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社会背景下的手机人性化设计再思考

    宋仕凤?钱筱琳

    

    

    摘 要:手机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根据非物质社会的特点,研究手机人性化设计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人性化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部分内容,以3款手机为例,通过对手机形态和操作方式的非物质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从“物质”到“非物质”的人性化设计新思路,并给出设计研究实例,为手机研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产品设计;非物质社会;人性化设计;手机

    人类已从物质特征的“工业时代”走向非物质特征的“信息时代”,生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产品的信息化、数据化特征日趋明显。手机设计也备受大众关注,从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到逐渐关注更加人性化和更容易被用户接受的交互体验,手机设计面临从物质化到非物质化的转变。

    与物质产品不同,信息时代的产品人性化设计既包含有形的显性要素,又包含了无形的隐性要素。显性要素表现为物质化视觉形式,隐形要素表现为非物质化的交互及体验。在非物质社会趋势下的信息化、数据化时代,人性化的非物质表达方式将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考验。

    1 非物质社会趋势背景下人性化设计观的界定

    19世纪末开始的工业时代是一个物质积累的社会形态,20世纪末以来的信息时代标志着非物质社会悄然而至。非物质社会的设计特征是设计对象的信息化、数据化、虚拟化。在这种趋势下,产品人性化设计以非物质化内容为主,逐渐从形态、人机尺寸等物质层面过渡到交互、体验等非物质层面。

    “人性”一词在《辞海》中解释的本质内容包含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设计中,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诠释人性化的理论基础:一是人的自然属性包含生存和安全、自然界元素、人体尺寸、自然匹配、五官感觉规律。二是人的社会属性包含体验、互动、行为习惯、地域文化。非物質趋势下的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逐渐弱化,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更多地体现在隐性要素中。如苹果触屏手机弱化形态复杂度,虚拟按键代替传统实体键盘,触屏更符合人的行为习惯;界面强调交互、信息反馈效率。

    非物质趋势下的人性化设计是基于物质的,物质的媒介是创造信息、服务价值的基础。非物质趋势下的人性化设计要立足上文中“人性”的本质内容,才能在产品设计中不偏离人的需求。本文以手机为例,通过手机案例中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的设计转变,分析非物质趋势下的人性化设计思路。

    2 手机产品的非物质特征及人性化设计分析

    从手机的外观形式上分类,主要有20世纪90年代的直板手机、21世纪初的翻盖手机以及目前的触屏手机3个阶段。如图1所示,本文选择Nokia、Motorola和Apple三个主要品牌,分别以1992年问世的Nokia1011型号、2002年上市的MotorolaV70型号和2012年面市的Apple iPhone 4S型号三款产品为例,透过手机形态和操作方式的设计演变,分析人性化设计的非物质趋势。

    2.1 外观形态趋向非物质特征

    如图1中(a)(b)(c)三款手机,主要从按键群、天线、屏幕3个形态部分,分析它们从显性要素到隐性要素的非物质趋势变化。Nokia1011可以说是诺基亚移动电话的鼻祖,作为直板手机,它的按键形态突出,天线明显,形态复杂度高。MotorolaV70是直板手机和触屏手机的过渡产品,也是翻盖手机的成熟之作,按键隐藏到盖子内部,手机形态更有层次性和条理性。Apple iPhone 4S形态以home键和大屏幕为主要特点,按键虚拟化于系统界面中,非物质的隐性要素设计显著。由此可见,这3款手机的外观形态是趋向非物质特征的。

    2.2 操作方式趋向非物质特征

    手机操作方式是人性化设计的关键部分。如表2所示,从按键的操作灵活性、屏幕可视效率、操作体验性3个方面,分析3款手机操作方式的人性化及非物质演化趋势。Nokia1011屏幕和按键分开,使用者在操作时要从按键输入兼顾到屏幕显示,物质性约束明显,导致操作灵活性和效率低。Motorola V70的360°旋转翻盖设计及按键分区,提高了操作灵活性和效率,旋转打开的过程让使用者体验到无限乐趣,强调人的互动需求,是人类社会属性的人性体现。Apple iPhone 4S把手指触摸引入人机交互,目标放大缩小和手指的动作特征匹配,操作灵活性和效率增强。3款手机操作方式的人性化体现在物质性约束逐渐减少,非物质的体验性增强,这是人性化设计的优化现象。

    2.3 人性化设计策略

    手机的人性化设计逐渐从“手机造型”转移到“如何与手机交流”。如表3,结合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性本质,分析3款手机人性化设计的非物质趋势。概括为3个设计策略:一是人性化设计从物质层面的造型转向非物质层面的产品互动性。二是人性化设计从静态变为动态,甚至是从“物”的层面提升到“事”的层面,人性化内容更为完善。如在Apple iPhone 4S中,静态的造型部分设计简洁,而突出强调交互体验的动态设计部分。三是立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性本质。首先,设计中减少“密码”层,回归人的自然属性。比如手机触屏式和传统按键式相比较,触屏式更接近人的自然用户界面。其次,互动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内容,图1中3款手机的互动性要素呈递增趋势。四是非物质趋势下的人性化设计是基于物质平台的。Apple iPhone 4S的触摸屏装置是人性化互动的物质基础,非物质不是物质的消失,而是物质形态的系统化整合,这种非物质系统整合离不开人性化本质内容的约束。

    3 结语

    在非物质社会趋势背景下,手机设计的关注点从“物”的人性化转向“事”的人性化,强化体验及服务层面的设计内容,其中产品和人的交互从物理逻辑性转向行为逻辑性,手机人性化设计将呈现非物质特征。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规范人性化的本质内容,也是开拓未来手机设计思路的线索,同时可为其他产品的非物质设计及服务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罗仕鉴,龚蓉蓉,朱上上.面向用户体验的手持移动设备软件界面设计[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22(6):1033-1041.

    [2] 朱喆.非物质社会设计特征刍议[J].江苏大学学报,2009,11(4):80-83.

    [3] 米宝山,周雅婷.非物质社会的产品人性化设计层次初探[J].工程设计学报,2007,14(1):74-77.

    [4] 辛向阳.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装饰,2015(01):58-62.

    [5] Yvonne Rogers,Helen Sharp,Jenny Preece. Interaction Design:Beyo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 Third Edition,John Wiley & Son Ltd,2011.

    [6] Baber,C.Wearable Computers:A Human Factor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01(13):123-145.

    作者简介:宋仕凤(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相关文章!
  • 香港电影影人佳作与文化表达

    黄望莉+崔辰+类成云黄望莉:从《投奔怒海》到《明月几时有》——许鞍华新时代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达感谢周星老师和张燕老师的邀请。这次会议我觉

  • 探析曹禺戏剧诗意特征与原因

    【摘 要】众所周知,曹禺是当代著名的戏剧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戏剧总是在诗意与内容的交融中带给人们深刻的感受,作品流淌的

  • 赵铁山书法及其书学渊源探究

    张卉摘要:赵铁山(1877—1945)名昌燮,字铁山,晚年号柴翁、心隐庵主人,被书法界誉为“华北第一支名笔”,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赵铁山一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