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来到幼儿园
大班男孩童童家养的一只母狗生了一窝小狗,小狗刚断奶,童童妈妈说,家里养不了,要把小狗都送人,童童很舍不得。有一天,他带了其中他最喜欢的一只小狗来幼儿园,提出能不能把这只小狗养在幼儿园里,这样,他还能常常看到这只小狗。班里的孩子见到这只小狗,都很喜欢。由于它全身都是黑色的,孩子们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黑。孩子们都希望能把小黑养在幼儿园里,园里讨论之后,觉得可以满足孩子们这个愿望。园里决定在户外给小黑找个地方安家,将来主要由保安负责管理,孩子适当参与。孩子们开心极了,提出想要帮助小黑安家。于是,教师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考察,看看哪里适合小黑安家。孩子们发现,小果园里有间废弃的小木屋,之前园里的兔子就养在这里,自从兔子搬家后,这里就空出来了。这间小木屋许久不用,有点旧了,里面还有蜘蛛网,门也坏了,周围还长了杂草。孩子们提出,把这间小木屋清理一下,修一修,不就可以让小黑住了吗?教师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但没有立即组织孩子们讨论,而是请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一起去查找资料,想一想怎样给小狗安排一个舒适的窝,并把自己的想法做成一份计划书。几天后,教师组织了一次“小小发布会”,孩子们介绍了各自的想法,有的说:“小木屋的门坏了,修一下,把木板钉好,就不会漏风了。”有的说:“把小木屋里面打扫干净,找些毯子什么的铺在地上,这样小黑就不会冷了。”有的说:“用颜料把小木屋粉刷一下,让它变得更好看,小黑一定会喜欢。”还有的说:“把周围的杂草清理掉,去木工坊做个门牌竖在小木屋外面,再找些鹅卵石装饰一下,到了春天还可以种点花。”孩子们还给这间小木屋起名为“爱心小屋”。教师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童童说:“天气已经很冷了,我们要抓紧时间了,不然小黑没有屋子可住,会冻着的。”教师觉得这是一个引导孩子分工合作的好机会。这时正好有孩子提出了合作的想法,说:“如果我们分工来做,一定会更快。”同伴听了都表示赞同,教师十分欣喜。那么如何分工呢?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后,大家决定按工作内容分组:清理组负责清理小木屋内外环境,如清扫、除草、擦拭,木工组负责修理、做门牌、设置围栏,装修组负责布置小木屋内部环境、粉刷小木屋外墙,美化组负责美化小木屋周边环境。孩子们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某一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各组分头开展工作。然而,在分组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原本希望孩子们虽然分到不同的组,但也可以一起讨论、互相启发,先完成任务的孩子也可以帮助同伴甚至加入其他小组。可是,实际上孩子们并没有这样做,每个组基本上各做各的。比如,清理组是最早开始工作的,他们在工作时,其他组都在忙着准备自己组需要用的材料,没关心过清理组是如何工作的。而清理组的孩子完成任务后,大多去玩别的游戏了,没怎么关心小木屋后续的改造工作。又如,木工组幾乎是一头扎进园里的木工坊,对其他组的情况都不太了解;装修组和美化组的工作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两组之间有一些交流,但也不多。经过一周多时间,爱心小屋改造完成,活动到此暂告段落。
在教研活动中,该教师向大家介绍了爱心小屋改造的过程,并提出了关于分组活动的疑问。该教师谈到,孩子们分到不同的小组去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获得的经验是不同的,即便后期教师组织了集体分享活动,但由于孩子对没有亲身参与的活动缺乏体验,还是会出现经验的缺失,那么,到底要不要分组呢?教师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分组是出于自愿,生成活动、项目活动本来就不需要全班整齐划一地进行,分小组开展活动是必然的。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不同的活动中会获得不同的经验,虽然这次选择了某一组,获得的是某一方面的经验,但在幼儿园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还有很多,教师不需要纠结于这一次活动中孩子获得了什么,错失了什么。有的教师认为,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分组似乎太急了,孩子们只不过提出了要做哪些事,还没有充分讨论,就在考虑分组了,几个组的工作量、工作内容等安排似乎也不够均衡,所以问题不在于分不分组,而在于何时分组、怎样分组。有的教师认为,分工不等于分组,完全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一步步地参与清理、修缮、美化等环节,其中同样也是可以有分工、有合作的,这样孩子们获得的经验就比较完整了。
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如果是您,会如何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