽然这个悲惨事件发生在遥远的巴黎,但伤害却波及全球。研究证明,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这类事件刷屏时,与自己被杀害的情绪体验是相似的。而且,灾难会让人们的认知变得短视。进而引出本文的主旨:我们该如何应对悲惨新闻造成的心理影响?
相较之下,第二则信息更能抓住读者眼球。为什么?因为它融入了新闻元素多了一份“灵气”。
对于传统纸媒而言,死板的服务,虽然实用性不减,可缺少了新闻的灵性。缺少了生机,读者便减少了一份阅读的激情。因此,文摘类报纸就要做“鲜活”的服务,坚持做新闻性服务。
一、做好服务性报道的重要性
服务性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就是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服务;从狭义上讲,是指一种特殊的新闻品种,读者看了这样的报道后觉得有用。这里,主要谈狭义的服务性报道。
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刚创立时,只有“公共服务成绩优异奖”和“新闻奖”两个奖项,后来增至14项,“优质公共服务奖”仍居首位。可见,服务性报道一直备受重视。
服务性报道,也称实用性报道,可以理解为从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到生活服务,如党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新闻帮助群众解疑释惑;逢年过节,天气如何,出行、饮食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做一些生活提示、健康提醒;以及通过新闻舆论监督,给老百姓解决一些具体难题。在报道中,新闻性只是一个由头,突出的是服务性。
如今,新闻传媒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使得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拼新闻性,文摘类报纸拼不过时时更新的网媒,拼不过日日出新的都市报;拼服务性,文摘类报纸却有独特优势,可以做专题或专版,做集纳式、综合性报道。
《文摘周刊》目前32个版,服务性的版面占据了一半左右,有生命系列《健康》、《益寿》,生活系列《生活》、《书香》,历史系列《历史》、《钩沉》、《档案》等。这些版面都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健康版,自《文摘周刊》创刊以来,一直是读者心目中的“明星版面”,是《文摘周刊》的品牌版面。做好服务性报道有助于提高媒体影响力,助力《文摘周刊》打造“一流文摘报”品牌。
二、做好“鲜活”服务的七条路径
做服务性报道,不能死板地只为服务而“服务”,只有在服务中加入新闻元素,让“服务”“活”起来,才能让服务性报道更出彩,让读者对报纸爱不释手。那么,该如何做“鲜活”的服务呢?
第一,需坚持读者立场。读者立场是指服务性报道的根本目的是对读者实用。现在,要一改过去“我想让你知道什么”和“你应该知道什么”的传播本位做法,突出和强调“读者喜欢什么”、“读者想知道什么”,向“读者本位”转变。因此,视野不能太窄,不能以满足个体的服务需求来替代公众的需求,必须是当下读者最关心并关注的信息。
第二,跟着热点做服务。可以做些跟时令、节气相关的服务。比如春夏秋冬养生各有什么侧重点,24节气前后有什么独到的健康提示等。《文摘周刊》养生版就有“时令养生”等相关栏目。可以跟着节日做服务。几乎每年春节前一期,《文摘周刊》生活版都会做“过年专版”,因版面内容及时、实用等,经常获读者好评,并屡获“好版面”奖。还有“爱眼日”、重阳节等,可以做些跟节日有关的健康类报道。可以跟着名人学健身,针对名人病亡事件解析相关病症。名人效应往往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激发阅读、了解的兴趣。可以跟着热点解读病症。埃博拉疫情肆虐后,各家媒体都及时报道了这种致命传染病,《文摘周刊》连续多期关注此疫情,并对此病症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对其防治措施等予以报道,并追踪疫情发展情况及相关疫苗研制进程。
第三,时效性必不可少。这是做“鲜活”的服务最有效的一点。可以从国家大事、大政方针政策中找服务点。比如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聚焦版报道《国事访问不仅关乎国家关系,也关乎百姓实惠——习近平访英,你有啥红利》。可以紧跟时下证券市场热点、焦点事件,做理财类的服务性报道。2015年中,股灾之下,生活版就做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财提醒。比如2015年8月28日的生活版提醒您《六种“炒股心态”要不得》,这是基于:全球股市暴跌痛击股民,很多股民喜欢死扛,结果常常是死亏。
第四,以链接方式做服务。在新闻性报道后链接服务性内容。如2015年6月1日健康版刊登的《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MERS病例》,在报道新闻后,花了大部分篇幅介绍MERS病理和防治方法。这些知识起到了对读者答疑解惑的作用。
第五,实现与读者互动。可发挥报纸的沟通功能,实现与读者的直接交流,搭建互动平台、提高内容针对性,如请专家和权威部门负责人回应读者的疑问。
