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

    摘要:议论文写作是训练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提出自己见解和主张的过程,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观点,从而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思辨能力的提升,这也是议论文写作的一个难点。拟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一谈高考议论文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考;议论文写作;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即是思考辨别的能力。一个学生思考辨别的能力强,往往能顾此及彼地去看问题,其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也更能够体现出其思维的多向性、发散性特点。

    一、 学生作文缺少思辨意识的表现

    议论文写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具有思辨能力的学生往往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表达的见解也更有深度。而当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往往强调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忽略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大多数学生作文中思辨意识欠缺。下面以《了解规律,尊重天性》高考模拟题为例,分析学生议论文逻辑思维上存在的问题。

    生1:百花因为有了大地,才能竞相开放;鸟儿因为有了天空才能自由飞翔;野马因为有了草原才能纵情驰骋;鱼儿因为有了海洋才能尽情徜徉。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天性。所以要尊重天性,不应该囚禁天性。

    生2:世间存在的万物,或简单,或复杂。每个人都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小小的星辰,永远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你,即使这样你照样一寸一寸地前进。所以我们要了解事物的规律,尊重事物的天性,从而摸索着前进。

    生3: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个人的命运不相同,经历不同,或许成功,或许失败。成功时无需骄傲,失败时无需悲泣。学会尊重事物的规律,方能展现事物的华美。

    三名学生都围绕“了解规律,尊重天性”来论述。从提出观点到观点的阐述,再通过例证来论述,最后总结。看起来逻辑思维缜密,其实仔细推敲,漏洞百出。下面来具体分析他们思维中存在的问题。生1看起来围绕观点展开,一共说了五句话,但是其中四句与观点无关。我们称之为正确的废话,没有抓住论题的实质内涵。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内涵解释不清楚就匆匆动笔。写出的文字要么是东拼西凑,要么是语句之间单调重复,缺乏自己的思考。使用大量的煽情句、排比句暴露出学生逻辑推断能力的不足。生2看起来是解释“天性和规律”的内涵,但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缺少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见到的是松散的文字和空洞的口号,导致喧宾夺主,重心偏移。生3开头句和结尾句围绕观点写,出现了中途易辙的问题。文章语句中看不见作者的思想。其只是对“规律”进行了简单的列举,单向思维地分析“人的经历”和“成功”是有规律的。文章整体感觉前言不搭后语,看似有道理,其实缺乏思辨意识。

    二、学生思辨能力缺失的原因

    (一)认知水平不足

    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的。一个认知水平较差的学生很难对作文材料进行深入地思考。他们往往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含义上,弄不清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所以对核心概念也很难给出准确的界定。下面我们来看一则考场作文。题目如下:

    生活中少不了游戏。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处事方式,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游戏有的需要积极投入,有的则要保持距离。

    大部分学生都能明晓此次作文写的是“游戏”,但是认知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对游戏的界定截然不同。下面是两位同学对“游戏”的界定。一位学生写到 “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游戏还指玩耍。生活中我们要远离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等。”很明显,这位学生仅仅停留在“游戏”的表层含义,认为“游戏就是游玩、玩耍”,所以他写出的文章内容离不开如何玩游戏,如何与游戏保持距离等。这位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欠缺导致他认识肤浅,未能形成发散思维。另外一位学生这样解释:“游戏最主要的目的是娱己,所以游戏的含义可以是做最真实最舒心的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不用捏圆了自己去适应现实社会。它的参与者多是天真的孩子,所以游戏的含义可以是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童真之心。”这位学生不停留在游戏表层含义,在具体的联想与思考中赋予“游戏”新的定义。正是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散思维让文章不再浅显,不再空洞。

    (二)质疑能力的欠缺

    许多学生写作时只能就材料的中心立意确定作文写什么,不会反弹琵琶。这与学生长期以来用单一固定思维去解读材料有关。学生缺少对材料内涵的批判意识和质疑能力,这就导致了其在写作时不敢越雷池一步,只会单线并列地展开。以一位学生写《乡土文化》的提纲为例,文章第一段给乡土文化下定义,点明态度,一分为二。第二段到第四段肯定继承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第五段指出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第六段总结乡土文化的继承需要我们有文化自信。

    从提纲中可发现该生缺少自我反思的意识,不能联系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辩证分析,缺少质疑的意识,显得大而空。“乡土文化”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去除?继承乡土文化的實质是什么?原因何在?在该生的提纲里都没有显现出来,据此写出的文章肯定是乏力且单调的。

    (三)横纵向分析能力欠缺

    好的议论文需要博古通今,古今对举。在有理有据的论证分析中,议论文的思想才能更加深刻,才能具有说服力。学生往往在写作过程中缺少了这种纵向、横向的思辨分析能力。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只知道纵向去写古今中外的那些名人故事,而不知道将之形成横向的对比。

    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几个落实点

    (一)辨证思维的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阅历尚浅,所以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出现片面化倾向。在议论文写作上,思辨能力着重表现在议论说理的能力,其需要学生能够全面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分析论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退一步说明的方法”去分析。如“让步并不是一种妥协,他应该是人生一种智慧豁达的处事方式和人生态度。”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当下的实际情况展开思考分析出原因,然后提炼出原因背后的本质。

    (二)层层追问的意识

    层层追问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时将文章的逻辑框架理清晰,在论证的过程中可以将论证不断深化,使文章深刻。

    一般追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表及里式发问。一种是从现象入手的发问方式。

    (三)核心内涵的界定

    概念的界定是写作的前提。议论文写作学生首先要明白论题是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外延有哪些。只有对概念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犯观点游离、思想不缜密的错误。概念的界定通常可以借助近义词的辨析。我们以2019年江苏卷为例。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许多学生确定写“调和”,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比如将“调和”等同于“调节”“调剂”;“融合”等同于“合作”“团结”。学生要区分这些概念之间内涵的不同之处,写作时外延上有没有交叉的地方,有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界定都必须在学生写作之前做到心中有数。下面以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一段文字为例。

    柔弱不是软弱,软弱通常都装扮得强大,走到台前骂人,退回幕后出汗。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静聆神命的姿态。

    这段文字作者清晰地解释了“柔和”和“柔软”的区别,在比较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可以回到零度写作,寻求心灵的起点。

    相反,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反的词进行分辨,找出差异。如上海卷的文题“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面对此文题,学生在写作时将“柔软”和“坚硬”加以区别,对两者概念进行对举,则能很好地界定概念。

    由上可知,高中生在写作中要运用思辨意识,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引导学生写出有血有肉、有理有据的议论文。

    参考文献:

    [1]鄧彤.议论文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5,(5) .

    [2]朱少山.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J].语文知识,2015,(11).

    [3]余党绪.呼唤课堂理性[J].语文学习,2006,(9).

    作者简介:王爱丽(1978—),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当前形势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写

    胡云霞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了重点任务,其中小学正是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语文的众多板块中,写作一直是十分重要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小学作文教学技巧探索

    董亚兰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利用范文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