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主要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摘要:着重介绍了危害砀山酥梨的三种主要害虫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和二斑叶螨在砀山地区的发生规律,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旨在指导果农正确开展病虫害防治,以促进砀山果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砀山酥梨;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绿色防治技术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全县面积11.93万公顷,耕地面积8.47万公顷,其中果树面积4.67万公顷,现有砀山酥梨约2.67万公顷。近几年梨木虱和二斑叶螨偏重发生;梨小食心虫整体中等发生,部分园片偏重。
1三种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
1.1梨木虱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1],是梨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若虫、成虫刺吸芽、叶和嫩梢的汁液进行危害。砀山地区梨木虱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在粗皮缝隙、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一般年份2月下旬开始活动,3月上旬气温达15℃以上越冬代成虫大量出蛰,3月上旬末达到出蛰盛期。第1代卵始见于2月下旬,3月中旬达到1代卵高峰,1代卵期10~15天。一般3月中旬后期始见1代若虫,酥梨花期大量孵化,花落70%~80%(4月10日前后)达到孵化高峰,若虫期一般15~20天。4月中旬后期出现1代成虫,4月下旬中期达到1代成虫羽化高峰。5月上旬末始见2代若虫,5月中旬2代若虫大量孵化。1、2代若虫和1代成虫发生相对整齐,6月份以后各代世代重叠严重,发生极不整齐。10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寻找适宜场所越冬[2](图1)。
1.2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叶蛾科[3],是砀山酥梨生产中常发性害虫。梨小食心虫主要危害梨果及桃、樱桃等果树的嫩梢和果实。梨小食心虫在砀山地区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枝干的裂缝中、苗木嫁接口处或果实仓库及果品包装器材内结茧越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1代为5月中、下旬,第2代6月中、下旬,2代成虫羽化后开始向梨园迁飞,受迁飞影响,3代以后世代重叠严重,危害程度中重。一般7月份以后梨园落卵量迅速增加,7月下旬后蛀果率显著增加,8月中旬梨园落卵量最大,8月下旬达到蛀果高峰。第1代卵期7~10天,其余各代3~6天;幼虫期10~15天;蛹期7~10天,越冬代化蛹早的在10天以上,成虫寿命5~15天[4](图2)。
1.3二斑葉螨
二斑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俗称白蜘蛛[5],主要寄生在叶片的背面取食,刺吸汁液。二斑叶螨在砀山地区一年发生10~12代,以雌螨在土缝、枯枝落叶下、树干翘皮内及杂草的根际处吐丝结网蛰伏越冬。3月下旬日平均气温达到10℃时越冬雌成螨开始出蛰,酥梨花期达到出蛰盛期,当平均气温升到13℃左右时开始产卵,越冬成螨开始产卵到第1代幼螨孵化盛期需20~30天,以后世代重叠,随气温升高繁殖加快,在23℃完成一代13天,26℃完成一代8~9天,30℃以上完成一代6~7天。4月底到5月初为第1代卵孵化盛期,5月上旬开始迁徙上树,5月中旬向树体外围扩展,下旬可扩展到全树冠,基数大的园片5月下旬便造成严重危害,6月上旬麦收后螨量急剧上升,6月中旬至7月下旬是全年发生高峰,9月下旬出现越冬雌成螨,10月份陆续进入越冬场所[6](图3)。
2绿色防控技术
2.1主推技术
2.1.1农业防治严禁不同树种和品种混栽、刮树皮、树干涂白、果园深翻、肥水管理、果园生草。
2.1.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梨小性诱剂诱杀技术、有益生物及其天然的代谢产物应用技术。
2.1.3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捕杀、灯光诱杀、黄板诱杀、黄色粘虫带诱杀、绑缚物诱杀。
2.1.4化学防治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推广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药剂;把握好防治最佳时期,科学施药,把握好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2.2砀山酥梨病虫害周年绿色防控技术
针对酥梨生产过程中在年周期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问题,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酥梨产业的健康发展,果农稳定增收提供技术支持(表1)。
参考文献
[1]王江柱.王勤英.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5:106.
[2]李建东.梨木虱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落叶果树,2013,45(4):15-18.
[3]王江柱,王勤英.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5:120.
[4]徐义流.砀山酥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246.
[5]王江柱,王勤英.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5:116.
[6]李建东.砀山酥梨二斑叶螨暴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J].落叶果树,2014,46(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