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细微处 精于品析高妙意

    凌亚

    摘要:经典小说的的广泛阅读不仅能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水平,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提升其语文素养。经典小说内容丰富,阅读鉴赏时必须找到恰当的切入点,采用适宜的教学路径,才能梳理清小说文本的情节,进而更好地开展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说教学;教学切入点;教学路径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是不少中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它也因之被认为是容易理解的一种文学体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小说阅读习题的作答情况并不乐观,无论是对小说词语、句子含意的把握,还是对小说人物形象、创作主旨等方面的分析,都存在着不正确、不精准的情况。可见,小说教学还需要认真研讨。笔者拟以《品质》教学为例,谈一谈小说鉴赏的有效路径。

    一、细读全文,形成对小说宏观的把握

    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总是基于一定的规律,例如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等。学生对小说的阅读自然也不例外,教师需要先对文本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全盘的把握。

    执教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这篇小说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存有争议。有的学生认为主人公是格斯拉兄弟俩,这是错误的。对于小说主人公的界定,一般应观照小说笔墨的重心,这篇小说作者在开篇部分就明确了对象——“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写作的对象并没有确定为他们俩,作者只是在“我”起初对他们兄弟俩辨识不清时,才引出了格斯拉的哥哥。在明确了小说主人公只有格斯拉之后,学生对全文情节的把握就会容易许多。但是在对小说结尾部分的理解,还是有部分学生把握不准,不能明晰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及效果。这部分引入了“我”和“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之间的对话,对话中带来了格斯拉因饥饿而死的消息,也点明了主人公格斯拉生前的一些性格特点,即他是一个让“年轻人”们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怪人”。这个结局的安排实乃作者的匠心所在,其不直接交代以格斯拉为中心的故事情节,而是借助他人之口,从侧面点出格斯拉的命运,从而起到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情节安排效果。

    其实,在消除了个别环节的理解障碍之后,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把握就不会偏离主旨,继而可以为其深入理解小说奠定基础。

    二、选择基点,实施对小说微观的审视

    小说鉴赏从来就不是一项任务单一的智力活动,学生对文本的鉴赏需要选定适合的抓手,即“基点”。对此,不少教师和学生习惯围绕“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在笔者看来,小说中的“人物”才是最为重要的基点。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塑造人物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小说中的人物特别是主人公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其勃发的生命力是由各种描写所支撑的,教学中应从细微处鉴赏这些描写。高尔斯华绥的《品质》对格斯拉的描写就运用了多彩的画笔,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描画。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直观的对话描写。最初的描写源于他对“我”疑问的回答,“这是一种手艺”。这个回答言简意赅,透露出众多信息。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细微处认真探析。经过自行思考和交流之后,各种理解纷至沓来。这句话表明格斯拉做靴子的理想,他不是把它当作一项工作,而是作为一项艺术追求。事实上,后文中多处写到他对靴子的自我欣赏与陶醉,这些也是最好的印证。这句话也表露出格斯拉不是一个善谈之人,他根本就不是靠着花言巧语来吸引顾客的,他是一个有着执着追求的默默耕耘者。“突然露出了一丝微笑”等肖像描写,也表明他全部人生的追求都在于做靴子,只有这项工作才是他人生的最爱和全部。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侧面描写。例如,写格斯拉的工作环境,“楼梯口是黑洞洞的”,这个描写透露出他将自己与世隔绝,作者还写到“他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也揭示了这种情态。不管外界如何,他就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将靴子做好就是他的追求,没做好就会惶恐不安。面对我的反馈“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他的表现是细细追寻原因,“蹙蹙眉头”,承认有些靴子起初就没做好,并主动表态不收取这双靴子的工钱。再如,小说结尾对店堂的描写。通过那位年轻人的描述“他从不登广告”,学生可以发现他的竞争者们早就不满足于对靴子质量的追求了,而是追求花里胡哨的广告效应,借助外在的感官诱惑来赚取消费者的眼球。而且新店堂是“替上等人做靴子”的,这种广告是上等人喜欢的,是当时的社会时尚。但是,格斯拉从来不考虑这些,他只是没日没夜地做靴子,而且一直做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发现了这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学生自然会有很多的感慨。在这种境况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格斯拉这个中心人物的品质进行分析,继而深入思考小说的创作主旨。

    三、探究主旨,完成对小说深度的品析

    作家的创作源于生活,创作的高妙则源于作家深刻的思考。学生鉴赏小说自然要对创作主旨进行探究,明晰作家的所思所想。为此,教师要在小说鉴赏的最后阶段,指导学生回归小说全文,对小说进行深度品析。

    教学中,小说的标题是值得探究的重点。其中蕴含着作家思想的精髓,是小说创作主旨的附着语言。“品质”包含的内容很多,值得学生细致阅读并且深入思考,多层次地进行探究。从格斯拉层面思考,要发现他做出的靴子的质量,“他做了顶好的靴子”,要发现他为人品质的高尚,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坚守理想等。从格斯拉同行角度思考,要发现他们与格斯拉截然不同的品质,他们注重外在包裝,轻视内在质量。最后,学生需要基于文学鉴赏的更高层级,从“这一个”上升到“这一类”品质的理解。格斯拉及以年轻人为代表的同行们,都不是简单的“这一个”。作家是想借助“这一个”反映“这一类”的现象,并借此表达合乎时代背景的思考。深入探究之后,学生就会明白这是作家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商业生产品质的隐忧,借格斯拉这一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小说鉴赏达到了这样的深度,学生就完成了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素养的体验与升华。

    笔者认为,小说鉴赏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路径,先从整体上把握小说情节,再从细微处赏鉴,然后基于创作主旨这一指向,完成从“这一个”到“这一类”的深刻领悟,是一个可以尝试和践行的鉴赏路径。

    参考文献:

    [1]肖连珠.基于整体探索高中小说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7).

    [2]秦敏亚.小说阅读教学及切入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6).

    [3]杨建设.小说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谈谈高中小说阅读的知识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18,(7).

    作者简介:凌亚(1977—),女,江苏省启东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教材教法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关文章!
  • “读·写·考”三维构建高中语文高

    马文发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语文课程的学习也是如此,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语文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考试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

    刘道学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整体语文成绩的高低。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