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莉莉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自主性、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基于此背景,对“设置任务目标,指明任务方向;基于原有经验,设计任务板;引导实践操作,推进任务深度;确保任务落实,提升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任务驱动 ?教学策略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教与学有效融合的、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手段,能够对学生的学产生积极的引导,使具体的学习任务能够紧扣教师的教学而展开,促使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驱动下展开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以此驱动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由教师进一步检查和评价,最终实现拓展和提升。可见,其能够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所有环节。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需要立足学生的兴趣以及其数学基础,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保障任务的合理性,进而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全面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一、设置任务目标,指明任务方向

    针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如果教师不能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那就很容易導致任务的无效性。简单地说,任务的设置前提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障任务的合理设置,这样才能以此为基础展开多元化设计,呈现多样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间单位,并了解年、月、日三者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做出闰年或平年的准确判断,了解2月份的天数规律,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现实问题中。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下,我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分解,将其融入于以下任务中。①正式教学之前,整理和年、月、日相关的知识,给出具体的实例。②结合2017年的年历,明确每一个月份的实际天数,了解月份的变化规律。③给定2015年年历,分析其究竟是闰年还是平年,并确定2月份的天数。④探究闰年的规律。由此可见,针对教学目标而设置的任务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只要能够顺利完成这些任务,自然就可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二、基于原有经验,设计任务板块

    如果从数学知识研发这一视角展开分析,那么教师切不可将自身禁锢于“搬运工”的身份,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思考的动力。所以,教师有必要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有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才能在旧知和新知之间产生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置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经验展开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唤醒学生的旧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探讨,从而激活数学思维。

    例如,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时,摒弃了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没有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情境引入和概念新授,而是结合学生经验设置任务块,使这些任务块成为推进学生主动思考的驱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四个不同的任务,任务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拾级而上,既能够触及知识本质,还能顺利解决现实问题。

    任务①:编写1道几十几与几十相加的式子;

    任务②:编写3-4道不进位的加法式子;

    任务③:编写3-4道进位加法式子;

    任务④:编写1道和为六十多的加法式子。

    虽然这四个任务都是以编写加法算式为主,但是学生完成任务时会经历由“自由编写”到“有目的编写”这一过程,还会接触到不进位加法以及进位加法,最终的任务是完成1道对得数有要求的算式。算式的编写过程中,要求、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不断发生改变,但是具体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构始终未变,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展开主动思考以及实践探究。教师将任务平移至前台,而自身则退居幕后,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相机补充、启发,为学生留有极大学习空间。

    实际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既可以唤醒学生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也能够激活其主动思考的意识,促使学生展开更深层面的数学思考。可见,抽象的经验同样能够成功地转化为具象,能成为推进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关键驱动力。学生则能够在数学猜想、模型建构以及问题解决这一过程中,触及数学知识的核心。

    三、引导实践操作,推进任务深度

    数学实践操作中,应当手脑并用,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实践以及猜想等一系列活动,改变知识的抽象状态,使之具象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所以,学习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合理引入动手操作实践这一学习任务,使学生立足实践展开主动探索,从而发现新知。

    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动手实践活动,并遵循以下流程:制作立体图形并录制具体的制作过程,将过程上传至平台中进行展示,组织评比,分享经验,总结教训。以学习《圆柱的认识》为例,我为学生设计以下学习任务。①将书本副页中手工制作圆柱的图形剪下来,思考:两个圆形是否能够重合?由此说明了什么?它们的直径都是5厘米,如果不用尺子测量,你能否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②给定一张长方形纸片,其长和宽分别为31.4厘米以及15.7厘米,如果以此作为圆柱的侧面,如何配置合适的圆柱底面?圆柱底面的直径应当是多少?③如果给你两个圆形,怎样配才能够形成一个圆柱?除了借助于三张纸片围成圆柱这一方法之外,你还能够想到哪些方法得到圆柱?这种动手实践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数学知识的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四、确保任务落实,提升学习效率

    在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上课走神的现象,而任务驱动型教学,则是结合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紧随每一个任务展开层层深入的学习。可见,任务驱动型教学所突出的重点在于生本理念以及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走神的频率,还能够在任务的引导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不但大幅缩减了跟丢教师教学节奏的频次,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保障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负数》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教学任务以及学习目标:认识负数的来源,了解其本质,准确把握概念的外延以及内涵。之后,紧随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从认识负数、了解其来源讲起,这样学生便能够通过这部分内容了解负数源自生活,其所代表的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而读法是先读“负”再读数。这样能够成功地促使其紧随教学大任务,还能够在其驱动下自主完成学习小目标。例如,如何判断正负数?怎样比较正负数的大小?如何在数轴上分别标出正数和负数?等等。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促使学生紧随教学进度,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较短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任务驱动型教学就是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自己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更清晰的认知。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它也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树立数学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严育洪.练好“lian”功,用任务驱动练习[J].小学数学教育,2016(24).

    [2]毛裕浩.任务驱动下的数学学习更有效[J].江西教育,2016(30).

    [3]李兰香.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7(12).

相关文章!
  • 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有

    尹燕摘 要:应结合学生的情况优化实验教学,在教学活动开始时设计生动有趣的探究性氛围促进学生思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作文指导实践

    毛海燕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特色,为作文指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平台。教师要顺应时代需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创设多维度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