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与剖析
黄经庭
摘 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面临的精神、肉体乃至家国与民族的冲击,都使得我们不断追求突破与前进的空间及方法,中国美术创作思想也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与发展。本文基于这一因素,深入阐述了对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审视与剖析,探讨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创新与成就,进而分析了中国美术创作思想脱离“主义”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美术创作思想;现代性;传统美术
近现代以来,我国美术创作思想的发展就是我国文化艺术自省、自尊与自强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悲怆与向上,从当时的时代层面来看,也是美术创作思想的现代性体现。时至今日,中国美术创作思想应当开始进一步突破,实现进一步的现代性发展。
一、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美术创作从传统美术向现代美术进行转变,是我国在被迫打开国门,被动或主动地吸收西方美术创作理念后逐渐产生的。1875年上海的《小孩月报》上就刊登了西方繪画技法理论,以白话的形式向我国美术界介绍透视、色彩、构图与素描等西方绘画技法。《小孩月报》之后,我国各类画报不断涌现,西方美术创作技法进一步冲击了中国传统美术创作的重要地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前后,我国的美术界逐渐认识并了解了西方独特的写实创作手法,并逐渐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关注并学习这种创作技法。
我国的“美术革命”运动,对中国传统美术创作理念进行了质疑与批判,国人在对这场“革命”进行审视与分析时,都会认为这场革命是对传统艺术的彻底挑战,因而对其加以盲目追随与吹捧。然而就如同“新文化运动”一样,最初凭借其质疑与激进受到了热衷于革命的各类学者的大加赞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化运动又因为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盲目否定与摒弃而受到声讨,对于中国来说,新文化运动与无文化运动等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都在很大程度上革了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体制与传统经济政治的“命”,但同时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文化界与艺术界纷纷摒弃传统文化艺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对于本民族的全盘否定与革除,就意味着民族精神的消亡,如果全面否定民族精神与民族内核,那么中华民族的亡族灭种指日可俟。
“美术革命”中还存在完全不同于全盘否认传统艺术的艺术观念,也就是对传统艺术的体认,总体上体现为“厚古薄今”。其实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血统中就一直烙印着“厚古薄今”的传统史观,对于上古圣贤的尊崇与模仿、对于孔孟二圣的奉若神明都是中国人传统史观的重要体现。在“美术革命”中,这种传统史观就表现为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大加赞赏,而否定“文人画”。例如,1917年,康有为认为中国近代美术画作非常衰败,其原因在于中国美术“以禅入画”;陈独秀也提出,中国近代美术衰落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文人画传统,陈陈相因,无所创新。陈独秀认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进行美术改良,追寻汉唐绘画的脚步,要革掉文人画始祖王维的“命”。
近现代以来,中国美术界对西方美术创作与创作技法从尊崇到否定经历着十分复杂的变化。但无论是哪种论调,最初都是希望中国美术创作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并与时代精神相匹配,创作出符合时代性的美术作品。但这种文化艺术“自省”不是“左”就是“右”,在很大程度也有失偏颇、过于激进了,但同时,近现代以来对于中国美术创作的批判与自省,也在激烈的思想与理念撞击中推动了中国近现代美术艺术的发展[1]。
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等人对于“文人画”的批判,也使得近现代美术创作者更加倾向于全盘西化或者“师法汉唐”,主张继承汉唐宏大雄浑的美术创作风格,徐悲鸿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师法造化”的理念,以自然为师,并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美术创作者,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风格逐渐萌芽。“美术革命”对于西方美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批判、继承与时代性发扬,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中国美术界乃至整个艺术界的眼界与视野,对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全新的思考,使得中国美术在传统美术与西洋美术的基础上得以飞跃式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优秀的人民艺术家。
二、中国美术在现代化转变过程中的创新
