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悲剧形象
【摘 要】近些年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当代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慕容复的悲剧为线索,探求慕容复悲剧的表现、原因以及作者塑造这一悲剧形象的意图。
【关键词】浅析;慕容复;悲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43-01
一、慕容复形象分析
(一)慕容复的家世。慕容复出生于武林世家,其祖宗慕容氏乃是鲜卑族人。慕容氏代代人才辈出,但是始终没有什么大的建树,经历数代之后,到了慕容复父亲慕容博这一代,为了光复大燕,慕容博成功地挑拨了少林与契丹武士之间的关系。随后为了掩人耳目,在家中假死,接着又隐伏在少林寺。之后光复大燕的重任就落到了英俊潇洒的慕容复肩上。慕容复为了达成祖上的兴复大业,从小就精习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慕容复年少有为,学武有成,名震江湖,与丐帮帮主乔峰齐名。“南慕容”遂与“北乔峰”并称为中原武林两大高手。[1]
(二)慕容复的个性。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个性可谓是作者所创作的个性最为复杂的。在慕容复的身上存在着很多性格上的优点和缺点,他勤奋好学、明确目标。但他又孤傲自信、目中无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急功近利、缺乏远见等等。
二、慕容复悲剧性的表现
(一)从未有过真正的感情。他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就被父亲当成了实现梦想的工具,在他父亲心目中,凡可能阻碍复国梦想的任何举动,都必须消除掉。在一次次的教育过程中,他失去了自我价值,他所有努力,都是要成为他父亲想要的那个样子。由此看来,在慕容复的心中,除了自己就只有复国,已无对别人的真正情感,注定其孤苦一生,悲惨收场。
(二)“复国梦”的破灭。慕容复从小就背负“光复大燕”的家族使命,虽然他每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最终却是事与愿违。身边所有对自己忠心不二的人都为之死心,离他而去,即便是钟情于己的表妹也走了,至此他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慕容复经历了人生中最郁闷的时刻,他精心准备了几十年的复国大计,在一瞬间就成为了泡影,此时的慕容复已陷入半癫狂的状态,必定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
(三)疯癫收场。慕容复执着于自我,一心只想到自己是鲜卑贵族,永远活在过去的光辉中,不愿承认慕容氏如今已然衰败。想要单凭一人之力去改变社会,改变历史,可见其过于自负。父亲慕容博经历生死,看破红尘,大彻大悟,从而放下了世间的种种欲望和心中所有的杂念。虽然这一切慕容复都瞧在眼里,却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始终执迷不悟,他一步步将自己逼向痛苦的边缘,到最后疯了之时,还是带着他的皇帝美梦。正是他的种种贪念扭曲了他的人格,使他自己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走向崩溃的边缘,疯癫收场。
三、探索慕容复悲剧成因
(一)家庭因素。为了完成父辈遗命,慕容复所受的教育模式必然是高压型的家庭教育。正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对慕容复的要求必然十分严格,沉重的学习压力和精神负担导致慕容复人格异常,变得孤僻,甚至造成了他人格的缺陷和心理的畸变,这是他最终走上不归路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慕容复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家长不那么严格要求他,那么慕容复必定能够有一番作为,悲剧显然就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二)社会环境因素。首先,慕容氏的大燕国亡国已有几百年,经过这数百年的风雨,慕容氏人心涣散,已经日渐衰败,名声和实力也大不如前,慕容氏复国的举动在当时是没有被看好的,根本就没有获得多少人的关注与支持。
再者,在金庸的小说中,无论官宦之人还是武林人士都极度热衷于保家卫国。《天龙八部》中的萧峰、虚竹以及丐帮等等,虽然他们身份不同,但是殊途同路,个个都怀揣着一颗保卫家国的雄心,时刻提防着心术不正之人,根本不留给慕容复可乘之机。
最后,古代人们的民族意识异常强烈,慕容复的真实身份是鲜卑族,那是为中原武林人士所不齿的。自然也不能博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最重要的是,各界人士都只视北宋政权为正统,根本容不下其他的新政权,而且武林人士内心也一样图个安稳,已然没有开动战争的心思。所以慕容复想要拉拢中原武林人士为其光复燕国所用,显然违背了大家的心愿,终究注定他的梦想是不可能的。
四、结论
本文从慕容复的身世性格等切入,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深入地去剖析作者笔下慕容复的悲剧性。慕容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缩影,我们可以通过对一类的人观察,从实际出发,结合金庸塑造慕容复这一悲剧形象的目的和意义,更好地了解金庸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参考文献:
[1]王鹏.慕容世家的“皇帝梦”[J].国家人文历史,2013(04).
[2]陈越.乡心何处?——以萧峰和慕容复对比来看民族国家观念[J].神州,2014(14).
[3]张静君,周春男.一世帝王梦——金庸《天龙八部》里慕容复个性化的心理分析[J].大家,2013(31).
作者简介:
刘馨雨(1991-),男,侗族,贵州省铜仁人,就读于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