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王茂祥 应志芳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渔业生产大国。目前我国渔业发展形势较好,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例如,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保护不充分等。必须结合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分析,系统谋划新时代渔业发展新思路,形成渔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促进渔业产业间融合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注重渔业养殖新技术及新模式应用,促进新产业及新业态的发展;推进“互联网+水产”智慧渔业建设,促进渔业信息化应用;推动我国渔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渔业发展的全球新布局;加强渔业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推进渔业绿色转型。通过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渔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更好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关键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渔业生产大国。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达世界养殖产量的70%左右,占国内渔业总产量也达70%左右。然而,目前我国渔业发展还面临着严峻挑战,例如,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保护不充分等。我国现代渔业建设已经到了新阶段,必须由注重产量增长、第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及物资投入, 转到更加注重質量效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科技创新等。渔业系统必须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以及减量增收的总体目标,通过多举措并举,深化改革,推动渔业经济实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必须系统谋划新时代渔业发展思路,不断发展渔业生产力,不断提高渔业发展质量效益。形成绿色高效、开放合作、产业融合、安全规范、生态友好、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渔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结合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后续要持续优化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区域布局;强化渔业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有效延伸渔业产业链,扩展渔业产业范围;高质量建设渔业创新体系,培养渔业发展新动能,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及生产技术模式;要促进“互联网+水产”智慧渔业发展,着力打造“互联网+渔业”新优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加强渔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深化国际合作,加快渔业走出去步伐;要对现代水产种业、饲料、疫病及安全药物研发、水质及污水排放加以有效监控,抓好产地生态环境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更好地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渔业发展之路。
1 促进渔业产业间融合及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渔业内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渗透力度越来越大,产业间的融合度也越来越高。要做好产业间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促进我国渔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以渔业生产为依托,拓展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结合渔业的休闲观光、生态安全、文化教育等功能,推动渔业功能的多元化开发[1]。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消除产业联结断点,促进渔业产业间的合理分工和深度耦合。同时,要大力发展壮大渔业第一产业,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优化资本、技术、管理及人才等资源要素在渔业一二三产之间的集约配置,促进渔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休闲渔业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传统渔业的休闲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积极引导以休闲垂钓、观赏鱼、渔家乐等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娱乐渔业的发展,将以水产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向其他相关的产业进行拓展。可以结合渔业基地的实际情况,做好休闲渔业配套体系建设,以休闲渔业的发展来带动传统渔业的转型。通过开发“渔家乐”、渔业生态观光园、渔村风情园、渔文化创意园等休闲渔业项目,进一步扩大渔业相关市场, 促进渔业相关功能的消费需求的扩张。要注重质量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以高效渔业、设施渔业建设为重点,以休闲渔业为推动,以渔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
2 注重渔业养殖新技术及新模式应用
现代养殖具有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随着渔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不断产生并得以广泛示范应用。要通过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改变传统渔业大量生产、价格低廉、大量排放、大量消耗的模式,并促进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3]。要加快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现代渔业进程。
目前,渔业养殖模式不断创新,要注重新模式的应用。例如,近年提出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又称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模式。要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实现高产、高效、优质、节能、生态环保的立体化养殖,提高水源、土地和劳动力等各类资源要素的高效应用,同时,缓解养殖废水、残留农药、化肥、残余饲料等对环境的压力,最大程度地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实现渔业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再如,要注重实施渔业增殖放流活动,这是提高水产养殖业质量的关键。要严格落实农业部《“十三五”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的各项要求,合理确定放流品种、规模和区域,强化增殖放流的规范化管理,等等。
3 推进“互联网+水产”的智慧渔业建设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可以为渔业信息化提供更强大的支撑。通过将渔业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将渔业养殖技术、装备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可以促进现代渔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4]。目前,我国渔业市场已处于需求的多元化阶段, 要有效推动终端消费定制化,这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现代渔业的生产经营风险。此外,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支撑育种监控、苗种饲养、投饵饲料系统应用、设施化养殖、病害防治远程监控、水域环境监测等,并进一步推进产业整体要素的重组及发展效益的提升。
智慧养鱼及数字渔业使渔业生产进入了互联网、物联网时代,而通过采用“互联网+物流”的信息化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消费的便利性,实现从渔业产业基地到餐桌全过程的高效、便捷化。以“互联网+”为核心理念的大渔网供应链联盟将彻底打破禁锢我国渔业现代化、市场化的重重壁垒。通过传统渔业与互联网的整合碰撞,通过大数据、AI、数字化等方式实现全产业链创新,无疑对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4 推动我国渔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远洋渔业国家之一,我国渔业“走出去”已成为大农业“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明确相关战略举措,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类规则”,走出一条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我国渔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要构建新时代开放型渔业体系,践行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开放型海洋渔业基本理念,开展水产养殖国际合作[5-6]。这将有利于我国渔业企业积极把握历史机遇,充分拓展我国在全球的渔业捕捞、养殖及市场范围,形成渔业发展的全球新布局。
在渔业关联产业方面(包括水产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检验检疫、冷链物流以及水产品进出口等方面),要积极推进渔业企业对外投资合作, 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投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投资设厂、以控股形式建设远洋渔业基地或共同构建水产加工车间、育苗中心、检疫中心、存储仓库等,进行渔业生产、技术交流、检验检测等。当然,在国际市场关系捉摸不定的今天,我国渔业战线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必须要树立总体安全观,充分关注国家战略安全、产业发展安全及民生安全。
5 加强渔业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
渔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只有有效地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才能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在解决渔业面源污染的問题上聚焦发力,尽生态环保之责,推进渔业绿色转型,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7]。目前,注重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全球海洋渔业治理的共识,并成为全球海洋渔业管理的基本理念。为了实现远洋渔业的绿色发展及转型发展,必须减量化利用资源,并不断改善远洋渔获品种,同时对远洋渔业渔船的规模数量加以控制,防止过度捕捞、过密养殖等造成的生态系统失衡。
此外,相关产学研单位在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遗传育种新技术等领域要开展战略合作,推动区域水生动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及渔业良种化建设。要强化对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加大对养殖过程的监管力度,有效保护水域环境。要充分考虑水域环境的承载力、生物资源的耐受力及相关生产设施的承受力,避免超负荷养殖。同时,要防止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超标排放入海,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关渔业执法部门还应加强专项执法行动,包括“绝户网”整治、禁渔期执法、水生生物保护区执法等。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渔业发展态势较好,水产品产量增幅较大,为实现农渔民增收、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要持续创新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渔业新功能,促进水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渔业科技创新,促进渔业生产科技综合水平的跨越提高,创新一批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渔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打牢渔业对外合作的产业基础,全面提高我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要注重资源环境保护,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切实将渔业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转到高质量发展上来,有力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杰,沈佳强.乡村振兴背景下“渔业”转型及实现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84-85.
[2] 赵蕾,孙慧武,刘龙腾,等.产业融合趋势下新型渔业经营主体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渔业,2019(2):55-59.
[3] 张振东. 技术模式创新引领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概述[J]. 科学养鱼,2019(7):1-2.
[4] 曾首英,闫雪,静莹. 我国渔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3(1): 20-26.
[5] 白福臣.加快海洋渔业合作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J].新经济,2014(31):35-36.
[6] 夏飞.发展“向海经济”,释放“海”的潜力[N].广西日报,2017-05-10(07).
[7] 沈新强.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J].渔业现代化,2008(1):53-57.
(收稿日期:2019-09-23)