近代以来,我国美术创作者们在追寻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上越走越远,并且在整体上并没有将对外来艺术创作理念与艺术风格的吸收,以及把本民族艺术创作理念及创作方法的继承当做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在经历了传统与现代、中华与西洋之间的争辩之后,中国美术界已经达成理念上的一致,即实现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与外来美术的中国化创新,中国美术创作水平在这样的正确指导理念下得以创新,既不同于我国的传统美术创作风格,又迥异于西洋美术创作的近现代中国化美术风格。例如,罗中立所绘制的油画《父亲》一经展出震惊中国画坛,该作品利用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了一位淳朴憨厚的中国父亲,作品通过金黄色的土地来增加画面的空间感与立体感,着重凸显了中国父亲的质朴与内在美,对于中国画坛来说,《父亲》这一作品堪称中国画坛近当代的代表性作品。
近代以来的中国美术画作,已经从书法文人感想转变为展示现实世界,从传统的文人志趣转变为大众视向,从个人娱乐转变为抚慰大众,从崇儒尚法转变为理念多元,而这些理念的转变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变革与理想变革不可拆分,因而从当时的时代层面来看,近代以来的中国画作无不具备了非常明显的时代性与现代性,既超脱了我国传统“文人画”的限制,也打破了西方美术创作中过度追求标新立异的“刻意”,非常具有代表性与时代价值。如上述的《父亲》这一作品,就被称作“中国历史与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位父亲形象,还是通过“父亲”这一形象,来歌颂劳动者的辛勤,但也表现了特定时代质朴农民的普遍形象。又如,中国油画著名的现代革新画家——陈老铁所绘制的仕女山水,巧妙地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理念结合起来,通过抽象水墨结合了中国意象绘画与西方表现主义,所绘制出来的绘画作品更加抽象,大块的色彩与起伏顿挫的线条赋予了画作更加多层次的生机与变化,是中西美术现代化结合与发展的重要表现。
中国美术的现代化改良并不是中国传统绘画体系内部的改良或者专业技法及词汇的重新包装,而是在社会思想与体制变革大潮的推动下发生的转变,与国家变动、救亡图存、文化革新与经济建设等时代主题相同步,现代美术的价值,很多都体现在对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激励与鼓舞上[2]。我国现代美术与美术教育的兴起,给了西方美术风格与创作方法在中国的巨大发展空间与市场,也为我国的美术教育提供了范例与参考,但同时,传统美术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依旧在现代美术创作中得以传承。在西方美术的不断冲击下,中国美术创作方法与创作理念之所以始终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美术的时代性转变,这本身也是“经济全球化”在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方面的体现。在理论认知上,中国现代美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移植了西方美术理论。
我国现代美术建设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术脉络的同时,在传统美术当中挖掘现代化元素,并向其赋予现代性的时代精神,以丰富中国现代美术創作形式与创作风格,重新构建富有中国现代性的美术价值理论与教育模式,是当代美术界不断追寻与探索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对于传统美术的全面继承,还是对于西方绘画的全盘接受,这种盲目的移植与引用已经无法推动我国美术创作的时代性发展了,我国美术的现代性必须从传统美术中国挖掘出新的东西,为美术创作补充新鲜的血液。不同思想观念的交织与碰撞,为美术创作理念提供了更加多元、更加广阔、更加宽容的发展空间,这也是近代以来我国美术创作得以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时代的推进,经济全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工程的逐步开展,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与外来思想、外来艺术形态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中国美术而言,又是一次现代化与现代性发展的重要时机。
三、在超越“主义”桎梏后的中国美术现代性体现
中国美术创作思想的现代性,还体现在“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与创新,尽管在现实主义美术发展的过程中,美术界对于现实主义美术的艺术内涵、创作形式与创作理念多有争论,但实际上,现实主义美术创作风格的重点放在如何直面现实与体现现代性方面。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图像技术对于景象的真实性记录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现实主义”绘画,毕竟大多数“现实主义”画家无论能够做到怎样程度的“写实”,都无法与图像技术所摄取的“真实景象”的真实性相媲美,“写实”绘画艺术受到了质疑与挑战,在艺术市场上的地位与魅力也逐渐被“摄影”所取代。
艺术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现代写实绘画艺术主要来自于西方,早期的西方写实绘画是出于记录生活与影像的需要而存在的,包括人物肖像(如《酒神巴克斯》)、宗教故事(如《圣马太蒙召》)等,而中国绘画史上,由于中西之间美学体系的差异,中国对于影像的记录往往强调“神似”而高于“形似”,但也存在大量的非常写实的植物、风景或雕塑作品,如秦陵兵马俑等。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绘画或雕塑技能是其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当创作技能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够在其艺术作品中体现其创作理念与艺术思维,自然地呈现其审美价值,技能与价值,就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中强调的“术”与“道”的差别。美术创作过程中,自然会通过技能来呈现自身的创作理念,随着现代美术中现实主义的没落,以绘画技能实现的超越现代科学技术能够达到的记录效果,就成为绘画等美术形式的发展方向之一[3]。
