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三度“打磨”,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是新课标第14个学习任务群,而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自然担负起“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使命。通过深入研究高中文言文阅读,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生根开花。
关键词:打磨法;平面的懂;立體的懂;创新的懂
“打磨”意即在器物的表面摩擦,使其光滑精致。器物打磨后更精致,那么如何把这种“打磨”运用到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呢?我们常常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致不浓,效率不高,更多流于机械记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尝试了文言文三度打磨法——对教材和试卷中的文言文进行三度开发、探究,根据文本类型、知识模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打磨法”,引领学生举一反三,创新阅读方法,读活文言篇目,唤起学生阅读兴趣,努力使文言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向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态势。
一、一度“打磨”:字词打磨,做到文言阅读“平面的懂”
《考试说明》要求高中生能阅读理解浅易的古代诗文,而文言字词是阅读文言文的“敲门砖”。笔者以研读虚词为例,探究打磨法。
1.打磨“考什么”
《考试说明》规定常见文言虚词18个(名称速记: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于焉,与其乃且若),笔者整理近11年(2008~2018)浙江省语文高考试题发现,见表1:
以上试题分析得出高频虚词为“而”(8次)、“其”“于”“之”“以”“所”(各6次),也有从未露面的“何”“乎”。我们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打磨,既打磨高频虚词,也要关注偶尔出现刷存在感的虚词,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打磨“高冷”虚词“何”“乎”。
2.打磨 “怎么考”
明白了“考什么”,显然只是“入门”而已,要登堂入室还须掌握“怎么考”。我们通过推测高频虚词“之”“其”的用法,可以发现一些门道——高考喜欢考“常规用法+特殊用法”。
“之”字考查,见表2:
“其”字考查,见表3:
摸熟“考什么”这个门道后,我们的“打磨”会更精准。比如,高三学生充分打磨期中试卷中的文言篇目《答李翊书》(韩愈),设计出如下个性又高效的试题,见表4:
每一次打磨,是对知识点的复习,也是对文本的再一次品读。这样的“打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从之前机械的懂,到现在举一反三的“懂”,“打磨”功不可没。同样,文言实词考查范围更广,但是只要灵活“打磨”,总有“源头活水来”。
二、二度“打磨”:细节打磨,追求文言文阅读“立体的懂”
在阅读《鸿门宴》时,笔者请学生翻译“张良献策”事件,一学生如此翻译: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他。”张良自信地说:“请让我前往见项伯,说沛公您不敢背叛项王。……”
根据文言文字词逐字翻译的原则,“自信”一词显然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而意译的,但该生强调:“‘自信一词能突出谋士对事件进展的了如指掌。”能不能加“自信”呢?问题一经抛出,马上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加‘从容要比加‘自信更好。谋士哪怕成竹在胸,都不会表露在脸上。”原本安静的教室有了越来越多的窃窃私语,有的支持加“自信”,有的支持加“从容”,学生们都觉得此处加修饰词要比单纯地逐字翻译来得好。
叶澜先生说:“课堂就是流动的生命,老师和学生共同度过的生命。”现在,课堂里已经有一种新的生命在流动,教师要努力让课堂新生命真正散发出价值,所以“打磨”是不二选择。从“打磨”张良的性格入手,学生发现张良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他为刘邦做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他为刘邦定下韬晦之计,那么他自己必定是个韬晦之人。这样的张良哪怕胸有成竹,也不会把自信与从容表露出来。再者《史记》语言精炼生动,绘声绘色,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人物的鲜明个性。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张良的人物形象分析还是从语言文化出发,在“张良”与“说”之间,不添加任何修饰词才为上举。
文言教学中有一种“以言带文”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精讲某个字词,再联系相关背景,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进而带出文章、文学和文化的因素。打磨细节“自信”一词,让文言文阅读从文字走向文章、文学甚至文化,这才是文言文阅读“立体的懂”。王荣生教授说:“阅读教学内容要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打磨细节,让文本更有生命力,文言阅读更富深入性和探究性。
三、三度“打磨”:写作打磨,尝试文言阅读“创新的懂”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学习更关注学生思辨思维、个性思维的发展。文言文的思辨思维是在文言文的语言理解和运用中形成的,多思考与辨析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传授的观点是否准确,而不是只专注于语句翻译的准确程度,只专注将重心落在归纳文言文的知识点与分析段落层次和写作特点上。新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对学生思辨思维的培养提出了细致可行的三个步骤:首先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阅读时要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其次要学习表达和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以及逻辑性;最后是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和辩论,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见,要培养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思辨思维,必须把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越在写作上打磨,越能体现文言阅读“创新的懂”。“写作打磨”不是文言文翻译,不是文学鉴赏,而是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人物对话,与以往评者对话,是有理有据、引经据典质疑前说,是旁征博引、另选角度论证前说,是从“立体的懂”走向“创新的懂”。学生在阅读文言文《后出师表》和《聊斋志异·棋鬼》后,写出了如下文字:
亮者,屡次北伐,终未遂愿,应知激战之后须修养之时,然亮不予军队停息之机。北伐者,劳民伤财也。未及恢复,再次北伐,劳民伤财愈深。百姓不得安息,又岂可求军力之强也。若北伐效,蜀魏合并,两者力尽,虽地大物博,战时已损耗过半,此情之下,岂不予吴反目之机。若吴毁盟,趁时攻蜀,蜀未疗息,又有几分胜算。孔明尽举国之力攻魏,耗尽财力物力、人力,北伐未成,国力减弱,其身已死,仅留一衰亡之国,可见今孔明之言,仅为于其生前效其夙愿,未曾替后世着想。此吾之疑也。(学生习作《质疑〈后出师表〉》片段)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鬼亦如是。本篇中的棋鬼嗜棋成癖,钻研棋道的精神令人敬仰。但凡是都有一个度,因为下棋而荒废正业,耽误正事,却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成为“死局”。
棋鬼爱棋胜过爱命,为了下棋,甚至不惜与死亡本身抗争,《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生生死死为情多”,而这里的棋鬼是“生生死死为弈多”。为着下棋,他物我两空,生死两忘,在他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正如西西福斯推石头上山一般,充满了悲剧的张力。(学生习作《〈聊斋志异·棋鬼〉短评》)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强调高中语文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教材中把高中必背古诗文从14篇增加到72篇,足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面对厚重的文言文课内外阅读篇目,只有深入研究高中文言文学习技法,指导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三度打磨”,文言文这道中华文化大餐才能使广大师生珍享,越品越有劲,才能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生根开花。
作者简介:黄欢儿(1981—),女,浙江省余姚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