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心理功能探究

    汪培文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功能为目标,在对心理功能内涵的准确理解和使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心理功能。本文阐述了心理功能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讨论了通过课程培养四种对个体具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功能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中小学心育课程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功能? 核心概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版)》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发展多种心理功能,比如认识自我、学会学习、情绪调适与人际交往等。教育的三个核心问题是“为谁教”“教什么”和“怎么教”。从社会期望中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非常广泛。当学生出现行为或情绪问题时,管理者、家长、学生、教师总是会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个体在成长中遇到的人际交往、情绪处理、厌学等问题,往往是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心理韧性。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帮助其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更需要通过课程教学,提升个体的心理品质,让心理变得“健壮”。研究表明,心理品质可以通过锻炼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个体进行自我探索,其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完善自我概念;教授他们如何调节情绪,是为了培养学生处理情绪的能力;通过对记忆、注意力、创新意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的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心理功能指个体完成各种心理活动的能力,比如情绪调节能力、评价能力、自控力等。心理功能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学生在学习新事物时,需要感知、记忆等认知功能发挥作用;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需要沟通能力、情绪理解能力等能力的参与。心理功能的发展,对个体走向成熟极其重要。更健全的心理功能让青少年在面临情绪障碍、沟通障碍等成长中的烦恼时,有着更强的应对能力和消化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各项心理功能,是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关键。

    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心育课程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是每一位心育工作者应有的思考,也是心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仅仅以活跃的课堂气氛,深入的学生体验作为优秀心育课的评价标准,往往导致教师忽视对心育课程教育内涵的追求。一般而言,心育课的教学目标均能涉及心理学科中的某些研究领域,比如人格、认知等,往往与个体的心理功能有关。

    优秀的心育课需要通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中涉及领域所含概念,即心理功能所依托的各种理论和科学方法,来保证学生心理功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对核心概念的正确把握,既是心理健康课科学性的体现,又是心理课有效性的保障。教师在设计一节心理课时,需要考虑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在这一节课中希望培养学生哪一种心理功能?”“我以什么理论或方法作为支持,来培养这种心理功能?”教师应当准确理解需要发展的心理功能,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目标;找到科学的培养方法,将其转化为教学过程。只有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一节心理健康课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有实效的。而在多数心育课程 设计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忽视了理论支持,仅仅关注活动设计,把焦点放在活动是否巧妙等层面上,造成心理健康课“形似而神 不似”。

    一、对认识自我教学中“自我”的正确理解

    个体对自己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多项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认识可以促进个体健康发展。教师应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学生建立积极自我概念、客观自我评价、提高自尊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解决同一性混乱问题的心理功能。但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教师对“自我”的理解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教师在设计认识自我的心理课时,往往会忽视对“自我”这一概念内涵的正确把握,出现以下问题:(1)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将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我”与自我概念中的“自我”混淆,然而二者在内涵上有很大差别;(2)教学目标宽泛,将个体对自我各方面的描述放入一个教学课时中,导致目标过大,不易实现;(3)教学目标界定不清,对希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发展的心理功能不加以区分,将认识自我片面地理解成“自我评价”,忽略了自我的其他方面。

    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自我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标志,指个体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对自己各方面所作的评价。自我评价一般产生于学前期,3岁还明显不足以进行自我评价,5岁时可以进行自我评价,青年早期才开始成熟。通过课堂教学促进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将会更好地进行自我监督、调控、改造、和完善。

    自我体验,也被称为自我情绪体验,指对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感、情绪的体验。自我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自尊的个体往往有更高的成就水平。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与社会要求和个人追求相匹配。自我控制可以幫助青少年抵制诱惑、抑制冲动、制订并完成获得成功的行为计划、采取符合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自我控制是协调与他人关系、完成各种任务不可和或缺的条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版)》在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都指出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心理学家提出“自我概念”来概括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个体心中自己的样子,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个人特质的认识,它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通过对“自我”这一概念的分解,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心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发展能力,以完成培养正确自我概念的目标。

    二、在了解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对个体的意义重大,其思维品质、认知能力通过学习得到发展。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科对学习的过程、方法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多种理论被运用于教学中。优秀的指导学习的心育课应该建立在对“学习”这一心理活动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发展一些可以提高学习能力的心理功能。

    以学习策略为例。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实现学习目标而使用的方法,属于认知策略中的一种。对学习策略的指导,应该遵循科学原则,选择优秀的学习策略通过课堂教学加以培养,比如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培养。研究表明,学习者分配学习时间的能力能够反映其决策水平。