对于人类来说,对于世界的感知不仅仅通过理论与实践,还需要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记录,在绘画等美术领域中,就体现为“写实”的美术风格。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理性角度解释世界,艺术创作的存在就是从感性多角度来分析世界,并传达给世界人类的情感与认知。几千年来,人类致力于探索真实的世界,从未停止过对未知的追寻,在美术领域,西方美术创作者通过视觉的真实来传达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东方美术创作者则更多地倾向于通过心灵的真实来传达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不同于西方美术,中国美术作品中并不过分强调对于色彩的运用,国画强调色彩铺陈与笔墨骨法之下,强调通过美术作品传达出绘画对象的神韵,从这方面说,中国与西方美术创作的理念有本质的差异,二者在根本取象上就大有不同。随着西方美术创作理念逐渐传入中国,并借由新文化运动、新美术运动等大大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时至今日,我国艺术家的美术创作,也愈发倾向于写实化与现代化,甚至“超写实化”[4]。以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等30余人组成的“中国写实画派”,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本土油画市场的主导者,对于现代性中国美术发展而言,具有建设性的价值。
中国现代美术的现实性,很大部分都体现在现代主义作品当中,而现代主义作品又常常带有写实主义的风格与形式,在现代美术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需要显示主义美术创作者更多地关注现实、认知现实并了解现实,以更好地在美术作品当中体现现代性的精神与观念。就我国现实主义美术题材而言,美术创作者的题材选择,大多是艺术家艺术思维与艺术理念的现实体现,但现阶段,由于艺术领域严重受到资本侵蚀、被资本左右,许多美术创作的过程中,题材的选择更多地参考了如何能够获得大奖的提名,或者什么样的题材更加容易获奖,这是现代美术现代性发展的吊诡之处,艺术家独立思考与自由精神逐步弱化。在对现代美术创作思想的现代性进行审视与剖析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精神的独立与高贵,如何维护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够摆脱所谓的艺术潮流,心随所欲,对现实社会加以反思才是美术创作者的艺术价值所在,这也是每一个时代美术创作“现代性”的重要体现。当然,反映社会现实、体现对于社会思考的美术作品不应当受到创作内容的限制,不应当违背自己的心意而去迎合大众的猎奇口味,而是需要承担起当代社会艺术家的时代担当,创作出真正从方方面面反映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例如,何多苓是“中国现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绘制的《春风已经苏醒》超现实主义作品,带有中国乡土的写实主义,通过画面上孤寂的少女与生活场景,赋予其诗意的表达方式,整幅画作神秘而安详,是以一个全新的美学视角开辟了中国油画的新领域,被认为是中国伤痕美术的代表作品。
我国现代美术的现代性,除了体现在美术创作题材中之外,还体现在现代美术创作中的现代性态度。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的绘画创作已经不再以对事件或现象的宏大叙事为主,而是更加轻松自然,现代美术创作相较于以往的美术作品,更加小众化与随意化,更加自由而放肆地表达对于现代美术创作的理解。西方美术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美术风格受到割裂与挑戰,传统美术的韵味与内涵逐渐消失,美术作品除了创作或模仿之外,还出现了“复制”这一手段,在现代的名义下挑战着传统的美术体系。随着现代美术创作中对于“现代性”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性”理念的逐渐泛化,现代美术创作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现代主义风格,还包括各种写实、抽象等等,在美术创作中也更多地开始运用综合材料,以更好地反映创作者对于当代社会或历史的复杂情感。
现代美术在不断呈现出美术的现代性的同时,也可以尝试脱离“主义”的桎梏,以更加自由、更加独立的视角看待美术创作这件事,对现代美术与美术的“现代性”加以审视与剖析,通过更加宽容、更加多元、高度融合的艺术创作手法进行美术创作,只要能够传达出创作者的创作理念与艺术价值,可以以任何艺术手法来加以呈现。但同时,审视、剖析甚至反思并不是对其他美术创作理念与创作形式的挑战,而是对于美术创作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美术的畅想。事实上,无论哪种创作形式,只要能够真实反映人与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通过美术作品真实地传达出来,就是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5]。
四、结语
对中国美术创作思想的现代性进行审视与剖析,并探讨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事实上,现代美术中对于现代性的体现以及进一步发展,不是完全颠覆中国传统美术与西方美术,而是在二者的基础上,寻找中国现代美术进一步发展的全新路径,通过对人与其他关系之间的思考体现美术创作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1]杨振国.西方问题与中国美术现代性[J].艺术工作,2016,(06):2-3.
[2]刘军.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现代性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99-102.
[3]张晓凌.中国美术现代性的起源[N].美术报,2012-06-30(008).
[4]杨冬.中国美术的现代性[J].美术,2010,(03):112-113.
[5]黄宗贤.承扬与创获——中国美术在现代性转化中的自觉精神与自强意识[J].美术,2012,(02):82-85.
作者单位: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