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

    李洪君+杨明月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在不断推进的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型工具,也是一个“舶来品”,在引入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与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还要经过理论与实践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双重本土化。而在社会工作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既要面对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保守思想带来的介入困难,又要满足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时代背景下的新需求。本文通过对结构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东北地区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做出有利影响的组织机构的资料收集,以及通过在北京地区的社会工作实践总结出的经验和困境,从而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工作;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1-0072-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过渡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化在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结构不断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方向演变。在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出现了更多新的利益群体,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被拉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迫在眉睫。只有认识和分析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才能深入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有利的切入点,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为专业的社会服务,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社会结构转型概述

    (一)社会结构转型的含义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即人们的社会结合方式。社会结构可以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法律结构、宗教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意识结构等[1]。在评价一个社会结构是否理想时,可以从其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几个指标来进行。在此基础上,社会结构转型所指的就是以社会结构为主体的一种整体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具体的内容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四个部分。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必然会发生传统体制与现代体制交织并存的状态,即二元社会结构。且由于社会结构处于过渡阶段,原有的传统社会问题尤为突出,新的矛盾冲突也会尤为激烈,因此社会的稳定性较差,社会安全问题就更加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特殊关注。

    (二)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

    由于我国社会结构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发展进程的特点。王思斌在其《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一书中曾指出“当前我国经历的是一场复杂的总体性社会变迁”,而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渐进性、非同步性、计划性与自发性并存等基本特征。李培林在其《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一书里用较长篇幅阐述了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主要特点:(1)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结构转型是由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改革直接引起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特别是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各行各业分工精细化,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化。且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旧的体制已被打破,而新的社会体制却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处于新旧两种社会体制的过渡期,新的体制在摸索中前行,因此很容易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加之体制改革也改变了社会利益格局和社会阶层的分布,分配的公平问题也会引起社会摩擦,这些问题都增加了结构转型的难度,使情况更加复杂。(2)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启动。政府和市场对社会结构转型的推动是不同形式的,只有“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手拉手”,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体制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渡期怎样分配政府、市场、社会的各自职能,又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且随着“单位制”的功能及地位不断弱化,社会管理体制逐渐朝向“社区制”发展,在此过程中也同样会面对各方给予的压力。(3)城市化过程的双向运动。我国的城市化趋势具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不仅城市在扩大和向乡村的辐射,且乡村自身也在城镇化。这种城市化双向拓展的特点虽然使中国避免了因农村人口在短时期内大量外流而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城市化中心的分散和城乡的相对分离也造成了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以及城市经济效益被影响等情况。(4)社会结构转型进程中发展的非平衡。主要是指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失衡状态,我国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域(南北、东西、城乡等)、产业结构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远不如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结构转型时期的需要)三个方面。[2]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存在着多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有效地运用到社会管理和服务运行中可以更好地促进上述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和社会结构模式的形成排除阻碍。

    二、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影响,伴随其中的还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工业革命的先行国——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造成了农村的破产,并造就了大量的失业人群和贫困人口,由于这些人口的不断增加,不仅使劳动力丧失殆尽,他们的存在甚至还直接威胁了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一社会问题,英国也不断制定出了相应的政策。从1531年和1536年亨利八世制定的两部《济贫法》到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再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许多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以及1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它们从政府到民间等各种层级对失业者和贫民提供帮助。社会工作源于古代社会慈善事业,包括政府,民间,私人以及宗教团体在内的各种社会救济事业和社会服务工作,带有浓烈的“恩赐”色彩。一直到20世纪,由于西方国家工业化,都市化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必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过去那种慈善事业已经不适应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3]社会工作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工作至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事业了。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事业,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工作不断面临挑战,而社会工作也在挑战中成长着。20世纪,社会工作迅猛发展起来,形成了众多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并正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社会工作正在或者已经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

    (二)我国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由于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和旧时帝国主义的入侵,社会工作被引入了我国的香港和台湾。随着社会工作思想的传入和形成,我国在20世纪初期逐步建立起了社会工作教育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也渐渐发展起来。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教育正式开始于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以培养专门的社会服务人才为目的,讲授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和社会调查等课程。之后,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等十一所高校先后成立社会福利行政系、社会行政系,或开设社会工作方向的课程等。1948年,南京金陵大学社会福利行政系,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成为当时中国仅有的社会工作系,使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1952年进行的“院系调整”在我国排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那时我国政府承担起了所有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的职能。社会工作也成为行政性,而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1979年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后恢复了社会学科目。我国的社会工作得以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以1988年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专业在北京大学的设立为标志,是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开展为起点的,因此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是教育先于实践的。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成立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我国的社会工作也正式步入了正轨,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成立,以及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成立都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直到今天,我国已经有200多家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使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达到了第二次高潮。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概述

    通常意义上的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包括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的适应性变化,而且特别强调本土社会的主体性,换句话来说,它是站在本土社会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本土化是一种从外来引入新鲜事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来事物与本土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混合方式,因此就会导致不同的本土化结果。