    目前的心理教育课会从一些认知能力的提升上着手,比如时间管理、对记忆的认识、思维拓展等。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心理课,培养认知能力的课程往往涉及更多知识点的传授。为避免学科化倾向,教师需要将理论支持融入到活动设计中,避免简单的知识展示。

    三、掌握个体情绪变化特点,将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融入情绪调适能力教学中

    情绪问题始终困扰着未成年人和教育工作者。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多种负面情绪长期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引起多种心理问题。考试焦虑是最为常见的中学生情绪问题,严重的考试焦虑影响学生在考试中的发挥。部分青少年受到心境障碍的困扰,比如持续的抑郁,或是在遭受创伤事件后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心育课一般会讲授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察觉和评估情绪的过程中,通过保持或调整情绪的强度和表达時间来调整情绪。情绪调节能力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与人交往和应对危机。情绪调适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对情绪特点的认识和使用科学的方法基础之上。

    教师需要了解青春期个体的情绪特点:内向和表现共存,激烈与温和共存,可变与固执共存。同时,青少年心理活动会愈加复杂:首先,被多种问题困扰,比如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别人面前,亲子关系出现问题,自己在同伴之中的地位如何保持;其次,“心里断乳期”产生的孤独感;第三,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压抑;第四,在青春期普遍存在的反抗心理。

    研究发现,以逃避或压抑负面情感和想法来减少负面情绪是无效的。有研究人员认为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是处理消极情绪最常用、最有价值的策略。一般而言,导致考试焦虑一般有两个原因——对考试重要性的不合理认知和考试技巧的缺乏。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咨询的多种方法都可以缓解中学生的考试焦虑。以表达性写作为例,张东研究发现,合理的表达性写作可以有效缓解高中生考试焦虑,需要把握以下要点:(1)写作内容与考试焦虑相关;(2)需要连续,3~5天,每天15~20分钟为宜;(3)书写反馈。心理健康课堂的设计应该建立在这些理论成果基础之上。

    关于情绪调适,不同心理咨询流派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教师在设计发展学生调适情绪能力的心理课时,应该注意对介绍的方法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容易去体验,避免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

    四、以与个体发展规律相契合的人际交往能力作为目标

    人际交往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发展情境理论强调,个体成长与情境拟合得越好,越有利于发展。教师在教授人际交往的课题时,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将教学目标定得过于简单。沟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往能力,是心理课堂教学中经常被选择的一个主题。简单地以“仔细听”“说清楚”作为小学或初中低年级心理课堂的教学目标,能够起到提高交往能力的作用。但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将其作为高中心理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显得过于简单。

    进入青春期,个体还需要培养更多的人际交往能力。Buhrmester在研究中发现五种起到显著作用的人际交往能力:(1)主动发起交往,例如能够给一个刚认识的人打电话约定时间一起做事情;(2)提供情感支持,例如当别人心情不好或难过时,能够让他高兴起来;(3)施加影响,例如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4)自我袒露,例如告诉别人一些自己的秘密;(5)冲突解决,例如以合理的方式处理冲突,而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王英春从动力、认知和技能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能的发展特点,发现交往技能中的情绪能力,初二学生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和高二学生;适应能力,初一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还有研究发现,一些更加高级的心理功能会对交往能力产生影响。张梅等发现青少年社会认知复杂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教师设计人际交往课时,应该关注不同年龄段个体人际交往的特点,引导学生发展与年龄相适宜的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有实效的心理课堂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科学的理论或方法作为支撑。与以传授知识点为目标的学科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身心和谐的各种心理能力。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迅速发展便是佐证。更多的心理工作者开始注重提升孩子内在的力量。心理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量的理论成果被研究者发现,为教育教学和个人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善于将已有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不断反思总结,科学地培养学生心理功能。

    参考文献:

    [1]韩进之,杨丽珠.我国学前期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03):3+2-13.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Kopp,C.B..The antecedents of selfregulations: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2(18):199224.

    [4]刘希平,方格.小学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水平的发展[J].心理学报,2005(05):623631.

    [5]张东,骆方.使用表达性写作降低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02):9296.

    [6]Buhrmester D, Furman W, Wittenberg M.et al. Five domain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s[J]. J Per Soc Psychol,1988(55).

    [7]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09,32(05):10781081.

    [8]张梅,辛自强,林崇德.青少年社会认知复杂性与同伴交往的相关分析[J].心理科学,2011,34(02):354360.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素养培

    徐升摘 要:近年来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理念核心素养,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虽然有所差别,但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却是当务之急。在高中生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

    李中华作文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属于基础阶段,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写作基础能力,引导学生写作的开始。由于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所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