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改教学中律动因素的重要作用
【摘要】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就产生了音乐和舞蹈这两种最为原始的艺术形式。直至今天,音乐和舞蹈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是最为重要的精神食粮。本文从律动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入手,结合具体应用原则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实践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律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舞蹈
音乐课是小学课程教学的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学生审美情趣等方面意义重大。律动在音乐和舞蹈学习当中都属于学习的基础,适当的将律动带入于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够使音乐教学的效果更加突出。
一、律动在小学音乐课改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能够丰富音乐教育手段
今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仍然运用传统的音乐教学的方式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也不可能达到音乐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有的教师在讲授音乐乐理知识的时候,只是机械的讲解,缺乏适当的演示,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少。而将律动融入在音乐教学中,可以一改过去机械的讲解方式,把听觉、视觉有机的结合起来,用身体的动来感知音乐的韵律,用音乐的韵律来影响身体的节奏,使学生其他身体器官被激活,将其身心带入于音乐学习之中,使音乐教育的效率明显提高[1]。
(二)能够激发学习音乐兴趣
音乐课往往安排在数学、语文课的后面,所以如果在音乐课上过多的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难以进入学习的状态,课堂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律动的环节,学生更容易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2]。无论是在任何学科的课堂上,学生都不可能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保持精神状态的高度集中。
(三)能够增强音乐艺术感受力
音乐是需要人们用心来感悟和体会的艺术形式,而音乐的理论知识也应该在感受音乐的过程当中获得。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是把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带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自然被调动起来,与音乐之间的距离也逐渐缩短,音乐的感受能力进而增强。
二、小学音乐课改教学中融入律动的原则
(一)要注意保持融入的适度性
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律动的设计,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运用律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如果活动已经停止,但学生还没有从律动的活动中走出来,仍然在回味刚刚的活动,教学秩序就会受到影响,对课堂内容的进行起到了反作用[3]。所以,做为一种教学手段,律动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为服务音乐课而设计的,而不能让它影响音乐课的教学。
(二)要注意强化教学的指向性
在音乐课堂上,采取律动的手段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疲劳感,还可以促进学生节奏感的养成。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设计律动环节时,应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尽量使律动的环节与课堂教学有所关联,如欣赏欢快的舞曲时可以设计简单利落的律动,在欣赏柔美的抒情曲时,律动的节奏也应该是轻缓的,学生参加入律动的环节当中,又没有完全脱离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达到完美的融合。
(三)要选择有特色的典型音乐
当教师运用律动来辅助教学时,舞蹈的优势也凸显出来。音乐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将舞蹈与歌曲完美结合,既增强了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又培养了舞蹈方面的兴趣,有助于良好气质的培养和形体的塑造[4]。
三、在小学音乐课改教学中的融入律动
(一) 注重律动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在音乐课的教学当中,节奏训练的效果一直较为明显,在节奏训练的各种体验当中,每一种节奏都蕴含着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教师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要尽量避免用机械的方式去讲解音乐的理论,这样的教学不可能会有良好的效果。律动教学与音乐欣赏相结合,可以有效的促进学习的效率,所以一直以传统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师,要学会把更新的适合现代课堂教学的方式带到教学中来,音乐课上的律动教学即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的同时真正握有学习的主动权。
(二)恰当运用体态律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音乐教学与其他理论课教学最大的区别是,要努力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律动环节的设计就颇具这一效果。例如在教授《青春舞曲》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先播放一些优美、明快的曲子。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对音乐的学习十分有利。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自觉的进入课堂学习的情景之中,在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进入到音乐独有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 设计舞蹈律动,增强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认知能力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通过声音传播的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则是通过肢体和表情的变化带给人美的熏陶,虽然两种审美教育差别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之中,这二者又常常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当音乐与舞蹈完美统一时,形成的美感是让人无法忘怀的。律动环节就可以看做是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它使教师与学生进入声音与形态完美结合的艺术氛围当中。律动动作的设计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难易适度,在发挥律动教学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
教师在结合舞蹈来设计律动动作时,要选择有代表性又相对简单,易于掌握的舞蹈动作,真正使学生能够乐在其中。这种律动环节看似简单,却是舞蹈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学生的情绪既轻松又深受感染,从内心深处去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妙。
结语
音乐教育是小学美育教育的关键,而小学音乐教师是培育学生审美音乐素质的启蒙者,更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恰当的运用律动教学的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有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J].人民音乐,2014(5):43-46.
[2]王玲玲.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优先出版[J].学周刊,2014(5):21-26.
[3]李培培.体态律动——让小学音乐课焕发活力[J].音乐时空,2014(4):19-22
[4]丁雪莲.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教育[J].教学论坛,2015(5):17-19
作者简介:范琼艳(1982—),女,浙江宁波人,小学一级教师,在浙江省金华市江滨小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