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分析
郭冰涛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艺术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存在对于丰富我国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对于研究民族音乐的创作技巧、表达技巧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通过深入地了解四大作曲技术理论要素,来深入地剖析民族音乐的发展特色及发展趋势,提升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创新。本文将重点研究民族音乐的作曲技术理论,并为实现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音乐中的实践提供思路。
【关键词】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理论;创新;传承
一、民族音乐及作曲技术理论概述
(一)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重要形式,体现较强的精神性和民族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有很多,可以分为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器乐等。总的说来,民族音乐是不同民族文化孕育的结果,因此在体裁、派别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具备较强的线条美、和谐美和意境美,例如《茉莉花》《小河淌水》《春江花月夜》等曲目都反映了这些特点。尽管民族音乐是一种依靠体悟来学习的艺术形式,还是在音乐的背后也需要完整的理论作为依据,特别是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音乐创作和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作曲技术理论
一般音乐的作曲技术理论包括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创作本身进行了诠释和解读。作曲技术理论属于形而上的“道”的范畴,为实际的民族音乐呈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民族音乐的作曲技术理论,对于把握民族音乐的创作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民族音乐的理论发展,促进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这对于提升民族音乐的生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理论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民族音乐的作曲技术理论是民族音乐创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它主要包括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这些要素,对于提升作曲技术理论结构的完整性有重要的意义。
(一)和声
和声是指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它可以从和弦、和声进行两个维度来讲解和声的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此外还具有很强的色彩性,加强了民族音乐的表现效果。和声是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其他很多作曲技法的理论依据,曲调也在这一要素的基础上产生。和声在作曲技术理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声部的组合作用方面,和声为各声部的协调整体性提供了基础;其次,通过调性布局、和声进行等,保证了音乐本身的结构性;最后,和声体现为较强的功能性和色彩性,对于提升音乐表达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二)复调
复调是一种“多声部音乐”,含有两条以上独立旋律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复调在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体系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民族音乐中都有大量的复调音乐形态。复调中的对位是民族音乐的主要创作方法,可以分成协和与不协和两种。从声部运动来讲,它包括多方向的运动形式,比如同向、平行、斜向、交错、超越等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音乐本身的意味和表现力。从复调的类型上看,它包括对比式、模仿式、衬腔式、综合式等样式。
(三)曲式
曲式的确立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获得的,特别是和声与调性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从民族音乐的结构性上来讲,曲式既包括空间上的结构,又包括时间上的结构性。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呈现给人们的不是时间点,而是整个时间段,所以说民族音乐是时间上的延续,从而为人们呈现精彩的音乐体验过程。
对比、变奏、重复是曲式的三个重要原则,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实现音乐情绪、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冲突,提升表达效果;变奏是对音乐作品的展开表述,是对原有音乐表现过程的装饰和改变;而曲式中的重复,不仅仅能够实现结构上的对称性,同时还能够加深民族音乐的表达效果,实现音乐内容和音乐精神的升华。
(四)配器
配器是实现曲式表达由单向度向多向度转化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仅包括配乐器本身,同时更是推动音乐创造力拓展的核心所在,它的重要性在于“染”,是基于骨架声部和结构因素基础之上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音乐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配器在作曲技术理论中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对音乐表达中各个表达要素,诸如音色、力度、织体等方面的均衡,让音乐表达起来更加协调,丰富音乐本身的内涵和形象,对于丰富作曲技术理论有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实现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音乐中的实践
(一)深入认识和掌握音乐作曲技术理论
要想促进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音乐创作中的实践,必须要求创作者能够深入地认识和掌握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作为民族音乐创作的理论框架和理论支持,只有在充分明确了理论内容和创作原理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创作出符合社会审美、尊重民族文化、富有音乐创造力的作品。所以必须要加强创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学习能力,扎实他们的基本功,可以对比相关的民族音乐曲目来学习,从活态的音乐表达中摸索出民族音乐的表现规律,进而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不断地提升个人的创作水平。
(二)实现作曲技术理论灵活、创造性地运用
完善民族音乐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要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及音乐发展潮流,将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时代相结合,让作曲技术理论更加灵活,从而体现较强的创造性。对于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体系来说,和声和复调在四个要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实现和声、复调的完整性,曲式、配器才能够具有较大的表现空间和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和声在作曲中的灵魂作用,重视五声性和声手法的创造性应用,在充分把握其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借助于具体的创造曲目来进行推敲,不断加强可实践性。另外,要善于将复调技术灵活地与民族音乐统一起来,让复调手法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表现中国社会风貌的作品,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新音乐传统。
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充分发挥曲式和配器的补充作用,不仅仅要提升曲目结构上的阔度,更要突出配器的补充作用及再创性,只有如此才能够创造出结构完整、旋律优美的音乐。总而言之,作曲技术理论对于民族音乐的创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于作曲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对于保持民族音乐的本土特色及推进新时期文化交融背景下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结语
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来说,只有深入地探讨作曲技术理论要素,才能够准确地判断民族音乐的创作特点和创作规律,从而准确地把握当前民族音乐的发展规律。只有准确地掌握了民族音乐中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要素,才有可能让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不断地促使民族音乐创作能力的提高,这对于新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金川.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J]. 音乐大观,2013,05.
[2]刘海洋.探讨民族音乐中的作曲技术理论[J].音乐时空,2015,09.
[3]王洪.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在提升高校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中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4.
[4]庄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法概述[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