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百姓公益墓园规划设计分析
胡景诚
摘要:北海百姓公益墓园是一座城市公益墓园,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立足公益殡葬事业,注重社会效益和传统文化的融入。本文从规划设计原则、墓园设计定位、墓园功能、规划设计主题、构思创意、交通组织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整个设计。
关键词:高职;陵园设计;陵园管理;课程体系
北海市百姓公益墓园位于距离市区20公里的平阳镇孙东村,占地150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家城市公益性墓园。墓园建成后将是一个集安葬、追思缅怀、纪念、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墓园。
一、规划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墓园是承载文化、生者对逝者追思缅怀的场所。规划设计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1]
(二)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结合的原则 立足公益性殡葬,注重社会效益,以“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运作。在墓园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
(三)生態建园与文化建园结合的原则 规划设计中提高墓园的绿地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利用土地。建成后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纪念公园。
二、墓园功能分析
墓园具有葬祭功能、文化传承教育功能、生态功能、行业服务功能。
三、规划设计主题 “百姓百福、福禄后世”
四、设计构思、创意介绍
本围绕如下文化主题规划设计墓园。
(一)风水文化。晋代郭璞《葬书》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在葬书中确立“生气”理论。生气能调节阴阳,生发万物。墓穴接之,墓主子孙兴旺富贵。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山峦才能遮挡住风防止生气吹散,只有缓缓的流水和湖泊等才能聚集生气。规划设计中在墓园南部较高位置处设计一大一小两水池,水池相连成葫芦状,谐音 “福禄”。水池水流顺北和顺南两个方向顺流而下,形成环流跌水,跌水与海韵主轴线上的水系统领全园。山管人丁水管财,山水交汇能凝聚气,福禄后代,荫佑子孙。
(二)“福”文化。墓园主入口是一个大型的“百福广场”。广场为钟形。俗话说:“闻钟声,烦恼清”。百福广场得名于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谓之福”之句。“全寿富贵”的意思是:全代表保全生命;寿代表获得长寿;富代表财产富裕;贵代表权位高贵,此处有富贵长寿、人生全福之意。入口轴线端点是一方形广场,广场中央是祈福殿,可供人们祈福祝愿。
(三)百家姓文化。在海韵轴线中间广场上设计八个柱体,柱体的每一面承载百家姓文化,记载100个左右常见的姓氏,包括每个姓氏的概况、发展历程、形成原因、姓氏神话、姓氏名人等。以姓氏为线索,追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种种美德,至真、至善、至美。 “百家姓”文化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家文化”氛围,激励人民树立自强、友爱、感恩的良好社会态度。
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一)墓园由一级道路(6m)、二级道路(3m)、三级道路(2m)四级道路(0.6—1.5m)组成交叉的网状交通系统。一级道路沿墓园山脚规划,连接人流集散广场、景观组团,可以通行各类机动车、电瓶车、行人。二级道路只可以通行电瓶车、行人,路牙为平路牙,满足消防需要。三级道路只允许通行行人,为步行交通道路。
(二)墓园沿着一级道路设置有三个大小不同的集散广场,用于满足交通组织需要。墓园设置有1个停车场,设计有99个车位。服务建筑周围设置8—10个车位。用于满足日常园区用车、自驾车客户办理业务的需要。同时在沿各一级道路路边区域,结合道路绿化设置若干单排生态停车场,用于清明祭扫高峰停车需要。
六、功能分区和景观结构
(一)功能分区
全园共分五大区,分别是入口景观区、墓园管理服务区、文化景观区、生态绿化区、墓葬区。
1、入口景观服务区由入口、百福文化广场、广场塑石假山、停车场组成。
2、墓园管理服务区由综合建筑、建筑东部的小游园组成,具有业务接待、园区管理、园区工程等综合服务功能。
3、文化景观区包括位于墓园的中部,东北至西南朝向的轴线,由海韵广场、百家姓广场和观音普渡广场组成。还包括葫芦状的水池、跌水。文化景观区为全园核心景观区。
4、生态绿化区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区域,在综合服务建筑周边和采石后山体裸露区域。
5、墓葬区有公益墓园、传统墓园、生态葬墓园、艺术墓园等。
(二)景观结构
“一核、一环、两轴、五园”
“一核”指的是葫芦状水池和周边景观。
“一环”指山脚环形车道。
“两轴”指的是主入口与百福广场、风水球、祈福殿共同组成的一条景观轴线。百福广场设置有喷泉、树阵、在塑石假山上篆刻有100个不同字体的福字,广场铺地等景观小品图案体现中国传统福文化。风水球在一梅花状水池中央,常年转动,为墓园增添气势,象征墓园生机勃勃。祈福殿造型为重檐圆亭,和方形广场结合寓意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另一条指的是由海韵广场、百家姓广场和观音普渡广场组成的东北至西南朝向的海韵主轴线。观音周围有涌泉环形水系,水系沿轴线层层跌落,在水系中部与山顶葫芦状水池跌水汇集。水系和该轴线统领墓园大部分景观视线和景观空间。
“五园”指的是福禄园、齐福园、多福园、广福园、百福园。结语:规划设计过程立足殡葬公益事业,关注新时代殡葬事业的社会效益,注重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宣扬,突出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建设,着力营求追怀逝者、具有独特地方记忆符号,具有独特教育意义的场所。[2]
参考文献
[1]黄文珊. 新天堂乐园—论城市景观墓园之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5,(11)
[2]王夫子.殡葬文化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