第六,引入策划理念。借鉴“新闻策划”的方法,对选题做整体分析和统筹规划,遇重大题材可做专版或专题策划,以强烈视觉感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第七,在新闻版做服务。针对比如养老金并轨、药价改革、“全面二孩”等这些全民关心关注的新闻,更多的读者不只是关注新闻本身,而是更关注该新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就需要报纸为读者详细解读。比如2015年11月2日的头版,聚焦“二孩政策全面实施”,整版以此政策作为贯穿,融入服务性内容,比如《百姓五问计生新政》、《计生政策变迁》等,新闻中有服务,服务里透着新闻性,二者形成了有机融合。
显而易见,强化报纸的服务功能,是提高报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服务好读者、使读者从中获益,是纸媒争夺读者的重要环节。因此,钻研读者需求已成为当前媒体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读者的需求就是媒体的生命线,而做好服务性报道,做“鲜活”的服务就是这条线上最重要的一环。
三、关于增强报道服务性的几点思考
如今,网络媒体不断更新、扩容,纸媒等传统媒体为了留住更多的老读者、拓展新读者,满足读者的信息“消费欲”,服务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属性。但纯粹的服务越来越不被人接受,那么,如何增强服务性报道的新闻性,为广大读者“代言”呢?
首先,编辑要主动搜罗以新闻为由头的服务内容。学会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融时效性和服务性于一体。比如有的媒体只报道了新闻事实,编辑就需要有发现新闻中服务点的慧眼,以新闻事实为由头,主动搜索关键信息点透露出来或隐匿在其背后的服务信息。坚持“三贴近”原则,把现阶段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事件,尤其是与平常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作为报道的选题,比如关注房价、股市、高考、养老保险、医疗改革、就业创业等相关服务信息。
其次,扩大服务性报道的内涵。在服务性报道的基础上,又有了“服务新闻学”的说法。服务新闻学首先是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是有用性与相关性,其基本要素是:有用——对自己有价值;可用——具有可操作性;想用——结合自己结合实际,想实践。
再次,在具体运用上下功夫。服务性报道的运用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实际的有用性,可以提供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比如《文摘周刊》2016年1月25日生活版头条《“世纪寒潮”生活攻略》),如何做好火灾、地震、沉船灾害中的人身保护,如何在节日旅游等这样的信息,避免简单的说教,又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二是阅读的有用性,读者可以通过导读(《文摘周刊》每期头版的显要位置都会刊登三到四条本期内容的导读)和图表(根据各版及稿件需要配发)等方式,为读者梳理信息,方便读者快速找到对自己有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为读者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的有用性。
总之,纯粹的服务性报道容易变成枯燥的“说明书”,这就需要融入新闻元素,来加强其时效性、关注度和生动性。随着服务性报道渐渐成为媒体的竞争方式之一,在媒体服务性报道的长度不断压缩的情况下,新闻性服务的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作者单位:安徽文摘报刊社)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微信公众号主体变更规则研究

    刘洪权李莹【摘 要】 微信公众号用户数量庞大、使用频率高,作为自媒体代表性平台,其对我国新媒体产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微信公众号

  • 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企业如何进

    吴映璇<br />
    摘 要 新媒体发展浪潮下,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国际战略传播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诉求,今日头条旗下Tik Tok海外推广的成功经

  • 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多元

    【摘 要】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全国同类上市公司中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文章通过对中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