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摄影记者应有的意识和能力

陈明
【摘 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用图片新闻来强化视觉传播效果已成为各家媒体的共识。摄影记者作为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轻骑兵,优良的素质,娴熟的拍摄能力对提升媒体报道质量影响很大。本文对摄影记者应有的意识和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读图时代 摄影记者 意识 能力
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媒体业快速发展,数码技术、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其新闻传播功能越来越受重视。进入“读图时代”,用图片新闻来强化视觉传播效果已成为各家媒体的共识。摄影记者作为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轻骑兵,优良的素质,娴熟的拍摄能力对提升媒体报道质量影响很大。尤其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历史条件下,对摄影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必须具备三种意识,练就三种能力。
一、摄影记者应具备的三种意识
1、精打细磨,摄影记者要有生产优质产品意识
在各种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广大受众对报纸的新闻摄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赏心悦目,还要有新闻性,能传递出他们希望得到的信息。很多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纷纷设立了视觉中心,制定专门的图片运转流程,就像生产线一样按照标准进行图片的采集,编辑、使用,并运用各种手段来提高报纸的视觉效果。以笔者供职的安徽日报为例,每天的编前会上,本报记者就有许多不符合要求的图片被“枪毙”。原因很简单,近些年来,安徽日报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始终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对同一题材,不问你是本报记者还是特约(骨干)摄影,或者一般的通讯员,只要你拍得好,就用你的图片,体现出对新闻图片优良品质的追求。许多地方通讯员的新闻图片经常登上安徽日报一版重要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就要善于用镜头去捕捉那些新闻价值高,能感染人、打动人的好场景;从创新的角度去捕捉精彩的瞬间;多思多想、耐心揣摩,不要急于按动快门,这样才能出精打细磨的好作品。
2、善抓“眼球”,摄影记者要有版面视觉意识
图片新闻相对于文字新闻来说,具有更简明、更鲜活、冲击力更强的特点,好的图片新闻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版面革新”浪潮时至今日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报业市场,各类报刊高度重视图片新闻在版面视觉吸引力上的作用。例如,安徽日报在改版创新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版面视觉风格,倡导以图片带新闻,以图片带版面,图文互动理念。该报要求摄影记者多“看报”、会“看报”,要研究版面视觉中心对图片的要求。在拍摄的时候,根据版面和栏目定位,摄影记者心中要有视觉意识,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不拘泥条条框框,有的放矢拍摄的同时,鼓励创新表现手法,为版面视觉效果备足“菜肴”。
3、同台竞争,摄影记者要有危机意识
现在,摄影记者面对的竞争不但有传统的通讯员、摄影爱好者,许多文字记者也拿起相机进行采访,这都降低了摄影记者在新闻图片报道中的地位,加之街头巷尾拿着手机无孔不入、无所不能的大众拍客们。面对全新挑战,摄影记者要摆脱危机,首先要改变工作作风,主动出击,脚踏实地深入一线,过去靠、等、要新闻线索的习惯要摒弃。其次要实现转型发展,做“全能记者”,文字记者有图片意识,摄影记者也要具备文字意识。再者要转变拍摄思路,多拍具有独创性的新闻图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危机,转型发展,摄影记者的专业精神和能力不能丢弃。
二、摄影记者应具备的三种能力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完成工作不难,难就难在如何拍出好作品。具备了良好素质,与时俱进的意识,并不意味就能拍出精品力作,回顾拍摄的那些新闻图片,能引起读者关注,让记者难忘而又回味无穷的图片,都是具有新闻价值,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1、摄影记者要具备敏锐发现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很多摄影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图片拍久了有时感觉变得麻木,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拍,其实这种麻木就是新闻“嗅觉”的麻木。举个列子,过年了,到处是喜庆的炮竹声,很多记者都去表现热闹的场面。但是,炮竹炸过之后呢?安徽日报以此为题,清晨5点多,摄影记者跟随环卫工人,进社区,跑垃圾中转站,抓一组镜头回来,真实地记录下他们比平时多几倍的工作量和为城市的洁净所做出的默默奉献。同样是正面宣传,但选取一个新的新闻角度,社会效果就出来了。处处留心皆学问。对摄影记者来说,缺少的不是题材,而是新闻发现力不够,敏感性不强。新闻发现力是衡量一个摄影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当你练就一双敏锐发现新闻的“眼睛”,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充分认知和理解新闻现象,全面、深刻、准确地把握新闻内涵和本质。
2、摄影记者要充分展示画面表现力
“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这个好图片的要求大家都知道。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文字可以抽象描写的事物,新闻摄影却能具体地、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合肥科学岛上,有个托克马克装置,就是人称“小太阳”的核聚变装置。过去文字报道也不少,但是大量的专业术语,原理阐释,让非专业人士很难弄明白。安徽日报推出一个摄影专版,让读者跟随镜头来了个探秘,直观形象的画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也让他们“读”懂了“小太阳”。“一图胜千言”,生动的形象表现是体现新闻图片价值的关键,表现力平平的新闻图片只能起到图解作用。现在,为增强新闻图片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很多摄影记者喜欢用大广角去表现新闻事件,通过变形夸张来渲染视觉效果。但是,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是有界线的,新闻摄影的主体是人物,过度变形就是一种对事实的扭曲。国际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变形夸张的图片似乎极少入选,更多看到的是如何刻画经营让人难忘或者引人深思的画面,透过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语言,向人们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记录一段段历史。很多好的摄影作品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让你产生无穷联想,引发共鸣。孙明娟一双渴望学习的大眼睛,感动了很多人,也推动了中国希望工程遍地开花,这就是新闻摄影表现力的魅力所在,真正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无言胜有声。其实,新闻摄影有时不在于题材的大小,关键是如何去表现,如何去挖掘其深厚的内涵,把思想融入镜头,感染人,打动人,让读者或喜悦或唏嘘,或感慨或沉思。做到这些,就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
3、摄影记者要闻风而动有快速反应力
新闻摄影具有瞬间性的特征,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尤其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这种对瞬间的把握是摄影记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必须练就脚快,眼快,心快,手快基本功。脚快,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新闻事件现场;眼快,敏锐观察,迅速寻找到拍摄的最佳位置、拍摄对象和选取最佳场景;心快,准备表现什么内容,如何去构图,心中立马要有数;手快,一旦确定,毫不犹豫按动快门。摄影记者培养这些闻风而动快速反应能力,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沉”下去,“勤跑善抢”,用心去捕捉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作者:安徽日报摄影美术部图片总监)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新闻传播类栏目设置现状的研究

    【摘 要】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实践成果需要通过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等传统文本方式来呈现。研究新闻传播类栏目

  • 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

    摘 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务新媒体正逐步走进公众视野,并迅速成为连接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这使得政府机关部门发布信息和公众接收信

  • 找准“风口”,有策略地飞

    【摘 要】《风口上的猪:一本书看懂互联网金融》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5年初出版的一本面向入门级读者的互联网金融普及读本,该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