    社会工作本土化即指结合本国国情(本地)开展相符合的社会工作,简单说就是结合当地情况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服务的技巧解决本地的实际社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地文化和实际情况,开创适合本地工作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提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系列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虽然社会工作具有普适性的价值根源,但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的社会制度不尽相同,要使社会工作在世界各地扎根就必须做到与世界各地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也就是说,必须嵌入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制度中并成为该制度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我国(包括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并与我国制度相互影响进而适应我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

    (二)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社会工作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社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的影响,致力于回应社会需要和解决个人/家庭或社会问题,然而伴随着社会与文化变迁及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早期发展起来的价值判断、技巧与实践模式已难以适应变迁的文化与政策环境[4]。由西方传入的社会工作想要在我国实现本土化发展,还必须考虑我国的本土经验,因为只有这样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才能真正在中国扎下根来。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点对社会工作在我国转型时期的本土化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所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以及各地区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所做出的努力。

    1.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时代需求研究

    第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自由的市场经济带来社会阶层的变化,导致社会力量的重组,我国社会群体出现了两级分化,贫富差距逐渐越拉越大,而中产阶级人群则出现不足,整体朝着“沙漏型”格局发展。虽然政策一再希望“扶植”中产阶级人群,但效果不够明显,一定时间内,我国仍将面对这种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以及东西地区差异。这样一来,就急需一类以维持社会公平公正为己任的社会组织和群体,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避免不公平现象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以“链接资源”为工作方法和技巧的职业,在其不断的发展和运作过程中,对维持社会公平公正和稳定社会环境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第二,人口与就业结构的变化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无论是人口数量增长与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关系,还是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趋势,都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养老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议题。在社区居家养老逐渐发展成为政府倡导的养老方式而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使我们必须面对人口总量大所造成的就业压力以及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加重的双重挑战。加之在下岗职工聚居的东北地区,如何处理其再就业和无保养老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困难。要想在不影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稳步走出人口与就业带来的困境,就要充分调动起社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资源,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其中的作用是有创新性建设意义的。

    第三,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秩序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大量的社会失范现象,其直接原因就是社会秩序体系的不完善,使社会出现了不稳定因素,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强势群体获得更多的机会,而弱势群体所获得的资源则相对减少或者彻底的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保护弱势群体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发源于慈善救济的专业,以助人自助为理念,能够发掘弱势群体的潜力,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可以使之成为对社会进步有力的推手。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以上的问题急需解决,社会的健康发展急需“社会的治疗师”来为其排忧解难,所以社会工作的引入和发展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2.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工作不断面临挑战,而社会工作也在挑战中成长着。我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等现状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多不同,而且我国的社会工作,由于其发展的迟缓,又加之社会转型,在这种情况下,遇到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西方,由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已被社会认可,所以,人们有困难就会直接去求助这些机构,而我国还未完全建立起被社会认可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机构,所以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可以去找社会工作者帮忙,加之中国“家丑不外扬”的传统思想作祟,他们只会去找身边信任的亲戚朋友给予帮助,因此只有建立了信任才能达到帮助的效果,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关键便是确立信任关系。

    另外,我国现存的社会工作包括专业的社会工作和早期的非专业行政性社会工作,两种社会工作处于并存的状态,即“两张皮”,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过渡性特征的表现。且由于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多为在编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所以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大量流失,只有少部分进入民间组织从事社会工作。加之在全国各个地区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度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种不平衡性致使各地区社工发展的不均衡,人才流动性相对较大,人才的大量流失也成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过程中还存在策略上的嵌入和抽离的困境。首先我国现在仍然是具有“大政府、小社会”的特点,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开始看清这种现象的弊端,并且大力推动政府改革,朝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但这样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短时间内这种情况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是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扶植的,这就难免有依赖的嫌疑,让社会群众误会社工是为政府服务的,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大难题。因此,社会工作机构在其运作的同时应正确把持与政府之间的嵌入与抽离关系,工作机制的嵌入过程应避免成为政府的附属品,脱离其伦理价值的轨道。如何避免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的行政化思维,与政府从政人员区分开来,做到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上的中立思想,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一个长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3.我国东北地区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所做的努力

    第一,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改制为发展企业社会工作提供了机遇。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改制是权力和利益进行再调整的过程,涉及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员工原有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产生了一种被剥夺感、不公平感以及失落感。改制后留厂员工的工作稳定感消失,归属感下降,人际关系出现疏离等社会心理困境。[5]企业社会工作从员工个人层面给予员工人文关怀,使员工释放压力,提升能力;从企业层面来看,使企业的管理得到提升,生产效益得到提高;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社会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很好的带动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为其提供了一个可介入的“落脚点”。

    第二,东北地区的社会工作教育为地区社会工作本土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北三省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情况如下:辽宁省有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等,吉林省有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黑龙江省有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等。其中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都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同时,各个院校都积极响应民政部的号召,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在完成好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沈阳师范大学于2012年11月3日组织召开了“2012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东北中心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案例研讨会”,加强了地区内的交流。且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新近成立了“女性工作坊”为沈阳市女性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扩宽了学生的视野。2013年3月17日启动的全国宁养医疗服务项目,17个地区的18所院校中,东北三省均派人参加,足见对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视和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努力探索精神。

