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唤醒、萃美、理解的结合
汤若愚
摘 要:本文从课例出发,进行课堂诊断,分析语文阅读课的症结,望以小见大,阐述适合的教育的实质:以理解不完美为前提、以唤醒天性为追求、以萃美为不断跟进,以期丰富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 课堂诊断;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9-045-002
一、现象描述
现象一: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荷叶图)
生:荷叶。
师:荷叶的形状怎么样?颜色怎么样?
生:圆的、绿的。
(师出示句子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里作者用了2个圆,2个绿来说明荷叶的特点。同学们记住了啊,这种叠词的用法就是为了强调。哪位同学能将荷叶的特点读出来?
(一生读完)
师:老师再请一位男生读。
(一生读完)
师:让我们一起来齐读感受荷叶的特点。
现象二:
师:课文荷叶分别是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你们看田螺姑娘和小鸟也来到荷塘了,荷叶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什么呢?(出示田螺、小鸟图和句式)
田螺姑娘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
小鳥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
(全班此时无人举手,有一些学生对小鸟窃窃私语)
师:同学们田螺姑娘在荷叶上玩耍,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荷叶说成是田螺姑娘的游乐园啊。小鸟飞累了停在荷叶上休息,荷叶像不像休息站啊。
生:像!
二、问题诊断
1.教学目标功利化:用“语言灌输”代替“语感灌溉”
教学目标是每堂课的核心指向,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教学展开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落实的过程。很明显,现象一中的教师达成了他的教学目标,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但是课堂却是沉闷的,齐读也是无波澜的。教师选择直白地灌输“圆圆的”、“绿绿的”叠词运用的好处,舍弃了朗读,舍弃在读中培养语感,根本原因还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功利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对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朗读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学生耳边生动的语言和头脑中浮现的画面,这种听得到的语言加上头脑中流动的画面是能触动学生心灵的,语感就在学生唇齿间、在悦耳声里一点点渗入进学生的语文气质里,这才是语文教学。现象一里教师的问题在教师缺少对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关注。在功利化的教学目标导向下,教师剥夺了学生课堂上的自主性,就出现了教师掌握课堂绝对的话语权的同时,不用活泼的、生机勃勃的、灵动的、启发性的语言,给学生带来视听思的享受,而选择简单粗暴式灌输的现象。
2.教学环节走过场:用“教学流程”代替“教学过程”
现象二中这位教师根据《荷叶圆圆》句式重复特点设计了说话训练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是必要的。教学环节设计初衷应该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但明显可以发现学生因为对于田螺姑娘没有生活经验,所以陌生感抑制了学生思考和说的欲望,进而对于小鸟也不敢表达。
首先教师没有考虑到田螺姑娘和小鸟难度梯度的问题,由简到难的说话训练才有助于学生掌握,再者教师也没有进行积极的启发引导。面对田螺姑娘,大部分学生一脸茫然,小部分学生“心求其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此时正是需要教师“启之”、“发之”,可惜的是,教师却没有抓住这个重要的教育时机,更没有把这个时机转化为语言训练落到实处的契机,反而一股脑儿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强行灌输给学生,将产生“思维火花碰撞”的教育过程变成了灌输“本该如此”的教学流程。
3.朗读指导无细节:用“简单重复”代替“面向个体”
朗读若无指导,朗读就失去了“语文味”。朗读本该是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没有哪一次的朗读是重复的,根据朗读者发声的状态、环境的干扰、心境的变化……每一次的朗读都有其独特性。
但是,独特性不代表无可替代性。尊重学生朗读独特性的同时,教师和学生都要有“还可以读得更好”的冲动。教师的这种冲动是因为教师有人文情怀,而学生的冲动则是由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而来。很显然,现象中的教师没有细致的指导,一个学生读完零点评就让下一个学生读,接着就齐读。零点评的朗读,学生一头雾水,不知做的好不好,也不知需要改进之处,学习行为更没有成就感加以强化。无指导的朗读教学,用“简单重复”代替“面向个体”正在严重消耗学生的朗读热情、学习热情。
三、教学对策
1.用“教育是唤醒”作为教学目标的指导方针
适合的教育是有温度、有境界、有情怀的。教育不仅仅唤醒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最该唤醒的是灵魂深处的天性。教育要合乎人性,天性是人性的自然基础。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善待天性。教育的内发论,依据就在于人的天性。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卢梭的自然教育,都强调教育要符合人的天性,要唤醒人的精神性和超越性。
功利化的教学目标正是应试教育以分数为导向的误区,一点点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应试教育下的教师,就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抛开朗读技巧不谈,学生的声音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听不出对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的个性感受的原因就在这里。(下转第83页)
(上接第45页)教师的教学没有唤醒学生的精神——对自然的向往、热爱。教育是唤醒天性,唤醒学生心中一花一世界的精神种子。所以,抛开功利化的教学目标,让春风、细雨、桃林、杏花、秋月……充满语文课堂,唤醒学生天性中对万物的热爱。
2.用“教育是萃美”作为朗读节奏指导的判断依据
教育是人学,也是美学,是引人寻美。“一去二三里”是美、“二月春风似剪刀”是美、“江流宛转绕芳甸”是美、“砯崖转石万壑雷”是美,“泥沙俱下”是美、“靜影沉璧”是美……朗读,也是寻美,即使不明其意,但读着读着眼里、心里、口里觉得“美”这就是语感。高明的朗读者,就是萃美者。
教育是讲节奏的——在教育教学中,要按照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相应的教育,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这样说:“所谓教育的节奏,就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寻找合适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实施相应的课程。”教育有节奏,美有节奏、朗读亦是。教育就是萃美的过程。
朗读的美,美在韵律、美在平仄、美在节奏。一年级的孩子,还小,寻美尚困难,需要教师做好范读。教师的范读就是萃美,每一堂课上不断的范读就是不停地萃美。当美句从唇齿流出的瞬间,耳边不断浸润着雅言,流进学生心田的不就是审美的情趣和明亮的修养吗?
3.用“教育是理解”体现朗读评价的人文关怀
评价朗读是对学生朗读行为的反馈,好的朗读评价更是能激起学生的朗读热情。但是不管何种评价,不管从朗读者朗读的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最应该秉承的理念应该是“理解”。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理解朗读呈现方式的独特性,理解对重点字词技巧处理的独特性,理解不完美,同时,理解达到完美的独特性。
一旦教师愿意去理解,那么教师就会真诚地当作学生朗读的倾听者,这个时候师生在朗读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不愿意朗读,人人都珍惜朗读的机会。课堂上,没有技巧的高下之分,没有音量的高低之分,有的是是否做到自己的极致的孜孜以求,这就是完美的朗读。教师要愿意去理解,眼前蹒跚学步的学生,就是当年的自己。
四、总结
没有好的教育,也没有不好的教育,只是适合的教育。教育若能以理解不完美为前提、以唤醒天性为追求、以萃美为不断跟进的过程,那这样的教育是适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加宽.适合的教育需要“适合的课堂”[J]江苏教育,2018(18):75-76
[2]冯建军,刘霞.“适合的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7(11):141-149
[3]杨红月.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