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葛永忠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中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笔者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导向,以有效教学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进行了简单思考和有效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数学 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进步与发展。中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关于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更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发展愿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愿。新课程在理念、形式和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给中学数学课堂也带来了勃勃生机,广大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更加务实、深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有效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改的主战场还是课堂,实现新课程理念的途径只能是教学,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及时更新中学数学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方式,才能真正实现中学数学新课程的目标。
二、关于有效教学
任何教学必须有效,无效教学那就是老师在自说自话,付出再多,学生没有发展都只能是无效教学。所以,不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怎么改,改到何种程度,有效教学肯定是第一条件。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首先应该确定我们的评价对象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因此,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一段时间的教与学之后,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及情感态度的发展。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三、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中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中学数学的教学观念,改革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1.贯彻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都是教师满堂灌,教师讲例题,学生练题,教师讲题。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与中学生多元的个性特点。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基础,创设条件、创新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探索,在自我学习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不断地产生学习的需要,不断获得新的动力,从而得到新的进步与发展。
2.坚持学生主体,促进有效教学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探讨中,共同发现新知识,得到新收获。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不是如何使学生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充分让学生自悟、自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现实的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自己去探索方法,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授《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第一步,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第二步,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第三步,检查学生讨论的结果。第四步,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学生自己动手,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兴趣,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慢慢就掌握了思路与方法。
3.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合作是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导向,合作学习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同学互相讨论、共同探究,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发展。所以,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供合作探究、交流学习的机会,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笔者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性别和性格等特点,按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进行搭配,把学生编成每6人为1小组,分组时,各小组推荐一位组长,通过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组与组之间水平的大体平衡也有利于各组展开公平竞争。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时,笔者由易到难设计了几道题,让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推荐本小组表述得最好的到黑板上表演,各小组各极响应,每个同学都积极的投入,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几何表述能力有了很大的搞高。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进行科学评价,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学是核心,评价是导向,有什么样的评价,同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如何评价,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恰当的评价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催化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评价的水平,让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合理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导向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以鼓励为主,评价应关注情感效应,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学生都希望获得认可,体验成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数学教师评价时还应注意几点,第一,评价要及时。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练习考试等方面突出时,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评价要公正;第二,评价要真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多加理解和鼓励;第三,评价要科学。评价时时要有尺度,也不能片面、单一。而要让学生不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第四,评价要广泛。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任何事情,任何行为,只要值得评价,就可以适当给予评价,给予鼓励;第五,评价要有差异,要激励后进生。总之,教师是培养人才之师,人人都能成才,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中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中学生在已有的数学水平上主动积极地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