    4.北京地区社会工作机构实践的反思

    北京本土的社会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专业和成熟,可以说是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内在局限性。社会工作无论在外国还是在国内都有一项链接资源的能力,但是通过对本土社会工作的实践了解到,现在我们能链接的资源很难按照案主的需求为其提供服务,且很难测评出社会工作者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满足真正案主需求的程度。也许资源的提供者只是将自己意愿强加给案主的,甚至有些资源提供者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的。

    另外,社工发展过程中到底是一个资源链接者还是一个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在现在并不明确,很多时候社工被当作志愿者的一员,只是由政府付费的志愿者来为别人提供服务。最近的几次入户调查,发现社工所做的很多工作和为老年人提供的帮助都有些不疼不痒,也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但看见真正需要实质帮助的老人,却爱莫能助。可能有些人会说“社工从来不是万能的”但社会工作也不仅仅是个类似“鸡肋”般的职业,不疼不痒的服务是不会给人深刻印象的,也不利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也许你会说社会上有更适合的机构可以来专门解决那些困难较大的案主们,例如,慈善救助机构,但这种部门的运作过程又相对繁杂,不能切实的了解底层人群的真正需求,他们救助的对象往往存在偏颇,可能真正需要的人群并不受益,社工的发展则应该尽量避免这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完善自身。

    社会工作是一个职业,虽然它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从专业教育开始的,但无论如何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职业上面,只有当职业有了发展,专业性的体现才能愈发明显。对于正在处于一线社会工作的人群来说任重而道远,因为中国的社工发展从大城市开始,也很容易就这样止步于大城市。当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只能依托政府的扶植来维持正常运转时,那就难免受制于各种合同条约的“条条框框”,工作指标的各种限制,成为政府的一个形式化、政绩化的附属品,那就失去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也有悖于专业的伦理。尤其在与基层政府组织进行接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行政化思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他们那里得到受助对象的资料,但资料的准确性和选择受助群体的方法是需要我们进行专业判断和评估的。社会工作应该与政府机构和其他企业不同,这是需要一直坚持的专业特色,无论是轻松的工作氛围、专业的工作方法还是评估工作效益的方式,都应该发展出新的不同模式,这一点需要所有社会工作者人一起努力和发展的。因为本土化的过程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既是继承又是发展,我们不能脱离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基础谈本土化,也不能离开本土的地方特点谈专业化,这些都是片面的。只有将专业化和本土化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才能使社会工作真正在我国立足、生根,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

    四、建议

    要加快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需要很多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而如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便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此,笔者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加上自己在社会工作专业学习6年的亲身体会,以及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实习经验,对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本土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社会工作信念及认识对社会工作在国内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首先,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应该具有时代性特征。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不单是经济水平,还有社会需求、人们的观念这些难以测量也不易衡量的要素,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是教育先于实践的,而如何更好的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不能只是简单的将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照搬照抄,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只有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满足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其次,社会组织机构的发展应保持独立性。只有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拥有“自立”的能力,才能去帮助其他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群,才能真正以中立的角度上为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其伦理价值观的要求。要做好“嵌入”和“抽离”适度性,开发能够“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只有机构自身过硬,才能真正获得调动资源的权力。

    再次,政府方面也应该在扶植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为其留有自我发展的空间。不要过度的介入,导致机构没有自主能力,这样会大大降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就像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所说的,正确处理好市场、政府、社会的关系,“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真正撇清政府与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暧昧”关系,只有这样,社会工作的中立价值观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才能发现社会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解决问题。

    再次,社会工作的相关法律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任何专业的发展都要有法律的支持,只有健全社会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标准,建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业守则,才能真正使社会工作规范化,才能使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本土化更加规范的发展下去。

    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发展也是需要得到重视的。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是社会,而如果社会并不知道社会工作的存在,不了解社会工作者能够做些什么的时候,社会工作的发展就很难顺利前行。只有当“有困难、找社工”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口号的时候,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才能朝着更全面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所以,适当的宣传自己也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该注重的要素。

    最后,社会工作无论作为一个专业还是职业,都正在处于萌芽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好由“舶来品”到本土化的过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一线社会工作者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行者共同需要面对的难题,我们都应该做好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丰富专业知识、技巧的觉悟,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脚踏实地的进行实践,加强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再来指导实践,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工作在转型时期的发展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奚从清,沈赓方.社会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2]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韩明谟.20世纪百年学案·社会学卷[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熊跃根.从社会诊断到社会干预: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反思[J].江海学刊,2012,(4).

    [5]黄红.改制后东北国有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空间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

    责任编辑 侯 琦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浅析如何实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摘 要 当今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仍然不够细化,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非常巨大,污染源量大面广增速快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因此,污染源

  • 从伊势G7到杭州G20:凸显全球经

    庞中鹏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二十国集团(G20)逐渐取代七国集团(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G7峰会由于日益偏离经济治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