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有创新”的几个突破口
马俊平 李荣红
司空见惯常让人熟视无睹,不同凡响方能新人耳目。议论文写作要避免陈陈相因、思维八股,关键得突破三点:
一、选材: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代画家石涛主张笔墨当随时代,鼓吹“搜尽奇峰打草稿”。 议论文写作,在材料的选用上其实也应这样。我们只有搜尽生活的“奇峰”,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以及可供加工、提炼的鲜活素材进行大量的汲取与积储,才有可能打出富有时代精神、个性鲜明的“草稿”来。文章最忌百家衣,引作论据的材料一定要新鲜,不能一谈身残志坚就写到张海迪,一论奉献就说起雷锋、焦裕禄,一讲挫折,就少不了提及苏轼遭贬、屈原跳江。论据若缺少了时代感,文章必然“老气横秋”。鲜活的素材从何而来?应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经常阅读报刊是一个“保鲜”素材的便捷渠道。从报刊中搜集社会“热点”,既保证了材料在时间上的出新,又能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比如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人们谴责18位路人的冷漠,其实是对整个道德体系崩塌的忧心与恐惧;河北“我爸是李刚”事件,人们挞伐李启铭的嚣张,其实是官德败坏背景下公众“仇官”情绪的宣泄;而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的网上蹿红,则是信仰迷茫、价值紊乱的改革阵痛期,普通大众对传统美德的自觉的被唤醒。大量鲜活的素材,经过理性的归纳和筛选,一旦成为论据,必然成就文章的深度与高度,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有了时代感。此外,还可从课本、读本中搜集素材。教材中有太多可用的例子,但由于多数人熟视无睹,所以变得“新鲜”起来。从这个角度而言,梁任公是新鲜的,归有光是新鲜的,西西弗斯、桑迪亚哥也是新鲜的。
当然,材料新颖,不可简单地界定为时间上的出新,更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内容上的搜怪猎奇。“奥斯维辛”虽属“旧材”,但几十万山东考生,仅有一人选来论证“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这便是材料的新颖独到。可见,历史素材的选用,要尽量避开“闹区”。就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看,陶渊明、司马迁等文化名人的例子用得过滥,如果不变角度,不能推陈翻新,就很容易写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东西,难免会令阅卷老师厌倦。生冷的材料同样不等同于鲜活,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东西一来未必可靠,二来不够典型,我们不能为了求异而猎奇,不能为了标新而牺牲了说服力。
二、运思:反常合道运匠心
中学生运思为文最喜欢走熟路,而朱光潜先生说:“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议论文写作要想出新出奇,就不能人云亦云。同样一个论题,别人早有定论的,我们可以换一个“反常”的视角,运用“求异”思维,以孙绍振教授所推重的“寻找黑天鹅”的眼光来析事论理。
运思的“反常”“立异”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一题多思,取意不常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的、多向性的。对同一材料(命题),如果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就有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一题多思就是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材料(命题),沿着不同的方向作思维的“辐射”,变单向、直线型的思维为多向、发散型思维。而“取意不常”则是要求学生不凑热闹,不袭故常,从不同的角度、众多的立意中选取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即“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比如,对“香菱学诗”这个材料,惯常的议论角度是香菱乐学、苦学或林黛玉指导得法,而茅盾却另辟蹊径,选择香菱急于“做个诗人”的角度展开议论:“使她着了‘迷的不是杜工部他们的作品,而是她自己这一念的‘虚荣。”由于角度新颖,所生发的议论自然也就不同凡响。
2.反弹琵琶,逆视翻新
清人席佩兰说:“清思自觉出新裁,又被前人道过来。却便借他翻转说,居然生面能别开。”这里的“翻转”,即“反弹琵琶”,就是看问题变顺向为逆向,打破认识常规,从怀疑、贬抑、否定、批判等角度翻出新意。比如,同是吟咏柳絮,黛玉、探春、湘云等皆以惯常的思维,或就柳絮飘忽叹命薄,或就柳絮缭乱喻春愁,唯独宝钗反唱其调,自出心裁:“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谈起自己的构思,宝钗说:“柳絮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注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方不落套。” 正是视角的变换,使得宝钗的柳絮诗奇思夺目,个性鲜明,被大观园里众人公认为“果然翻的好,自然这首为尊”。
“反弹”当“逆视”,立异可标新。训练方法有二:一是正说反思,即对我们平常所认可的一切,要转换视角,反过来思考,“寻找永远的黑天鹅”,如“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何须逆耳”、“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皆属此类;二是反说正思,对现实中通常予以否定的说法,要采用肯定视角,转过去考虑,肯定其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益的一面,如为班门弄斧者翻案,赞扬其不惧权威、勇于挑战的人生态度,为得陇望蜀者翻案,赞扬其永不满足、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
3.遥远想象,用常得奇
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把相隔遥远、本不相干的概念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的能力。这种想象,并非寻常闻见之外,别有搜奇猎怪之奇;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生发出不同寻常的奇想来。比如《剃光头发微》一文的“剃光头”与“权力”,本来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一经作者的联想,就把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关联起来。“剃光头”看似寻常实奇崛,由其引发的理性思考,给人以触目惊心的启迪与警示。
但是,“反常”须“合道”,“立异”得有“度”。凡事不可走极端。无论是对传统圭臬的异议,还是看问题角度的变换,都应理性科学,合乎逻辑,不能从主观臆想出发,随意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国家的尊严、民族的信念、人的道德底线、起码的是非标准等等,皆不可胡乱“反弹”,否则必然陷入荒谬。比如,我们不能愤青偏激,拿祖国的缺点和外国的优点比,更不能像广东所谓的民办教育专家、广州市白云区政协委员信力建那样为美化伪满洲国而大放厥词。因为这不单纯是思维的方法问题,更是思维的品质问题,无原则的求新求异不可取。
三、结构:体无定式异常式
议论文的结构布局并无定式,你可以开篇点题,结论先行,也可以析事在前,卒章显志;你可以分解论题,平列分说,也可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你可以一正一反,对照分析,也可以突破框框,灵活运用。议论文结构的出新,并不是让我们创造新的体式,而是相对于常式而言,我们是不是可以出格、破格,换换别的形式,比如写写嬉笑怒骂的杂文、不拘一格的随笔,采用类比的技巧、驳论的笔法等,以追求新颖独特的“陌生”效果。可是,长期以来,议论文却成了“相沿成习专门用于教学、考试的虚拟文体”、“一些‘四不像文体——‘伪文体”。程式化的机械教学,“引、解、联、结”四步模式的僵化套用,致使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千人一面、众口一腔。这种八股体式,一般是先引出一个论点,后铺开三四个例子、一个名言作分析论证,再联系实际,最后得出结论,有老师把这类套路戏称为“名言荟萃,名人开会”。殊不知先有论点,必先入为主,先有框框,所以孙绍振教授指出“真正的议论文应是结论在后”,即先有一个初步的结论,再反思,然后发展观念,得出新的结论。相比较僵化的“四步模式”,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的结构安排就是异于常式的布局,依据这种结构形式去搜寻筛选梳理安排好材料,就会创造出一种新颖而恰当的结构体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论使用何种结构体式,一定要有利于内容的表达,切不可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而损害了文意,制造出大量非驴非马的“杂合文体”来。
(作者单位:灵璧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