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作文指导实践探索
毛海燕
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特色,为作文指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平台。教师要顺应时代需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创设多维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从交流中感悟,从表达中抒发情感,逐渐发展作文能力,以生为本,构建作文教学新生态。
一、顺应“互联网+”时代需求,拓展作文指导新途径
作文指导的重点是引领学生爱上写作,抒写情感。传统作文指导多囿于命题作文,让学生列纲,再填充内容写作,评改完善。教师停留于技能、方法的传授,忽视学生写作意识、情感表达的激活,指导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文指导要重新定位,要关注师生互动,从兴趣激发入手,让学生体验到作文的乐趣。在作文指导上,一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去检索、发现不同的写作话题,鼓励学生分享交流,共同探究写作方向。二要促使学生真情表达。作文,不是言语词汇的堆砌,要发自内心,倾吐想法或见解。作文指导时,要挖掘学生的写作诉求,晓之以情。三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教师要转变观念,将写作看作师生学习共同体,学生可以自评、互评,可以发送到网络上分享、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的成就感,从作文中获得语言积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想法,积极引领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检索写作信息,借鉴和分享写作体验。让学生从观察、思考、感悟中,兼顾语言素养、信息素养、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重构“互联网”写作模式,为写作指导搭建平台
互联网为写作指导提供了多种途径,教师要运用互联网,重构作文指导模式。如依托互联网,搭建话题生成平台,联系学生生活,聚焦写作话题;尊重学生个性表达,以互联网立体化呈现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表达。一方面,革新传统写作观念。过去的作文指导,以命题作文、作文训练为主,忽视学生生活体验,未能兼顾学段、语文写作目标,使得作文脱离学生实际。引入互联网平台,鼓励学生从网络上探寻不同的写作方向,组织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增强学生写作自主性,创设灵活表达的写作弹性空间。在网络上,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分享话题,可以围绕话题展开讨论,衔接线上与线下,促进个性化表达。另一方面,革新传统教、学、评流程。在互联网平台上,作文话题源自学生间的讨论,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与想法。教与学之间,学与评之间,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表达想表达的内容,写想要阐述的道理。同时,对于学生,作文并非是给教师看,也非单纯地完成作业,而是从写作中积累知识,将所学、所读、所感自主表达出来,在共同分享中获得写作体验,从写作中收获乐趣。作文指导,教师是指导者,更是引领者,通过学生间的分享、交流、对比,让学生取长补短,合作互助,共同提升。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拍摄身边的人、事、物,总结生活体验;学生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交流写作内容;学生可以运用网络搜索引擎,查证知识,获取写作资源。对话题的梳理与聚焦,对作文中的不足或问题,对作文修改与评价,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
对互联网的运用,教师要积极探索,灵活取舍,大胆优化作文指导流程,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为学生写作搭建支架,促使学生自主作文。如围绕某种美食,从色、香、味、形等方面介绍。多数学生已经了解写作的主体内容,也能结合喜欢的美食展开说明。但在写作中,还存在就事论事,只写美食,不涉及文化、内涵的情况。为此,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写作前,以手机拍摄、搜索美食制作视频等方式,观察美食的做法。如有学生走进餐厅后厨,与厨师聊天,获取与美食制作有关的知识,为写好美食做积累。当然,还可以咨询父母如何烹制美食,在烹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准备食材,如何清洗,如何把控火候等等。这些以真实生活为场景,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写前准备,增强了作文真实性。写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介绍美食的要点。如“色”,需要观察,视角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对于“香”,需要嗅觉去闻,不同美食,香味也有所不同,要写出具体的香味,而不是用一句真香概括。对于“形”,需要看什么,怎么看,想到了什么,有哪些发现等等。写作后,教师要指导学生交流创意,在寫美食中有哪些灵感,从美食联想到哪些象征意义,从制作过程、历史演变中折射出哪些美食文化。由此,明晰了写作支架,学生可以围绕主题,做好详略的取舍与结构布局,让作文水到渠成。
总之,积极应用互联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对作文的体验更深刻。更重要的是,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借鉴更多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来提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