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高血压将增加子代心血管病风险等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勇夫教授、秦国友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的一项大样本人群队列研究表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亲,其子代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增加23%。
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亲的子代相比,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亲其子代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23%。而且如果母亲患有子痫、前期子痫、妊娠期高血压或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子代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分别增加22%、25%和28%。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亚型的孕妇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关联。
课题组还发现,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且有糖尿病病史或心血管疾病史,子代会分别增加56%和67%的早发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母亲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和严重程度也会影响子代心血管疾病风险。母亲患有早发型和严重的子痫前期,所生后代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大。
余勇夫说,医生和患者家属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加强管理,正确评估孕妇整体情况,并积极采取降压措施,预防孕妇抽搐及复发,有指征地利尿,纠正低蛋白血症:同时要对孕妇和胎儿进行积极检测,以预防和尽早治疗相关并发症。对于出生后子代,要加强健康监测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评估,定期筛查。
(卫文/供稿)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BMC公共卫生开放》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喝含咖啡因的咖啡(咖啡粉或速溶咖啡)或不含咖啡因的咖啡都可以降低患慢性肝病和相关肝脏疾病的风险。每天喝3~4杯咖啡的好处最高。
研究人员研究了英国生物库中495 585名已知饮用咖啡的参与者的数据,这些参与者被随访了平均10.7年,以监测他们是否出现了慢性肝病和相关的肝脏疾病。参与者中,78%(384 818)饮用含咖啡因或脱咖啡因的咖啡,而22%(109 767)不饮用任何咖啡。在研究期间,共发生了3600例慢性肝病,包括301例死亡。此外,还有5439例肝脂肪变性(即脂肪肝)和184例肝细胞癌(一种肝癌)。统计结果显示,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喝咖啡的人患慢性肝病的风险降低了21%,肝脂肪变性的风险降低了20%,死亡风险降低了49%。
咖啡粉中含有大量的咖啡豆醇和咖啡醇,这两种成分已被证明对动物的慢性肝病有好处。
速溶咖啡的咖啡豆醇和咖啡醇含量较低,也能降低患慢性肝病的风险,效果比磨碎的咖啡要小。但这一发现可能表明,其他成分或潜在的多种成分组合也是有益的。
研究人员指出,此研究中意味着咖啡可以为慢性肝病提供潜在的预防性治疗。这对那些收入较低、医疗条件差、慢性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尤其重要。
(方留民/编译)
瑞典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盖的被子沉一些,有助于对抗失眠,缓解焦虑,使人睡得更香甜。
研究人员的这些发现得到了两个方面的证实。从客观上来说,当参试者加盖厚重的毛毯时,相较于使用轻薄棉被,睡眠状态更安静,整晚身体动作明显减少。从主观上看,参试者在调查问卷中表示,加盖厚重毛毯使他们的失眠情况改善,睡眠更为安稳舒适,质量较高。
研究人员解释说,加盖厚重毛毯能给人带来一种如茧般的“包裹”感,可以减轻兴奋感和生理唤起,使人容易入睡和安睡:从神经学角度来看,压力刺激能降低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提升大脑血清素和褪黑素水平,同时降低心率和血压,而高皮质素水平与失眠、焦虑、抑郁密切相关。血清素是调控身体睡眠循环的神经递质:褪黑素是人入睡、熟睡的重要激素。
(王增/供稿)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485名超重女性的研究发现,如果女性在一年内减重4.5公斤(约10磅)以上,随后体重又反弹恢复原体重,其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有过一次以上体重大幅波动的人.BMI指数回到理想区间的可能性会降低82%;以美国心脏学会life’ sSimple7评估量表衡量后,她们被评为中等健康的可能性降低了65%。事实证明,女性体重波动次数越多,在该评估量表中的表现越差。另外,从未怀过孕的女性,体重波动的不利影响更明显。
研究人员表示,一般认为维持健康的体重有益于心脏。不过持续减重是很困难的.而且体重波动可能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对心脏来说,稳定更重要,与其追求时尚,不如更重视一致、营养均衡的饮食。
研究人员还指出,此前已有研究表明,经历体重大幅波动的男性到了中年时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2倍。
(王增/供稿)
牛津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运动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阻力训练(通过特定器械、重量、动作难度,对所需要训练的肌肉群以渐进或超负荷的形式增加阻力),有助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
以前已有研究表明,阻力训练对已经患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能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而这项研究表明,对于那些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人来说,阻力训练除了能减少身体脂肪外,对控制同样的变量也很有用。
研究人员跟踪了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成年人的心脏代谢结果.将接受阻力训练干预的人和没有接受过阻力训练的人进行了比较。心脏代谢结果是指与心血管疾病(例如冠状动脉疾病)和代谢状况(例如肥胖、2型糖尿病)相关的常见危险因素,例如血脂和血糖水平异常、高血压和腹部脂肪增加。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后发现,在至少12周的时间内进行阻力训练,可有效地降低患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成年人的血糖、体脂和血脂。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工作具有启示意义。不过,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研究来确定定期阻力训练是否可以完全预防该疾病。如果能预防这种疾病,就能够避免与它相关的健康并发症和费用。
(方留民/编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王辰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课题组,近日在《美国呼吸和重症监护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臭氧长期暴露会对成年人肺功能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小气道功能障碍。
小气道是管腔直径小于两毫米的气道。在出现大气道阻塞或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前,小气道可能先表现出功能障碍,且不易被察觉。因此,小气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前兆。既往研究发现,臭氧短期暴露与肺功能下降有关,但较少有研究探讨臭氧长期暴露对肺功能的影响,尤其是臭氧长期暴露对小气道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50991人进行了历时3年的研究,结果发现,臭氧长期暴露与气道阻塞性损害、小气道功能下降有关。暖季臭氧平均浓度每增加4.9ppb(臭氧浓度单位),一秒内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率会下降0.3%,提示气道已出现阻塞性损害。此外,小气道功能指标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时流速、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时流速和最大呼气中期平均流速分别下降37.4毫升/秒、14.2毫升/秒、29.5毫升/秒。同时,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患病风险增加9%,支气管舒张前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患病风险增加4%,支气管舒张后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患病风险增加8%。
臭氧长期暴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小气道损害更严重。在非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中,暖季臭氧平均浓度每增加4.9ppb,小气道功能障碍患病风险升高7%: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中,小气道功能障碍患病风险升高了61%。
臭氧是大气层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被太阳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日常所说的臭氧污染其实是指光化学烟雾。当人类生活区周边的臭氧浓度超过一定限值,就将造成灰疆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与生活。
(卫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